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一個被青山秀水環抱的小城,它有著“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的美譽,更以優美的生態環境、濃郁的客家風情以及傳統之美、文化之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特色獲得“中國最美的小城”的稱號。大埔還是中國十大文化休閑基地、廣東首個中央蘇區縣、中國青花瓷之鄉、廣東省文聯攝影創作基地。 這里的山山水水,無不充滿別致風情,在坪山望景亭,那梯田阡陌縱橫,層層疊疊,茶陽鎮的北塘風光,三河壩的三江匯流,旖旎的西湖,別致的古居...在鄉間公路旁,在山谷高坡間,一座座白墻墨瓦的舊宅子,一層又一層,一圍又一圍,再加十來株高竹,三四棵芭蕉,雞忙狗叫,配上幾管裊裊的炊煙,鏡頭略一裁下去,就是一幅現成的輕渚炊煙圖;大麻、茶陽、英雅、湖寮、楓朗……奇異又不乏詩意的鎮名,每個小鎮都有一灣碧水優美地流過,再配以小船、小橋、完好保留的老式建筑,悠閑從容的小鎮生活,恍如一種隔世之美,滄桑之美,歷史猶如在此定格;父子倆進士、一腹三翰林、李光耀、田家炳、張弼士、何如璋……這里誕生了太多的傳奇,每個看似平凡的大埔人,可能都有一段榮耀的家史,都有一個響亮的祖先... 1、大東坪山金色梯田 客家世界的山中神田--坪山梯田。坪山梯田位于大埔縣大東鎮坪山村,距大埔縣城40公里,始建于元末,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梯田共有1200多畝,其中主體梯田750多畝,坡度多為25°-65°,梯田沿一座座山坡層層疊疊,從山腳連到山頂,從此山連到彼山,少的數十級,多的有百多級,阡陌縱橫,延延綿綿,線條流暢,形態原始,四季景觀各異。 原田膏潤,3-4月份和7-8月份:春耕和夏耕之時,水滿田疇,千萬塊形狀不一的梯田如同千萬面鏡子,錯落有致地鑲嵌在翠綠群山的環抱中,古樸的村落炊煙裊裊,勤勞的村民在田間或把犁、或荷鋤、或插秧,形成 “天人合一”的梯田美景。 翠綠梯田,4-5月份和8-9月份:水稻生長的季節,綠錦層疊,一片望不到邊的綠。深邃的山林,盎然的田野,靜謐的村莊,安詳的村民,形成怡然自得的梯田美景。 稻花香梯田,5-6月份,9-10月份:稻花飄香的季節,純粹的綠色逐漸被稻花的白色所浸染,與濃濃的山色形成獨特的色彩組合,蛙聲蟬鳴、暗香浮動,形成“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詩情畫意的梯田美景。
2、西湖公園 西湖公園位于大埔縣城西北部,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客家民俗風情博覽館泰安樓融為一體,與田家炳實驗中學相鄰,是一個集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康體運動、游樂休閑為一體的城市山水公園。公園占地總面積580畝,分陸地、水域兩部分。38個景觀集大埔“四鄉”、“四名”特色于一園。文化區內設孔子銅像、漢樂演奏廳、將軍墻、萬人廣場4個景觀,該區充分體現了大埔人崇文重教、禮樂傳家和發揚廣東漢樂等民俗文化、傳承客家文化、紀念大埔將軍事跡、傳統文化精神。
3、泰安樓 大埔縣城內的泰安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圍樓。客家圍屋一般為土樓,也有一些是用磚的。但用石頭的較少見,泰安樓因此顯得有些特別。泰安樓石制方形,干凈整潔,頗有現代建筑的神韻。整座樓熱鬧而不擁擠,三層巨大的方形樓房把主體平房環抱在中間,形成樓中有屋、屋外有樓的格局。如今,樓里還有人家居住,全都姓藍。如果你正好是客家人,可能會對眼前的一切產生一份親情。那些老屋,有些斑駁,有些甚至破敗,反有一份浴火重生的味道。
4、大東花鄂樓 大東的花萼樓,花萼樓比泰安樓的歷史還要早,距今已經有400多年了,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筑。共有三環,210個房間。樓的墻體用生土夯筑而成,樓的第一層不設窗,第二、三層墻上設有內小外大呈三角的槍眼,整座樓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大門框用厚而寬的花崗巖石板組成,大門板釘上堅厚的鐵皮。花萼樓設計精巧、結構獨特,顯示了客家人圓滿、團結、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
5、茶陽“父子進士”牌坊 “父子進士”牌坊,又稱“絲綸世美”牌坊,位于大埔茶陽鎮大埔中學校門口,建于明朝萬歷三十八年(公元 1610年),距今390余年,為紀念當時父子同中進士,父親饒相(江西按察副使),兒子饒與齡(中書舍人)所建。整座牌坊為花崗石預制件疊架而成,高12.5米,寬4.65米,共為三層檐頂。整個牌坊結構嚴謹精致、造型美觀大方、雕刻工藝精湛,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精品。 6、三河壩旅游區 三河壩旅游區,位于大埔古鎮三河鎮。三河鎮,是大埔縣境內的汀江、梅江、海潭河三水匯合成韓江的起點,故稱為三河壩。自古以來三河壩是粵東水路交通要沖,向為兵家必爭之地。1927年10月1日,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軍三河壩戰役就在這里打響。如今“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已被列為國家級革命烈士紀念遺址重點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成為梅州市、大埔縣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
7、西巖山 西巖山是粵東名山,山上奇石眾多,而且形態各異,活靈活現,讓人留連忘返。西巖山特有靈氣,登上西巖高峰,會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西巖茶鄉景點別致,西巖大茶壺是把“寶壺”,盛裝著人們豐收的喜悅。西巖茶一次又一次摘取桂冠:西竺名牌、國家金獎。登上高瞻遠矚的涼亭,可遠望到鄰近的平原、楓朗、百侯幾個鄉鎮,一覽眾山小,美景盡收眼底。遠處小河蜿蜒,公路盤旋,村莊錯落有致,炊煙繚繞,茶果飄香。觸景生情,賦詩一首:高瞻遠矚樓,瀟灑數風流;平步青云起,今朝展壯猷。
8、百侯一腹三翰院 在大埔百侯鎮,曾經孕育了三個翰林的“通議大夫第”,“一腹三翰院”的故事在海內外傳為佳話。“通議大夫第”約建于清乾隆1750年,距今250多年,坐南向北,磚土木結構,為標準三堂四橫九廳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筑,屋內有9個廳,18個天井,建筑工藝精致,雕梁畫棟,氣勢恢宏。
大埔縣百侯鎮歷史悠久,人文積淀厚重,古今名人輩出,從明朝末年到清代,小小百侯鎮考中進士的有23人,考中舉人的有134人,翰林5人,除“一腹三翰林”的典故外,還有“詩書世家”、“兄弟七進士”等被當地傳為人文佳話。2010年12月,百侯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大東,秀麗的山水田園,悠久的人文歷史,古樸的客家民居,濃郁的民俗風情,宛若一顆鑲嵌在萬綠叢中的珍珠,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生麗人,正拂去塵封,走出深閨,散發出瑰麗的光彩和獨特的魅力。大東目前己經形成花萼樓、坪山梯田等多個景點集聚的特色線路。近年來,前來大東自駕車旅游的客人日益增多,人氣指數不斷上升,大東正成為珠三角、潮汕等地區游客最喜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自駕游提示: 2013年12月,廣東梅州至大埔梅大高速公路一期工程三角至大麻段建成通車,梅大高速公路的通車改寫了革命老區大埔無高速公路的歷史。從珠三角到大埔可以選擇廣河、廣惠、長深等高速,經梅河高速和梅大高速公路直達大埔,全程約450多公里。 大埔美食推薦: 大埔烹調菜肴講究咸、濃、燒(熱)、香,小吃多以糧食為主料加工,品種多樣,味道獨特,形成獨具特色的客家及風味小吃,頗負盛名。境內名菜及風味小吃有:白斬雞、肉丸、釀豆腐、梅菜扣肉、雞血粄、糍粑、憶子粄、筍粄、八寶糯米飯、百候薄餅、葉子粄、老鼠粄、鴨雙羹等。大埔縣傳統客家美食品種多樣,風味獨特,色香味俱全,充分體現了客家美食文化的特色,頗負盛名,深受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國內鄉親的喜愛,大埔也因此有“客家傳統美食之都”的美譽。 這個春節假期,誠邀您到梅州大埔作客,身臨其境相信您有不一樣的收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