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齊桓公是在沼澤地附近打獵遇到鬼,所以當告敖說“澤有委蛇”的時候,齊桓公馬上來了興趣,就請教他,“請問,委蛇之狀何如?”沼澤鬼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皇子曰: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皇子就說,委蛇這個鬼長得像車轂一樣,又大又粗,身體就像車轅一樣長,穿著紫衣戴著紅帽子。“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這個皇子就像懂鬼神一樣,不知道是管仲給他說的,還是別的什么原因,總之他就把委蛇的形象說出來了。
“惡聞雷車之聲”,齊桓公是霸主嘛,他的車就是“雷車”。齊桓公打獵時,當然有人敲鑼打鼓,幫助趕野獸,還有軍隊行軍儀仗的響動。這個“委蛇”最討厭“雷車之聲”,聽到這個聲音,它就豎起腦袋。如果誰有因緣見到它的話,那么,見到的這個人就要稱霸諸侯了。“桓公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見者也。”聽了這番奉承話,齊桓公就暢懷大笑說,這個恰恰就是我見到的鬼。
“于是正衣冠與之坐,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也。”聽了這一番話,尤其是“見之者殆乎霸”,齊桓公心中想,那個鬼原來是來迎接我這位霸主的,當然心情舒暢,驚恐之氣自然消除,不知不覺中病就沒有了。他把衣冠擺正,正襟危坐,這下就開始和皇子侃南侃北了,病是怎么好的都不知道。
所以,我們看,善于說話的人就是不一樣。我們說話要投機,要見機。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怎樣說話才能投機?特別是有關鬼神這類的怪問題。
到底這個皇子是怎樣知道委蛇等鬼怪的形狀、方位的呢?管仲是否和他說了什么呢?這些都說不清楚。但《莊子》里的這個皇子,是一個博學家,好像什么都懂,又恰恰把齊桓公的病因給抓住了,幾句話下來,他的病也就好了。
我們再結合漢賦中枚乘的《七發》來看,“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那位楚太子嬌生慣養,生活又腐朽懶惰,于是得了一身的病,請了若干名醫都治不好。這位吳客來了,天南海北地與他胡侃一氣,讓這位太子神游于大自然的壯美之中,病也就不知不覺地好了。按現代人的觀念來看,這兩則故事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分析的案例吧。
以上內容,選自馮學成居士《禪說莊子:達生》。達生,通達生命之道。

東方出版社《禪說莊子:達生》在當當、京東、亞馬遜、天貓上均有售,可以放心購買!
馮學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當知青期間,認識了著名的海燈法師。經其舉薦,往參本光法師,后來更歷參賈題韜老居士、離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當代禪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傳承。
近四十年來,馮學成居士于眾多高明中殷勤參叩,飽覽經史,深入禪觀,從此意氣風發,自在出入于儒學之正大、佛學之精微和道學之幽玄間。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云門佛學院、河北省佛學院任教,往來于四川、廣東、河北和湖北等地講學。
近幾年在其開辦的龍江書院、粵海書院開講了大學、中庸、論語、易經、老子、莊子等講座,旨在以國學為本,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曾出版禪宗等方面的著作20余部,在東方出版社出版了“禪風佛韻”系列和“禪說莊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