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對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 一、路面材料和生產工藝 在城市化進程全面推進的今天,在城市中隨處可見瀝青馬路,此種路面外表美觀、實用,首先將砂礫和磚塊攤鋪在表層,然后澆筑混凝土,最后攤鋪瀝青。瀝青馬路與松軟的泥土地相比,更加堅固且吸熱量較大,陽光反射較少。在白天太陽光較足時,瀝青路面會吸收大量的太陽輻射,存儲一定的溫度,路面表層溫度會急劇上升。 二、城市中心空氣質量下降 工廠將廢氣肆意地排放到自然環境中,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中心的空氣質量,有些嚴重可能會出現霧霾。這主要是因為工業生產中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廢物,這些物質不僅會吸收較多的太陽輻射,且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較長,不易消散。在全面推進城市化的今天,郊區以及鄉村的大批人口涌入城市,亂砍濫伐現象頻繁出現,因用地面積緊張,一些工業生產企業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隨意占用綠地、耕地建設工廠,導致綠色植物數量驟減,熱島效應進一步擴大[4]。 三、加強園林綠化的重要性 現代城市具有人口密集、工業化程度高的特點,加大園林綠化力度、增加綠色植物的種植面積,不僅有利于城市生態系統的均衡發展,還能均衡城市中心的生態發展。在園林綠化建設的過程中,實施有效地管理,可降低溫度、增加濕度。建筑物以及人口密集是出現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因各個辦公樓之間間距較小,地面不能有效散熱,內部溫度緩慢增加,相應的氣壓也會增大,且空氣中會積聚大量的二氧化碳。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適當地吸收積聚在地表的二氧化碳,由此可知,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過蒸騰作用降低周邊溫度、增加濕度,改善空氣質量,進而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5]。一旦城市中心溫度有所下降,也會減小熱島高壓,導致城市中心氣壓略低于周邊氣壓,如若出現氣壓差異,周邊空氣會朝著城市中心的方向流去,最終形成循環風。因此,園林綠化與城市熱島效應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 四、園林綠化對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 (一)均衡熱量 在園林綠化時,會種植較多的綠色植物,為維持其正常生長,需要補充充足的水分,因水具有較強的熱容性,若吸收同等的熱量,其溫度增加程度最小,因此,在吸收能量消耗裝置所釋放的熱量時,溫度變化幅度通常較小。另外,蒸發反應中會吸收一定的熱量,這也能減小水體表層溫度。伴隨著園林綠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和植物的生長,這在某種程度上可遮擋建筑和道路的下墊層,進而降低太陽的輻射程度,且綠化范圍的擴大,也可減少各種輻射。 (二)降低溫度與增加濕度 園林綠化具有降低溫度與增加濕度的作用,在綠色植物自身生長過程中,會形成生態效益,這可有效調節空氣溫度并增加濕度。分布在地下的根莖可延伸到土層中汲取一定的水分,進而增加了周邊環境中的含水量。與土壤、水泥等相比,水分這種液體具有較高的比熱容,這表明水分升溫較慢。利用綠色植物的此特性,可提高空氣含水量,以此來抑制空氣升溫,有效控制城市熱島效應。在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過程中,為完成該反應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一定的熱量,進而降低了環境溫度。為充分發揮綠色植物的這種均衡效應,我們應科學栽植綠色植物,并合理養護。另外,綠色植物也是生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在綠色植物的正常生長過程中,為維持生命體征和所需能量,需通過光合作用完成,在進行光合反應的過程中,可適當地吸收有害的顆粒以及氣體物質,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同時,某些有害物質也是引發環境溫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凈化環境的同時,還可降低城市熱島強度。 (三)園林綠化面積的效用 通過分析調查可知:綠林密度和熱島強度這兩者之間存在線性關系,且呈現負相關。這表明,若增加綠色植物的種植密度,則可顯著降低地表溫度,待該密度達到一定數值后,則城市地表溫度可能與郊區地表溫度相同,便形成了低溫涼島區,且該區域以綠地為中心。伴隨著園林綠化建設的不斷開展,因城市和園林植物這兩者之間存在內部循環,則會顯著降低周邊溫度。另外,通過氣壓變化,在熱島效應地區和周邊區域形成順暢的循環線路,進而降低城市熱島強度。 五、結語 現階段,城市中普遍存在熱島效應,一旦出現熱島效應,將會顯著增加城市中心溫度,阻礙空氣的正常流動,這會給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干擾。因此,為解決此類問題,我們應加強園林綠化建設,增加綠化面積,憑借綠色植物自身特性適當調整城市中心溫度,改善生活環境的質量,為廣大群眾構建一個舒適、安全、潔凈的生活、工作環境,進而保障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