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一艘英國軍艦將拿破侖·波拿巴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島這個讓他無法逃離的島嶼。如今,從這個位于南大西洋正中心的火山小島前往歐洲所要花費的時間仍和拿破侖時代相差無幾。但這個封閉多年的小島即將迎來新轉機:2016年一個全新的機場將會在此開放,便捷的航班將會替代緩慢的郵輪,打開圣赫勒拿島與世界連接的大門。 小島究竟有多偏僻? 地處非洲和南美洲的“夾縫”之中,比鄰開普敦的英屬圣赫勒拿島本是著名的歐亞航路中必經的港口之一,但隨著蘇伊士運河的崛起及航海技術越來越先進,圣赫勒拿島的優勢逐漸喪失,變成偏僻的小海島。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它連屬于自己的機場都沒有。 現在要前往圣赫勒拿島主要靠航運,每三周會有一班郵船從南非開普敦開往圣赫勒拿島,航程耗時五天半。即是說這一趟海島游差不多得花上一個月,還沒有任何回旋余地——誰會選擇這樣費錢費時間的長途旅行呢? 為什么飛機如此重要? 島上的居民是這種封閉和不便利的最大受害者。圣赫勒拿島擁有約4500名居民,但仍有約1萬名“圣人們”(當地居民的統稱)居住在島外。那些早前離開島嶼前往海外求學、工作的島民們為了能回島陪伴自己住在島上的家人,往往不得不辭職來騰出時間。 島內居民迫切的交通需求讓籌備飛行航線項目的大西洋星航空公司對即將開通的航班充滿信心,先不說游客,這些“圣人們”就不會讓飛機面臨“空飛”窘境。南非科姆航空和英國航空公司也獲得許可,開設一條往返于圣赫勒拿島和約翰內斯堡的航班,每周一班。 大西洋星航空的CEO理查德·布朗(Richard Brown)對這個項目抱有極大的熱情:“我們想成為圣赫勒拿島經濟體的一部分,我們要在其經濟轉型中擔任重要的角色。” 拿什么款待天外來客們? 空中航道被寄予了推動島內經濟的厚望,尤其是在推動旅游業方面。 拿破侖最初的居所布利亞斯別墅及最后的居所朗格伍德別墅、他的遺骨被遣送回國前的埋葬地陵墓谷,都讓圣赫勒拿島獨具吸引力。而這些拿破侖的房產還有一個最大的特別之處:它們都在法國政府的管轄范圍內,并享有治外法權,法國的國旗飄揚在這些建筑之上,就像是插在英國領土上的“國中國”。 即使是在交通極不便利的現在,每年仍會有一小波法國客人來到圣赫勒拿島,參觀這個和法國前帝王淵源頗深的小島。毫無疑問,一旦圣赫勒拿島與歐洲的空中航線開通,會有更多的拿破侖信徒們來此進行一場朝圣之旅。外界對于小島是否能應對突然涌入的游客還有一些擔心,但島上的居民們早已為旅游業發展后可能帶來的經濟繁榮做好了準備:一家嶄新的、擁有40間客房的旅館將在明年開業,一些經營者還在籌備一些小眾的特色游。 除了拿破侖,它還有什么? 圣赫勒拿島除了“個頭小”之外,幾乎沒有缺點,甚至可以被稱為“失落的天堂”。 它有著未被破壞的自然環境,還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從沙漠到熱帶雨林,應有盡有;它的首府詹姆斯敦風景如畫;大量的鯨魚和海豚在附近的海水中暢游,夜晚一抬頭就能觀賞到滿天繁星,天文學家埃德蒙多·哈雷(Edmond Halley)就曾在這兒建立了臨時天文臺并編制了第一個南天星表。 從18世紀開始,島上就開始了咖啡豆種植,其產出的高品質咖啡除了曾讓拿破侖贊不絕口之外,在如今的咖啡界也享有盛譽。咖啡豆很容易受到濕氣和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在長途運輸之后咖啡豆的品質也會大幅下降,所以一旦航班開通,將會大大增加咖啡豆的出口,也會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大西洋星航空還在考慮是否將通航計劃擴展到距圣赫勒拿島1300公里的附屬島嶼阿森松島。阿森松島此前已有一條皇家空軍往返于英國的固定航線,但當地的軍事行動和少量人口也限制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阿森松島有著另類的火山地貌,其獨特的自然環境還給了于1836年到訪此地的達爾文不少靈感。一旦將阿森松島與圣赫勒拿島相連,不僅能讓在阿森松島上工作的“圣人們”便于往返,還能讓來到圣赫勒拿島的冒險者們體驗到更多的樂趣。 看著地圖上那個代表圣赫勒拿島的小點,很難想到它曾招待了拿破侖、達爾文、哈雷這些大人物,還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航線之一的一站。可惜的是,它曾經擁有的地理優勢及將它和文化、經濟中心連結起來的大海,在百年后變成了將它孤立的天塹。 但圣赫勒拿島的第一架飛機即將到來,它很快會被那些眼光敏銳的游客們列為出行目的地,而這座隱藏了200多年的寶庫也終將被再度開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