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老爺們眼里,男人就該有個男人樣,得鐵骨錚錚像電視劇里張涵予、陳道明,那才叫爺們。眼見大寶被我和奶奶寵成了“娘炮”,家里兩個爺們看不下去了,跳出來要幫我帶娃。 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我發現娃真的變了。他從一個乖巧萌萌噠的“都教授”徹頭徹尾變成了一個“野孩子”,我一邊掙扎,一邊感嘆他的成長:原來,小男子漢是這樣養成的! 1、小男子漢學會了敢作敢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時候,他夏天喝水怕燙,冬天喝水怕涼,都是奶奶幫他弄得妥妥當當。 爸爸卻教會他用內膽也是不銹鋼的小暖瓶,喝水之前先用手背碰一碰杯子壁,如果覺得熱,就再等一會兒,果然,有了這招之后,他學會了自己喝水。 如今他已經習慣了不觸及安全底線的都是自己做! 敢作敢為,是成為小男子漢的重要標志,因為這就意味著,他將來是否果敢,是否有擔當。 2、他懂了分享的感動 有了二寶,是他成長路上的一道坎。因為,有了二寶,他一下子“被長大”,可是他適應得很不錯。 爸爸說弟弟是他的伙伴、戰友、兄弟,他說是的,還是好朋友! 所以分享成了一種習慣。 他不但分享給弟弟,還分享給幼兒園里的好朋友們,把家里做的牛軋糖帶去學校,把剛做好的蛋糕分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說烤羊肉我們先不吃了吧,等弟弟長大了一塊去吃! 現在的他,已不再是那個什么東西都摟在自己的懷里不放的小家伙了。 3、他懂了熱愛勞動,幫助別人 弟弟妹妹的尿布他也會洗。 力所能及的活他都學會了自己做。 在幼兒園里,他也幫著不會系鞋帶的小朋友系鞋帶,不會穿衣服的他也幫人家穿衣服,有空還幫家里打掃衛生。 還學會了搟餃子皮和烙餅皮,這些活可是我這個當媽媽的都不會干的呢! 有時候他還會反過來問我,媽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為啥都不會? 4、他懂了不怕臟不怕流汗不怕流血 現在,他每天把衣服玩的臟兮兮。 但是,我也明白了:衣服臟了可以再洗,孩子的童年快樂,錯過了就不再回來。 若是每天把他限定在不弄臟衣服才是好孩子的框框里,那么,他永遠不知道玩泥巴是個什么滋味,更不知道男子漢應該流血不流淚。 還好,如今他終于放肆起來,不再像當初那么軟弱無力,總渴望媽媽的庇護。 5、他懂了照顧家人,廣交朋友 爺爺生病住院,爸爸每天陪床,他也跟著去醫院照顧爺爺。 還順便認識了一波爺爺的病友,相處得都還不錯,至少各地特產吃到不少。 最讓他開心的是,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照顧爺爺了! 他還經常提醒奶奶要注意身體,把奶奶也高興壞了,以前他可不懂這些。 6、小男子漢學會了尊重謙讓,胸懷大志 問他家里誰最帥,他以前特別自信,都說他自己。 可是如今他都說是弟弟最帥,在他眼里,弟弟是第一帥的。 有什么事情都是以弟弟為先。 以前他總喜歡跟著奶奶的口吻說爺爺笨。 可是現在,他說爺爺不是笨,爺爺是生病了干不了活,如果爺爺病好了,爺爺肯定能自己干活。 他還說長大了要當醫生,治好所有病人。可后來他又說得開個飯店,因為他怕有人吃不上飯,后來他又說他要當警察,因為要懲治壞人。當然,他的理想很多,奇葩愿望也各種各樣,唯一不變的,是他胸懷別人甘苦,他胸懷這些“大志”,都為了幫人。 7、小男子漢學會了舞刀弄槍,各種工具 以前愛哭鬼,現在每天都是樂呵呵,還喜歡上了舞刀弄槍, 每天回家來都要求跟他老爸大戰棍棒刀槍,摩拳擦掌,馬步也蹲得有模有樣。 跟著姥爺學會的拳法也很管用,每天哄弟弟玩的時候都要表演一套,把弟弟逗的咯咯笑。 以前在家里玩玩具,不會玩的時候就扔掉說不玩了,太難了。 現在的他卻主動拿過去跟爸爸討論,這個玩具是不是可以改進,怎么改,或者跟姥爺提出要求,制作一些純木工的新花樣玩具,還學會了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比如錘子、打氣筒等。 這一兩年,他一點點長大,一點點變化,更加像個小男子漢了! 我一下子想起了年輕時候,喜歡過的男生,也大多是王志文,陳道明,岳華此類,在我的內心深處,從未喜歡過軟綿綿的暖男。 只是不知道是我內心滄桑了還是社會變化了,如今大家喜歡的都是隨叫隨到萬能“暖男”或者愛美貪靚油頭粉面的“奶油小生”。 輪到自己養娃,我不知不覺地就把娃養成了“過度文明”的“暖男”。 因為自從結婚有了娃,我才知道一個家庭里最重要的就是父親。父親這個角色不可缺失,更不可以“娘炮”! 能扛起照顧爸媽妻兒的重任,能掙錢,能養家,還能齊家! 蠻荒成長并不代表就野蠻不文明,無論窮樣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