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年,因受宦官陷害的唐將仆固懷恩被迫舉兵反唐,他利用與少數民族的關系,招攬吐蕃、回紇、黨項、羌、渾、奴剌等部眾多達三十萬人。這支“游牧民族聯軍”掠奪涇、邠等州,蹂躪鳳翔,攻入醴泉、奉天等地,京師長安震驚。剛剛平息八年“安史之亂”的李唐王朝,似乎又迎來了一場新的“暴風驟雨”。 就在此時,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一切。他依靠自己崇高的聲望,過人的智謀,將這場危機消弭,又一次挽救了風雨飄搖中的李唐王朝。昨天【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介紹了李光弼,而今天的主人公就是郭子儀! 此時的郭子儀也因收到宦官程元振的排擠,被罷免副元帥之職,削去兵權,擔任唐肅宗山陵使,負責督建皇陵的工作。直到仆固懷恩謀反,唐代宗才想去這位功勛卓著的元勛宿將,急召郭子儀率軍駐守涇陽。當臨危受命的郭子儀風塵仆仆的率領1萬將士入駐涇陽時,立即被“游牧民族聯軍”重重包圍。 郭子儀并不慌亂,他命部將李國臣、高升、魏楚玉、陳回光、朱元琮各當一面,自己親率兩千精騎出陣巡查。當郭子儀來到了回紇軍的陣前時,回紇軍見對面的人有些納悶,急忙詢問是誰。郭子儀命人回答道:“是郭令公。”回紇軍十分詫異,言道"令公存乎?懷恩言天可汗棄天下,令公即世,中國無主,故我從以來。公今存,天可汗存乎?" 宋人李公麟根據史實所繪的《免胄圖》 唐軍將士回答道:“天子萬壽。”此時回紇人才發覺自己被騙了。原來仆固懷恩為了拉攏回紇入中原,詐稱唐代宗、郭子儀都已經死了。郭子儀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立即派出使者,勸說回紇,"昔回紇涉萬里,戡大憝,助復二京,我與若等休戚同之。今乃棄舊好,助叛臣,一何愚!彼背主棄親,于回紇何有?" 回紇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他們要見郭子儀。眾將擔心這是回紇人的計策,認為戎狄野心不可信,郭子儀卻認為“虜眾數十倍,今力不敵,吾將示以至誠。”眾將讓他挑選五百精兵跟隨,也被郭子儀拒絕。 當郭子儀率領十幾個騎兵出現在回紇軍營前時,回紇軍一片沸騰。郭子儀脫下鎧甲免胄對回紇的統帥言道:“諸君同艱難久矣,何忽亡忠誼而至是邪?”史書記載,回紇軍隊紛紛下馬向郭子儀參拜,并言道:“果吾父也。”郭子儀曾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與回紇人結下友誼,他們對郭子儀的才能極為贊賞,視之如父。 位于陜西省境內的郭子儀墓,如今也收到開發商的威脅 郭子儀隨即與回紇人飲酒結盟,和好如初。郭子儀趁熱打鐵言道:"吐蕃本吾舅甥國,無負而來,棄親也。馬牛被數百里,公等若倒戈乘之,若俯取一芥,是謂天賜,不可失。且逐戎得利,與我繼好,不兩善乎?"回紇人對自己“父親”提出的意見無不贊同。 郭子儀于是派遣部將白元光會合回紇軍追擊吐蕃軍隊,結果在靈臺西原大破吐蕃十萬大軍,“斬級五萬,俘萬人,盡得所掠士女牛羊馬橐駝不勝計”。郭子儀這位大唐神將再一次用自己的智慧力挽狂瀾。史書稱贊他“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