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綜合練習題

     寂寞在繁衍 2015-09-19

    一、名詞解釋

    1.五常    2.風氣    3.元真    4.客氣邪風    5.疢難    6.導引   

    7.吐納    8.膏摩    9.未至而至    10.陽病    11.陰病    12.五勞   

    13.七傷    14.六極    15.谷飪    16.五邪    17.厥陽    18.卒厥   

    19.脈脫    20.四季脾王    21.痼疾    22.卒病

    二、填空題

    1.若                。客氣邪風,中人多死。

    2.病人脈浮者在前,        ,浮者在后,        ,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3.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                ,此為卒厥。

    4.師曰:夫治未病者,                        

    5.夫肝之病,補用        ,助用        ,益用        之藥調之。

    6.清邪        ,濁邪        ,大邪        ,小邪中里,谷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

    7.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        ;后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        也。

    8.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        ,后乃治其       

    9.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        ,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10.五臟病各有        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        為病。

    三、單項選擇題

    1.《金匱》認為雜病發病的主要因素為(        )

    A.客氣邪風侵襲    B.七情    C.房室竭乏    D.五臟元真不足   

    E.蟲獸、金刃災傷

    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中的“至而不去”是指(        )

    A.以得甲子,天未溫和    B.未得甲子,天因溫和    C.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      D.以得甲子,天溫和如盛夏五、六月時    E.未得甲子,天大寒不解

    3.《金匱·臟腑經絡先后病》中的“六微”是指(        )

    A.六種疾病    B.六淫    C.六經    D.六氣    E.六腑

    4.其性散漫,中人肌表,發病常在午前的病邪是(        )

    A.風邪    B.寒邪    C.濕邪    D.霧露之邪    E.熱邪

    5.其性清輕上浮,易傷人上部和皮腠的病邪是(        )

    A.風邪    B.濕邪    C.寒邪    D.霧露之邪    E.熱邪

    6.其性緊束,常在暮時發病,多中于經絡之里的病邪是(        )

    A.風邪    B.寒邪    C.濕邪    D.?飪之邪    E.霧露之邪

    7.望診見鼻頭色微黑的病機是(        )

    A.虛勞    B.肝病    C.腎水反侮脾土    D.瘀血    E.痰飲

    8.肝病乘脾,臨床上望診常見(        )

    A.鼻頭色白    B.鼻頭色青    C.鼻頭色黃    D.鼻頭色赤    E.鼻頭色黑

    9.病在中焦屬實者的呼吸特點為(        )

    A.其吸而微數    B.其吸遠    C.其吸促    D.呼吸動而振振搖    E.喘

    10.病在下焦的呼吸特點為(        )

    A.其吸而微數    B.其吸遠    C.呼吸動而振振搖    D.息引胸中上氣

    E.其吸促    

    11.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屬(        )

    A.頭中病    B.骨節間病    C.心膈間病    D.腹中痛    E.肝膽病

    12.病人頭中有病,聞診可見(        )

    A.語聲喑喑然不徹    B.語聲寂然,喜驚呼    C.語聲洪亮   

    D.語聲啾啾然細長    E.語聲低微

    13.春季,下列各組色脈中,何者病情最重(        )

    A.色青脈石    B.色青脈毛    C.色白脈毛    D.色青脈弦    E.色青脈洪

    14.卒厥見身和、汗自出的病機為(        )

    A.表衛不固    B.陽氣渙散    C.陰陽離決    D.氣血通暢    E.亡陰

    15.早春時,出現色白,脈毛的機理是(        )

    A.肺氣郁閉    B.邪犯肺衛    C.肺氣虛    D.金克木    E.風邪戀肺

    16.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機是(        )

    A.邪熱消谷    B.臟氣為邪氣所改變    C.胃陽漸復    D.邪氣漸退     

    E.虛陽浮越

    17.卒厥見唇口青,身冷的機理是(        )

    A.血液郁滯,陽氣閉阻    B.氣血逆亂    C.邪氣閉阻,血液郁滯,陽氣渙散

    D.陽氣虛衰,陰寒內盛    E.氣隨血脫

    18.其性重濁,易傷人關節及下部的病邪是指(        )

    A.寒邪    B.霧露之邪    C.熱邪    D.風邪    E.濕邪

    19.對虛勞望診,可見(        )

    A.色白    B.色黑    C.色黃    D.色赤    E.色青

    四、多項選擇題

    1.“治未病”的含義是(        )

    A.未病先防    B.早期治療    C.已病防傳    D.適時治療    E.謹防誤治

    2.《金匱》提出疾病的預防方法有(          )

    A.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    B.保持五臟元真通暢   

    C.無犯王法,避免禽獸災傷       D.房室勿令竭乏     

    E.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

    3.《金匱·臟腑經絡先后病》提出雜病的治療原則有(          )

    A.治未病    B.虛實異治    C.表里應分緩急    D.新久宜有先后     

    E.攻邪當隨其所得

    4.根據《金匱》對陽病的與陰病的分類,下列何種病屬陽病(          )

    A.頭痛    B.腰痛    C.腸鳴    D.腳攣急    E.噦

    5.《金匱·臟腑經絡先后病》篇對面部望診指出(          )

    A.色青為痛    B.色白為亡血    C.色鮮明者為有留飲    D.色黃者便難    

    E.色赤者為熱

    6.《金匱》指出“非其時色脈,皆當病”。下列屬非其時色脈的有(          )

    A.春季色青脈弦    B.春季色白脈毛    C.夏季色赤脈洪    D.秋季色白脈毛

    E.冬季色赤脈洪

    7.卒厥預后佳的標志是(          )

    A.唇口青    B.汗自出    C.身和    D.身冷    E.無汗

    8.《金匱》中指出疾病的治療、護理方面,應根據臟腑特性而調治,以下何者符合此原則(          )

    A.肝病虛者食用辛辣    B.脾病濕困用辛燥    C.胃陰不足用甘寒   

    D.肺病氣虛而食寒涼    E.腎虛水泛而居溫暖之處

    9.攻在臟之邪時,遵循審因論治原則,“隨其所得而攻之”的例子有(          )

    A.風寒外束,用麻黃湯               B.水熱互結傷陰用豬苓湯   

    C.下焦熱與血互結,用桃核承氣湯     D.宿食下利用承氣湯     

    E.陽明熱盛用白虎湯

    10.《金匱》的“五邪”不包括(          )

    A.風邪    B.寒邪    C.暑邪    D.濕邪    E.燥邪   

    11.根據“治未病”的理論,臨床上對肝實證的治療,除瀉肝外,還可采取何種治法(          )

    A.柔肝    B.滋水涵木    C.清心    D.實脾    E.寧肺

    五、簡答題

    1.  為什么《金匱》認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脈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2.  簡述五邪中人的特點。

    3.  試述“厥陽獨行”的含義和臨床意義。

    4.  什么是“心膈間病”?其在聞診方面有何異常表現?請簡述其機理。

    5.  為什么“脈脫入臟即死,入腑即愈”?

    6.  請簡述“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的機理。

    7.  試述“設微赤非時者死”的病機與臨床意義。

    六、論述題

    1.試述《金匱》首篇以臟腑經絡先后病命名的意義。

    2.張仲景對疾病的病因及發病途徑有何認識?與陳無擇的“三因學說”有何異同?

    3.試述《金匱》對肝虛證的具體治法。

    4.談談表里同病的治療法則。

    5.整體觀念在《金匱·臟腑經絡先后病》篇中體現在哪些方面?

    6.談談張仲景對疾病的預防有哪些主要觀點?

    7.試述臟腑虛實相傳的基本規律,并舉例說明。

    8.請解釋“卒厥”的病機與預后。

    9.談談你對“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的理解,及臨床如何運用?

    10.請分析新舊同病時的治療原則。

    11.為什么說“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

    12.如何正確理解“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  五常:指五行。

    2.  風氣:指自然界的氣候。

    3.  元真:指元氣或真氣。  

    4.  客氣邪風: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泛指外來的致病因素。  

    5.  疢難:指疾病。  

    6.  導引:指自我按摩的一種養生卻病療法。

    7.  吐納:是調整呼吸的一種養生卻病方法。  

    8.  膏摩:用藥膏熨摩體表的一種外治法。 

    9.  未至而至:第一個“至”字指時令,第二個“至”字是指相應的氣候變化。

    10.陽病:指屬外表經絡的病證。

    11.陰病:指屬內部臟腑的病證。

    12.五勞:《素問·宣明五氣篇》及《靈樞·九針論》均以“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為五勞所傷。

    13.七傷:《諸病源候論·虛勞候》指出七傷為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恐懼不節傷志。

    14.六極:楊雄《方言》:“極,疲也”。六極指六種虛損的病證。《諸病源候論》謂氣極、血極、筋極、骨極、肌極、精極為六極。

    15.谷飪:谷同榖(gǔ谷)。飪(rèn任),熟食也。?飪指飲食。

    16.五邪:指風、寒、濕、霧、飲食之邪。

    17.厥陽:厥,逆也。厥陽即陽氣上逆。

    18.卒厥:卒同猝。卒厥,是突然昏倒的一種病證。其病機陰陽氣血逆亂。

    19.脈脫:指一時性脈象乍伏不見,多由邪氣阻遏,脈中氣血一時不通所致。

    20.四季脾王:王,通旺。意指四季之末,即農歷三、六、九、十二各月之末十八天,為脾土當令之時。此處可理解為一年四季脾氣都健旺之意。

    21.痼疾:指難治的慢性久病。

    22.卒病:指突然發生的新病。

    二、填空題

    1.五臟元真通暢   人即安和    2.其病在表   其病在里    3.入臟即死   入腑即愈    4.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5.酸   焦苦   甘味    6.居上   居下   中表    7.急當救里   急當救表    8.卒病   痼疾    9.隨其所得而攻之    10.所得者   其所不喜者

    三、單項選擇題

    1.D    2.C    3.E    4.A    5.D    6.B    7.C    8.B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D    16.B    17.C    18.E    19.B

    四、多項選擇題

    1.ABC    2.ABCDE    3.ABCDE    4.ABD    5.ABCD    6.BE    7.BC    8.BCE   9.BCD    10.CE    11.DE

    五、簡答題

    1.為什么《金匱》認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脈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脈浮者在前”指浮脈見于關前寸部。寸脈屬陽主表,所以寸脈浮,病邪多在表,是正氣抗邪于表的征象,脈多浮而有力。“脈浮者在后”是指浮脈見于關后尺部。尺脈屬陰主里,所以尺脈浮則病在里,多由于腎陰不足,虛陽外浮所致,脈多浮而無力。《金匱》意在指出,臨床診脈要注意分部,而且辨證還應注意結合臨床癥狀。該條條文提出“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的腎虛癥狀,是為了說明只有脈證相參,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2.簡述五邪中人的特點。

    五邪是指風、寒、霧、濕、飲食五種病邪,又分別稱作清、濁、大、小、谷飪之邪。五邪侵襲人體,各有一定的規律,即“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之謂。風為陽邪,其性散漫,多中于午前而侵犯肌表,令人脈浮緩;寒為陰邪,其性緊束,常在暮時中于經絡之里,令人脈緊急;濕邪類水,其性重濁下流,常傷于下而流注關節;霧露之邪輕清居上,易傷于上而犯皮腠;飲食之邪即谷飪之邪,從口而入,易損傷脾胃,而形成宿食。以上五邪中人的法度,體現了同氣相求,以類相從之共同規律,所謂大小、表里、上下,午暮等,都是相對而言,不必拘泥。

    3.試述“厥陽獨行”的含義和臨床意義。

    “厥陽獨行”指陰氣衰竭,陽失所附,有升無降,獨盛于上的病機。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處于“陰平陽秘”的狀態,陰與陽相互維系,其升降保持相對平衡。如果陽盛陰竭,就會導致陰不斂陽,陽氣上逆,所謂“有陽無陰”,就形成了“厥陽獨行”的病理狀態。《金匱》論述厥陽的意義,是為了強調陰陽失去平衡是一切疾病發生的基本病機。臨床上見到的肝陽上亢而面赤、眩暈,跌仆,甚至昏不識人,即屬這一類性質的病證,如果進一步發展到陰陽離決,就會導致死亡。

    4.什么是“心膈間病”?其在聞診方面有何異常表現?請簡述其機理。

    “心膈間病”,指結胸、心痞等一類病證。這類疾病在聞診方面有“語聲喑喑然不徹”之狀,即語聲低微而不清徹。由于膈間為心肺所居,肺主氣,司呼吸,實邪閉塞心胸,導致氣道不通暢,肺氣出入升降失常,產生了語聲低微而不清徹的臨床癥狀。

    5.為什么“脈脫入臟即死,入腑即愈”?

    脈脫,指一時性的脈象乍伏不見,脈絕似脫,并非真正脈絕或脈脫,多由正邪相爭,邪氣阻遏正氣,脈中氣血一時失去通利所致。如邪氣深入難出,氣血不易一時通暢,脈道運行難以恢復正常,脈乍伏不見,提示疾病深重,所以說:“入臟即死”;若邪未深入,病位較淺,容易外泄,氣血迅即通利,脈道運行恢復正常,則預后較好,所以說:“入腑即愈”。說明病邪輕而病位淺者,易治;病邪重而病位深者,難治。

    6.請簡述“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的機理。

    所謂“素不應食”,指未病前不喜愛的食物,個體有差異。如見患病之后,突然想吃平素所不喜愛的食物,這是“臟氣為邪氣改變”所致。食了平素所不喜愛的食物以后,可能反助長邪氣而引起發熱,應加以注意。臨床上有的患者,突然想吃平時不喜歡的食物,往往會出現發熱現象,對重病人來說,可能預后不佳。一般情況下,視為病理狀態,有臨床診斷意義。

    7.試述“設微赤非時者死”的病機與臨床意義。

    赤為心之色,又屬火熱之色,此處指亡血病人,本應面色白,反見微赤,是陰虛血少,虛陽不斂而上浮所致。“非時者”,說明既非炎熱季節,又非遠行急走或酒后、飯后,以及急躁暴怒時的面“微赤”,而是病情危重的表現,預后不佳,若不及時救治,將有陽脫之虞,故曰“死”。

    六、論述題

    1.試述《金匱》首篇以臟腑經絡先后病命名的意義。

    《金匱》一書是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來論述雜病的證治。就人體而言,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是一個整體。就疾病而言,雖然內傷雜病多自內而發,病變多在臟腑,但常因外感“客氣邪風”而來。病邪侵襲,往往先中經絡,肌膚腠理,而后入臟腑,所以雜病的產生,都是臟腑經絡病理變化的反映。因此在分析雜病的病機上,《金匱》以臟腑經絡理論為主,而且對疾病的分類也以臟腑經絡劃分,如把經絡病歸為陽病,臟腑病歸為陰病。若能掌握臟腑經絡先后病的病理傳變規律,就能分清標本緩急,給予恰當的治療。篇名中“先后病”提示臨床應注意臟腑經絡先后病的傳變規律。雜病有在經絡臟腑和出現先后的不同情況,根據這些疾病的不同表現,辨證施治才能收效。所以該篇以臟腑經絡先后病來命名。

    2.張仲景對疾病的病因及發病途徑有何認識?與陳無擇的“三因學說”有何異同?

    對于疾病的病因,張仲景認為歸納起來,主要發病途徑有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即第一為經絡受邪,傳入臟腑,是因為體內臟腑正氣不足,邪氣乘虛入內所致,故云“為內所因也”。第二是病邪在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是外部體表受邪所致,病邪不傳于內,故云“為外皮膚所中也”。以上兩條,均由“客氣邪風”侵襲。第三不因“客氣邪風”的侵襲,由于房勞過度,意外的金刃創傷,以及毒蟲猛獸等所傷,與上二者不同。張仲景的發病學說是以經絡臟腑分內外,六淫邪氣為主要致病原因,以邪正力量的對比決定病位的淺深。

    陳無擇的“三因學說”是以六淫為外因,七情為內因,將房室、金刃歸為不內外因,將三種病因并列討論。張仲景的發病學說與陳無擇的“三因學說”在病因方面都強調了六淫和房室金刃。所不同的方面為,陳無擇將七情作為內因,而張仲景卻未明確提出這一點。

    3.試述《金匱》對肝虛證的具體治法。

    《金匱》以“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具體說明肝虛證的治法。肝虛之證,多為肝之陰血不足,除直補本臟外,還應根據五行相生方面來養肝體,酸入肝,肝虛當補之以本味,故補用酸。焦苦入心,因心為肝之子,子能令母實,而且肝虛易受肺金之侮,助心火可制約肺金。甘藥調和脾土,目的在于補土制水以助火,從而制金防其侮肝木;且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另外,酸甘相合,又可化陰以養肝體。說明治療肝虛證不僅要補肝之本臟,且要從相生方面滋養肝體。這對于臨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后世根據酸甘焦苦合用的原則,選用芍藥、五味子、當歸、丹參、地黃等藥,配以炙甘草、淮小麥、大棗之屬來治療頭目眩暈,失眠多夢,舌光紅,脈弦細之肝虛證,有較好的療效。

    4.談談表里同病的治療法則。

    表里同病一般有三種情況:表證重而里證輕;表證輕而里證重;表里證輕重相當。治療時相應有三種治則:①先治表證,后治里證;②先治里證,后治表證;③表里同治。臨證選擇哪一種治則,須視其病情的輕重緩急而定,《金匱》主要強調了前二者。如《金匱·臟腑經絡先后病》云:“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若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說明一般情況下,表里同病,表證勢急,里證不重時,當先治其表,表解之后才能攻里。若先攻其里則易導致表邪內陷,而變生它證,故采取先表后里的治則。即“若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但是如果表里同病,里證勢急,如出現“下利清谷”伴“身體疼痛”,即屬里陽虛寒,又兼表邪時,則當急治其里,后攻其表。如先發其表,則犯“虛虛”之戒,重傷陽氣,會導致正虛難以抗邪,邪氣蔓延,反有亡陽之變。臨床對這種病證,一般先以四逆湯溫其里,里證緩解,再用桂枝湯解表散邪。所以,表里同病,應采取急者先治的原則。而只有在表病與里病處于急緩相當的情況下,才可表里同治。

    5.整體觀念在《金匱·臟腑經絡先后病》篇中體現在哪些方面?

    整體觀念在本篇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人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如原文“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就是從生理和病理兩方面說明,一方面,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存在致病因素可使人產生疾病。又如原文“寸口脈動者,因其旺時而動,假令肝旺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說明自然界變化可以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正常人的色脈,會隨著四時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相適應則身體健康,否則就會導致疾病。以上體現了人與自然界密切相關的整體觀。二、人體自身是—個有機整體。如原文在論述“治未病”原則時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說明疾病可以在臟腑間互相傳變,在某臟有病時,就要預防已病臟腑向未病臟腑傳變。而原文“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也說明經絡與臟腑疾病亦可相互傳變。上述條文可以看出,臟腑之間,經絡與臟腑之間,都存在著疾病相互傳變的關系,從而體現了人體內各臟腑、經絡之間相互關聯的整體觀。

    6.談談張仲景對疾病的預防有哪些主要觀點?

    張仲景對疾病預防方面的觀點,歸納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重視人體正氣,未病先防和已病防變。一、未病先防:《金匱》認為疾病的發生與否,關鍵在于人體內的正氣,外因“客氣邪風”,雖是人體發病的重要因素,但正氣卻是決定人體發病的根本因素。所以《金匱》強調“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如果人體正氣不虛,“不遺形體有衰”,縱有“客氣邪風”侵襲,“病則無由入其腠理”,即使得病亦不會深入。要做到未病先防,張仲景指出要“養慎”。其具體措施有:“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及“房室勿令竭乏”等。說明既要加強道德修養,愛國守法,避免意外的災傷,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及房室都要有節制,這樣就能保持“五臟元真通暢”而健康無病。二、已病防傳:指一旦不慎發病,應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由經絡入臟腑,或由一臟傳入它臟,使病情進一步發展。所謂“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采用“導引、吐納、針灸、膏摩”等法,驅邪外出,使病邪不能深入。若邪已入臟腑,則當根據臟腑虛實相傳的基本規律,治未病之臟腑,截斷其傳變,阻止病情發展蔓延。

    7.試述臟腑虛實相傳的基本規律,并舉例說明。

    依據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人體臟腑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聯系,在病理變化方面則有虛實相傳的規律。即:實則傳而虛則不傳;虛則受邪而實則不受邪。一、實則傳而虛則不傳,指已病的臟腑而言。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是指肝實證易傳其所勝之脾,故需“當先實脾”。若屬肝虛證,則不易傳脾。二、虛則受邪而實則不受邪,則是指受傳的臟腑而言。再以肝病傳脾為例,如肝實脾虛則肝病傳脾,治療上必須“當先實脾”,如脾不虛則不需補脾,故云:“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總之,臟腑邪盛則傳,而臟腑邪不盛則不傳;臟腑虛則受邪,而臟腑不虛則不受邪氣相傳,這就是臟腑虛實傳變的基本規律。

    8.請解釋“卒厥”的病機與預后。

    “卒”同“猝”,突然之意。“卒厥”是指突然發生昏厥的病證。其病機為陰陽氣血逆亂,臟腑功能失調。卒厥的預后,《金匱》以入臟、入腑來判斷。病人卒然昏倒之后,如出現唇口青、身冷,說明邪氣內閉,血流郁滯,陽氣渙散,內閉外脫,屬入臟,預后不良,所以說“入臟即死”。若見身和、汗自出,說明氣血流通恢復正常,屬在腑,比較容易治愈,所以說“入腑即愈”。所謂“入臟”、“入腑”,主要指病位的深淺,猶言在里、在外,是相對而言。同樣,“即死”、“即愈”也非絕對之辭。因臟性藏而不瀉,腑則瀉而不藏,病邪入腑尚可排泄,治療較易。而邪入臟則邪無出路,需要通過攻其相為表里的腑才能驅除,所以難治。《金匱》以此舉例說明臟腑病位之深淺可判斷疾病的預后。

    9.談談你對“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的理解,及臨床如何運用?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這句話,體現了《金匱》審因論治的治療法則。“所得”是所合、所依附的意思,指與病邪相結合的意思。病邪入臟在里,痼結不解,多與體內痰、水、瘀血、宿食等有形實邪相結合,治療時當審因論治,攻逐其有形實邪,使無形之邪失去依附,則病易痊愈。例如,渴而小便不利,審其因為熱與水結而傷陰,當用豬苓湯育陰利水,使水去而熱除陰復,渴亦隨之而解。它證可以此類推,如熱與食結用大、小承氣湯。另以唐宗海為代表的醫家認為“得”者,合也。古訓相“得”為相合,五臟各有所合,即臟有病者,當隨其所合之腑而攻治。如腎與膀胱相合,腎病則治其膀胱。這種“臟病取腑”的治法已在臨床應用,有實踐指導意義。

    10.請分析新舊同病時的治療原則。

    新舊同病,即指“病痼疾加以卒病”的情況。《金匱》認為,一般情況下應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因為從病勢分析,痼疾日久勢緩,卒病新起勢急。另一方面,痼疾根深蒂固,證候復雜,難以速愈,而卒病邪氣尚淺,其病易除。因此,在痼疾加以卒病的情況下,應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可以避免新邪深入與舊疾相合。當然在臨床治療新病與舊病相合的病人時,治新病同時還須考慮到舊病。如《傷寒論·太陽病》篇:“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就是治療新病兼顧舊病的例證。

    11.為什么說“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

    人的呼吸主要與肺腎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而腎主納氣。所以有“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的說法。此處“上焦”指肺,“下焦”指腎。“在上焦者,其吸促”指病在上焦,呼吸短促困難,為肺氣大虛而吸入之氣不能下達,氣入而隨即外出所致。“在下焦者,其吸遠”指病在下焦,吸氣深長而困難,為元氣衰竭,腎不納氣所致。二者在臨床上都是病程較長,病情嚴重,故云:“此皆難治”。

    12.如何正確理解“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

    “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這句話說明,臨床應根據五臟病的喜惡來進行治療和護理,才有利于五臟生理功能的恢復。因為五臟的生理特性各異,因而適宜病情好轉的飲食、居處也不相同。“所得”指與五臟特性相應的飲食、居處與治療。如脾喜燥而惡濕,脾為濕困,則宜溫燥而忌肥甘,護理時就要注意避免吃肥甘厚味之品。又如脾胃虛寒的病人,除服溫補脾胃的藥物外,要注意食用溫熱易消化的食物,及居處保持溫暖等,才會有助于疾病的恢復。反之,如果治療、護理違背五臟特性,則會助長病邪而使病情惡化。如果脾胃虛寒的病人服用了苦寒的藥物,吃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住在寒冷潮濕的居處等,這些都會加重脾胃虛寒。這就是“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婷婷色综合激情五月| 深夜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喷潮|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阿V|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国产啪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 亚洲免费成人av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怡红院| 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 人人澡人摸人人添|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精品在线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两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 无套内谢少妇一二三四|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人妻|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APP|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蜜臀av|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都市|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观看| AV老司机亚洲精品天堂|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我国产码在线观看av哈哈哈网站| 亚洲熟女片嫩草影院|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超碰97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