入秋,北京連日凄冷,創業投資領域大氛圍同樣應景。正如前一年還動轍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融資的O2O創業,如今已成投資人色變的話題。VC行業寒冬為何是誤讀?這個資本冬天為何不會超過兩年?本文詳細介紹中國VC行業的存量與策略現狀,美國著名孵化器YC的成功模式,以及寒冬期創業者的生存之術。  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YCombinator 400名投資人爭搶50個項目的路演會 2014年夏,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YCombinator總部,400余位職業投資人趨之若鶩地在競逐50個路演項目。與會場一街之隔的咖啡廳,一個被拒絕入場的中國投資人,正幾近瘋狂地拽住身旁的人,問詢街對面發生的一切。他名叫許四清。 一年后,許四清如愿拜訪YCombinator歸來。他現在是天使投資機構“阿爾法公社”創始人。而刺激他身份轉變的原因從這家機構的愿景可窺見一斑:做中國YCombinator。 “我們調查了美國有多少類投資,那些投資回報最明顯,YC的投資回報率最高”許四清說。同樣令他欽慕的是,創業者選擇YC的頻次也最高。YC作為創業孵化器,其專注早期創業投資與輔助的發展策略、廣撒網重點培養、品類開放的投資風格,一直被國內VC行業借鑒,也被認為是對70年傳統VC模式的突破。 寒冬里的孵化器  百度金熊掌獎現場 連續十余天“閱兵藍”,讓大多數人還未感知換季來臨,便瞬即進入了9月秋風蕭瑟的北京。創業投資領域的大氛圍同樣應景,區別在于,從群情洶涌的夏季直接對接寒冬。正如之前一年還動轍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融資的O2O創業,如今已成投資人為之色變的話題。 由于國內創業的興起,創業孵化器如雨后春筍,投資背景的創新工廠,媒體背景的i黑馬、創業邦、36氪,互聯網背景的百度金熊掌,連地產界的潘石屹、毛大慶都相繼選擇“不務正業”,卻也各有優勢。“YC不提供辦公空間,它以早期投資為特征,雖然做這事的人不少,但YC的競爭力依舊最強。”在許四清眼里YC在投資和孵化的運作過程,系統嚴謹地就像一部德國機器。 YCombinator的創業孵化模式為何受追捧 今年YC Demo Day一共102個項目路演,因為團隊太多,每個團隊僅有150秒介紹時間。“你明顯感覺,有人非常善于表現,有人不行。但是不善于表現的團隊,都能夠一字一句把自己的業務介紹得超級清楚,有圖表,有數據,有明確陳述,幾句話就聽懂他的業務,這個得益于YC對他們的訓練。” 此外,在YC的投融資對接網站上,當天才會對投資者釋放參與路演項目的具體信息,保證懸念。Demo Day活動當天,每觀看一次路演,投資人可實時在網頁上通過點擊項目旁邊的Like鍵,標注自己心儀的項目做備份。許四清回憶,“項目信息是一個公司名、一句話描述、非常簡短。還有一個握手協議。點擊進去后,創業團隊自動會收到一個投資人信息,非常高效。” YC孵化器的創始人和如今的管理者都有創業背景,對創業者需求的感知更直接。投資領域,創業者缺乏融資經驗是普遍現象,他們和投資之間對協議的把握和理解有很大差距。甚至有些投資人刻意表現地很熱絡,讓創業者感覺要投了。但其實并非真想投,只是怕失去這個機會。這一點在許四清看來,規避了投融資環節的許多風險,他說“YC做了一個safe,把這個情況定義得非常清楚。 他將簡單的合同條款列好了,讓投融資雙方以這個為基礎談。他們用四種明確的投資入股份額和形式,定義了他們所謂的握手協議,讓權利利益關系在此時就限定完畢。可以通過短信、郵件甚至社交平臺確認,一旦達成握手協議,你再反悔,就是毀約。你就再也別想進Demo Day了,并且將進入YC的黑名單,所有創業團隊都能看到。” 正是因為對創業者弱勢領域的理解和扶住,讓YC獲得了廣泛的創業項目市場,對于投資人的跟隨自然是水到渠成,因為誰也不會忽視一個批量優質項目的來源。對比國內的創業孵化器,YC同樣在做導師制的創業咨詢和培訓。區別是他們的導師并非商業大佬、業界大咖,更不是學院派教授,而是在相應創業領域有成功創業閱歷的實戰型人才。每周定期交流,讓供需雙方的契合度更高,更近,更在點上。如此的創業投資加初創期的系列培育,讓YC手中的創業項目,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嚴格的把關和提升。于是乎,就出現了本文開篇時,那400對50創業項目賣方市場的“奇觀”。 創投界抱團取暖已經開始 “孵化器的主要作用是補位,提供初創團隊不具備的職能”,創新工廠合伙人郎春暉說。她隨即舉出了身邊的創業者例子。許多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在市場推廣和公關方面能力不足,這時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資源注入,就會解決很多錢所短期不能搞定的事情。 替創業者著想,YC的成功,讓曾三度創業的許四清更加注重創業者的體驗。他將80%的精力放在創業項目之上,其中40%用于尋找項目,另40%用于培育項目,為了保證孵化器的創業環境體驗,他甚至在女洗手間內專門加裝了熱水供應,在辦公場地架設了直飲水和PM2.5清潔器。 即便是這樣的創業“保育”,也難逃今年至今,投融資整體蕭條的到來。在剛剛結束的大百度世界大會移動分發論壇上,在場的投資人、創業者、孵化平臺方一致認為資本的寒冬已然來臨,投資者會更加謹慎,創業者要更注重財務效率,行業之間的抱團取暖已經開始。融資為導向的創業已經無路可走。 資本一分錢也沒有減少 許四清說,“之前隨波逐流,跟風投資的很多,讓這個行業呈現出泡沫,現在一聽O2O全不投了。”無論對于投資者還是創業者,這次擠出泡沫的過程都將帶來積極的一面,創新工廠合伙人郎春暉、百度投資并購執行總監方益民,鼎暉創投創始人王功權等都看好這一點。與此相似,許四清對于資本面的判斷。首先,資本一分錢也沒有減少,只不過決策的方式有了些變化。第二,市場的需求就擺在那兒。第三,中國優秀的創業者已經批量涌現,這個跟有沒有錢已經關系不大了。 資本層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美國的VC行業融資330億美金,中國為190億美金。如果算上人民幣的融資,各上市公司,像BAT這類大公司里準備的錢,以及人民幣基金,中國2014年VC行業拿到的錢并不比美國少。 VC行業寒冬來臨是一個誤讀  2004—2014年中國創業投資機構基金募集情況比較 “其實VC行業寒冬來臨是一個誤讀,VC所手握的資金相對來說還是衡量。”許四清表示。目前,創業者的融資來源住要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VC的錢,第二是個人投資者投入的錢,第三是中國各類上市公司手里的錢。在資本市場驟然降溫之后,部分個人投資者資產縮水,這部分人在投資上會變得謹慎。而在絕大部分上市公司里,都有設有戰略投資部,他們的錢在經濟大環境和資本市場的作用下也可能會縮減。 百度投資并購部執行總監方益民表示,現在的投資領域確實處在一個擠出泡沫的寒冬期,百度在項目品類、各融資階段上的創業投資,從之前的開放,轉變為如今的相對聚焦路線,顯然比之前要更為謹慎。“開發者抱怨投資機構的錢越來越難拿了,”方益民覺得并非壞事,VC看企業項目越發嚴謹,要求企業練好內功,做好服務,抓住強需求。來自創新工廠合伙人郎春暉也認為,中國大陸市場創業環境仍處于非常好的時機。如果開發者能做到細分行業第一名,拿錢反而會更容易。郎春暉,“因為在寒冬期,大家都愿意把寶押在第一名身上。” 許四清說,“你看VC的錢,基本上沒變,融到了就是融到了,在三大融資來源中,只有它是衡量。” 由私募通2015年1月的調查數據,2011年至2014年中國創業投資基金資金募集情況表顯示,2011年新增資本量為282億美元,新募基金數382個;2012年新增資本量93.11億美元,新募基金數252個;2013新增資本量69.19億美元,新募基金數199個;2014年新增資本量190億美元,新募基金數258個。除了2011年由于前一年一批互聯網企業上市而出現峰值之外,2014年中國VC行業融資比前兩年都多。僅2011年、2014年兩年加起來,募資總數就超過470億美元。 這個冬天再長也長不過兩年 “這是一個大堰塞湖。”許四清表示。一般來說,一個基金的投資期是6年左右。有兩次融資高潮從2011年開始算的話,6年之后到2017年這一輪投資期就結束,VC必須在2017年把這些錢都投出去,所以這個冬天再長也長不過兩年。 親寶寶CEO馮培華談及自己的感受,認為資金層面的緊縮已經被創業者所感知。他看來,這次的寒冬期是重新回歸產品本質的好機會。追逐資本的創業發展形式,在此刻會顯得更加舍本逐末。“手里的錢就這么多,外部環境不穩定,我們能做的就是控制好我們成本,在資金利用上變得更加高效,才能熬過去。”馮培華說。 每一個冬天都是一次自然選擇的過程。站在創業者角度,各個領域里競爭對手都大幅度減少。那些真正有料的創業者,依舊能融到錢。優秀創業者的供給沒有大改變。許四清認為,創業者一定要想好自身業務本質是什么,怎樣做成別人沒有的、特別的服務,讓別人為你買單。如果這樣的觀念能憑借這輪寒冬而加強,那如今的寒冬更應該被稱為“靜默期”,一次更大范圍商業黎明前的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