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篩查的目前唯一準確可靠的方法就是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就是俗稱的刮片檢查。今年的“兩癌篩查”,采用了較過去更為準確,篩查率更高的液基細胞分離技術,而報告方式也較過去有了改變,更科學,更符合臨床實際需要。今天,我就把報告單上的一些術語簡要的解釋一下,希望不學醫的普通百姓也能基本看懂報告: 1、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和惡性細胞:看到這個結果,那恭喜你,你的宮頸細胞一切正常,您該干嘛干嘛,只要平時注意預防,注意衛生就OK,每3年做一次宮頸細胞檢查就行;
2、未明確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鱗狀上皮細胞有一點變化,這可能與炎癥、與放環等因素有關,極少可能是癌前病變,這種情況最好6個月左右做一次復查或炎癥消退后復查,最好能做一次陰道鏡下宮頸檢查或內膜活檢等,根據病理報告要求,還要進行HPV(人乳頭狀病毒,與宮頸癌相關)高危型的DNA檢測。 3、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鱗狀上皮細胞具有非典型性,見成堆的小細胞,核極向消失,不能除外高度病變。診斷ASC-H,必須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不能直接治療,以防遺漏極早期的惡性腫瘤患者;另外診斷ASC-H時,進行HPV高危型的DNA檢測也是必要的。 4、低度病變(LSIL):相當于宮頸鱗狀上皮輕度非典型增生(CINⅠ),HPV感染亦包括在內。同樣必須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同時進行HPV高危型的DNA檢測。有證據表明,HPV感染是宮頸惡性病變進展的主要危險因素。 5、高度病變(HSIL):包括相當于宮頸鱗狀上皮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Ⅱ)、重度非典型增生(CINⅢ)及原位癌。此型患者第一時間進行陰道鏡檢查是毋庸置疑的,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確診,及時行保守手術治療。 6、鱗狀細胞癌(SCC):看到這個結果也不要過分恐懼,還需要通過陰道鏡活檢來證實,而且這個時候發現治療手段和方法已經很成熟了,治愈的可能幾乎是100%。 7、不典型腺上皮細胞(AGC):病理醫生將努力區分此類細胞究竟是來自于宮頸管還是子宮內膜。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息肉、一些良性病變均可以使腺細胞形態發生各種各樣的改變,甚至取樣時用力過大,導致大片腺細胞脫落,也可以產生腺細胞呈典型性的假象。此時應提供必要的病史,可以進行復查或進行活檢,特別是宮頸管和子宮內膜的活檢。 非典型腺細胞,傾向瘤變(AGC-N)原位腺癌和腺癌細胞學診斷是比較困難的,證據不足時,常歸入此型,因此,活檢是必要的。 8、原位腺癌和腺癌:應進行宮頸管和子宮內膜活檢證實。
值得強調的是,TCT雖然是一種簡單、無創、經濟、可以重復的檢測方法,但畢竟只是初步篩查,實驗方法和步驟決定了不可能把全部細胞制片進行觀察;同時,形態學的觀察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確診還應靠組織病理學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