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第一二七軍軍長趙子立 趙子立,字一峰,河南永城人,生于1908年。趙子立是黃埔軍校六期步科的畢業生,作為天子門生,趙子立起初的軍旅生涯并不如意,因為他給分配到雜牌軍中的當差了。這個雜牌軍第54師還不是很勁打,于是在經歷過中原大戰和歷次圍剿紅軍的戰役之后,不服輸的趙子立就決定投考陸軍大學,另謀出路 。 趙子立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的任上迎來了抗戰勝利的那一天。其后五戰區改組為鄭州綏靖公署,劉峙當主任,趙子立還是參謀長。內戰爆發時,趙子立制訂了圍攻中原新四軍的作戰計劃,可是這次被譽為完美無暇的作戰,最后竟然失敗了。劉峙被撤職不用說,他這個參謀長也淪落到陸軍大學當教官去了。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趙子立在教官的崗位上忍受了半年,這時候白崇禧發現這個人才,他邀請趙子立去國防部九江指揮所當高參。趙子立見有發展機會自然不會放棄,中央軍的人既然不要我,那就跟白諸葛吧,于是趙子立與桂系掛了鉤。 1948年1月,張軫在白崇禧的扶持下當上了第5綏靖區司令官和河南省保安司令,可張不是桂系的嫡系,白崇禧對他不放心,就把趙子立派過去當他的副手,起到監視的作用。張軫自然知道白的意圖,他表面上對趙子立客客氣氣的,實際上大部分事都不讓趙子立插手。到了1949年4月,河南省的保安部隊奉命改編為第127軍,本來按照級別一個軍長由趙子立兼任就可以了,可是張軫這個時候已經打算起義,他不會把自己唯一的命根子交給不信任的人。干脆自己兼任軍長,趙子立當副軍長,這可把趙子立給氣的。他就去找白崇禧幾次申訴,說張軫擠兌自己。當時白崇禧為了增強華中地區的江防實力,對張軫百般遷就。趙子立鬧意見對他指揮張有害,但是又不能放任張軫這么自組親軍。正巧127軍的官兵處于飽和狀態,干脆再申請到一個128軍的番號,讓趙子立接127軍,張軫管128軍,這樣就可以起到牽制的作用,既滿足了張軫擴編欲望,也平息了趙子立的不滿情緒。 白崇禧的算盤打錯了,鐵定起義的張軫在江防戰役發起時起義了,就連趙子立的127軍也有一個師跟著128軍行動。趙子立知道后大吃一驚,急忙帶著剩余的部隊撤到長沙向白崇禧匯報情況。張軫的起義確實出乎白崇禧的意料之外,他一面罵張軫背信棄義,一面對趙子立的無為而感到氣惱,他決定把127軍收回。這個決定被趙子立所洞悉,與其讓你白崇禧奪取兵權,還不如我自謀出路,趙子立二話不說,把127軍給帶到四川重回中央軍的懷抱了。 趙子立到了四川,先是被任命為河南省政府主席兼省軍管區司令,隨后又增加了一個河南省第2路綏靖總指揮,手底下的部隊除了127軍外,還有好幾個獨立旅,儼然一付兵團司令官的架子。好景不長,隨著解放軍排山倒海式的進攻,國民黨軍隊一路敗退,趙子立帶著127軍等部隊退無可退,最終還是決定于1949年12月26日在四川巴中宣布起義了。 如果他在同年5月的時候跟著張軫起義,說不定將來的前途仍然不可限量,但是在年底起義就不是這么舒服了。他先是入西南軍政大學學習,后來分配到南京軍事學院當教員。1951年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后,趙子立被逮捕判刑,他先后被關押在河南、北京和陜西等地,一直到1975年3月才獲得特赦。這時候的趙子立已經是兩鬢班白,垂垂老矣。趙子立獲釋后先后當選過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監察委員,后來當過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于1992年2月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5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