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成績怎樣,沒有什么優生差生的區別。家長們知道,每一個小孩都是種子,只是每個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絢麗綻放;而有的花, 卻需要漫長的等待。 不要緊盯別人的花,不要覺得別人家的永遠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呵護,看著他一點點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不管是家長,或者還不是為人父母,請空出三分鐘,細細閱讀: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如果家庭教育除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利落的人。爸爸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越好。 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并非越貧窮越利于孩子的成長。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先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階層是會遺傳的。”但是,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 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有用多高的學術水平,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父母可以吧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著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并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閑生活。“沒有責任崗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 如果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利用父母的這個特點經常糾纏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鬧,不要著急把孩子抱起來,父母最好讓自己又事情做,讓孩子看著自己動作麻利地做事。 夫妻關系影響孩子的性格 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兒子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兒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污穢,培育人身上的的精神“種子”,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讓人可以揚眉吐氣。 有修養的父母是“伏爾泰主義者”,“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 讓孩子成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沒有激情,任何偉業都不可能善始,沒有理智,任何壯舉都不能善終。” 讓你的孩子成為有修養的人,有修養的人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怒開始。 做人要厚道 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厚道,請不要嘲笑他的軟弱。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因為他被別人厭惡。愿意吃虧的人,將來會占大便宜,因為他被人喜歡。 身體的活力能夠帶給精神的活力。身體好的人,性格陽光,身體不好的人,做事猶猶豫豫,躲躲閃閃,說話吞吞吐吐。 不要以為孩子1到6歲只是張身體的年齡。如果父母讓孩子1到6歲在祖父母貨外祖父母那里度過,等到孩子6歲時父母再把孩子接回來上小學,那么,這個孩子在小學要么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要么成為無法無天的搗亂者。 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和孩子一起進餐,二、邀請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洗衣服,偶爾邀請孩子幫忙解決工作中的困難;三、給孩子講故事,并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 如果沒有特別的困難,父母最好每天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給孩子講故事,并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讓孩子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讓孩子盡早學會獨立閱讀,盡早養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只要還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徹底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從來不給孩子講故事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期: 3歲前后;9歲前后;13歲前后。如果錯過了成長的關鍵期,后患無窮。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 孩子三歲前后,就必須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凡事自己能做到的,必須自己做,翻書自己硬廣告的,當盡力去做。 如果你的孩子在13歲的時候,喜歡弗洛斯特的詩句:”兩條路在樹林里分岔,我選擇走人少的那一條“,這很正常,不要擔心,他以后也許會選擇人走的多的那一條。 父母給孩子講道理是必要的,但給13歲前后的孩子講道理時,要注意自己講話的姿態,姿態比道理更重要。 否則,孩子會厭惡、反抗。孩子會說:”你講的話都是對的,但你講話的那個樣子很令人討厭“。 心底秘密是人成長、常熟的標志 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訴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說出來。 在孩子3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無謂的放任型父母。 在孩子9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后松,無效的教育是先松后嚴。 留意你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學習成績總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性格卻很自私,缺乏同情心,沒有生活情趣。 讓你的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 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鄰居不滿,對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讓自己的孩子跟他們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好像自己跟別人很不一樣,那么,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就很難與任何人自然地相處。 孩子的成長需要同伴,讓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雜亂的伙伴,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讓你的孩子盡早建立健康的審美觀。 有出息的男性一定會喜歡健康的女性,不要讓孩子的審美觀陷入低級、病態,不要以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為強大的,就都是壞的。不要以為小麻雀、小綿羊、小狗都是可愛的,也不要以為獅子、老虎、狼都是壞的。不要以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這么一個詞語:守望!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它叫”守望“! 小么溫馨提示:家長和孩子就像兩棵彼此分離又相互靠近的大樹和小樹,大樹要為小樹遮擋風沙,也要給小樹留下足夠的空間,感受陽光,呼吸空氣。 這樣,小樹才能在屬于自己的空間里自由伸展,茁壯成長。太靠近大樹的小樹是不能長成蒼天大樹的,而遠離大樹的小樹卻要獨自抵擋風沙,雖堅強無比卻又極易扭曲或夭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