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的銷售經理李總,最近一段時間感覺胃部不適,平常在外應酬很多,以為喝酒多了傷胃,便在藥店買了點保胃的藥,吃了似乎好了。就這樣又過了兩個月,他始終感覺胃不舒服去做了胃鏡,發現是慢性淺表性胃炎。于是他推掉了不必要的應酬,并且按醫囑服藥。可幾個月下來,癥狀還是反反復復,而且體重也下降了不少。再次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腫瘤指標CA19-9偏高,醫生懷疑是胰腺腫瘤。進一步做上腹部CT,發現胰腺體尾部有一巨大的腫瘤…… 胰腺藏在哪? 胰腺在腹腔的深處,橫臥在腹膜后,具有外分泌和內分泌兩大功能。
事實上發生于胰腺的腫瘤有兩種常見類型,最常見的是起源于胰腺導管的胰腺腺癌,即通常所說的“胰腺癌”。另一種是起源于胰腺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細胞,即胰腺內分泌腫瘤(喬布斯所得的胰腺癌類型)。 為什么難發現? 1、胰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遺傳、吸煙、酗酒、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 2、胰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與體征,與普通的消化道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一般靠CT、彩超等檢查手段發現 需要警惕的癥狀 胰腺癌有一些比較有特點的癥狀,出現后要警惕胰腺癌發生。 腹痛:腹痛是胰腺癌最常見的癥狀,與常見便后緩解的腹痛不同 1、鈍痛:當腫瘤壓迫胰管引起高壓時,患者會出現鈍痛。 2、陣發性上腹部疼痛:當腫瘤發生在胰膽管出口處時,患者會出餐后現陣發性上腹部疼痛,與膽汁排出受阻有關。 3、夜間持續性腰背痛:胰腺的神經支配較豐富,神經纖維主要來自腹腔神經叢,腫瘤浸潤及壓迫這些神經纖維叢就可致腰背痛,且程度劇烈,患者常徹夜取坐位或躬背側臥,多屬晚期表現。 黃疸:無痛性黃疸是胰頭癌最突出的癥狀,約占30%左右。黃疸可早期出現,但不是早期癥狀,大便的顏色隨著黃疸加深而變淡,終于呈陶土色,小便色越來越黃。不少病人可因梗阻性黃疸而皮膚瘙癢。 消化道癥狀:60%的胰腺癌早期有胃腸消化癥狀,多數患者有食欲減退、厭油膩食物、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癥狀。 消瘦與乏力:由于食量減少、消化不良和腫瘤消耗所致。 間歇性低熱:絕大多數患者病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間歇性低熱常不引起注意。膽道感染時可出現寒戰高熱。 對策:增加認識、提高警惕、健康生活、定期體檢 胰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食欲下降、乏力、消化不良及體重下降。早期容易被誤診為胃病、肝炎或是膽囊炎等疾病而導致延誤治療。大部分患者為中老年人,特別容易被當作慢性胃炎進行治療。而慢性胃炎病程遷延,等到黃疸、消瘦、腰背酸痛等癥狀出現時才考慮到胰腺癌而就診的不在少數。因此出現上述情況時應提高警惕,開闊思維,排除是否是胰腺癌造成的。 目前,臨床上還沒有針對胰腺癌的特異性的預防措施,只能針對可能的病因和危險因素進行預防,同時注意提高機體健康素質。為避免或減少胰腺癌發生應做到戒酒、戒煙,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質、高纖維素和高維生素飲食,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同時,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建議40-45歲以上的高危人群(吸煙、家族史、慢性胰腺炎等)每年最好做一次腹部彩超檢查,對胰腺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