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證券 品水)震蕩的是行情,折磨的是人心。 受IPO重啟傳聞沖擊,滬指以跌1.6%收官,但多空雙方無心戀戰成交清淡。中秋節過后,距離A股9月收官就僅剩三個交易日,上演“復讀機”行情已成大概率事件。 縱觀9月,平臺整理已成關鍵詞,截至目前,滬指本月跌幅為3.54%,為三季度最為平緩的一個月,而滬市月成交額也僅5.13萬億,不到7月份總成交額的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A股處于震蕩之中,但個股并非沒有機會,騰訊證券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發現,9月以來個股漲跌平分秋色,其中也不乏有七喜控股、市北高新、特力A這種月漲跌幅超過80%的個股,漲幅超過30%的個股也有42只。 游資爆炒熱點成為原因所在。具備國企改革概念的特力A就是其中一個縮影。近兩周以來,特力A以數個漲停板成為龍虎榜常客,仔細分析龍虎榜數據會發現,不少游資營業部多次參與對倒。 但部分消息驅動的個股卻又是另外一個代表,比如嚴重超跌的安碩信息、超圖軟件、久其軟件等因中美再度交鋒網絡安全而再度引發一波行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來,除了被游資關注的特力A等以及高顏值“殼資源”七喜控股之外,并未有相關的龍頭熱點板塊出現,而軍工、網絡安全等板塊的炒作均“轉瞬即逝”。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將這種缺乏主流熱點的行情比作“蚯蚓行情”,其指出,“股災之后的資本市場,猶如一片過度耕種的鹽堿地,極度缺乏財富效應,這批資金好比勤勞的蚯蚓。每次或許都拱不深,到每一次進出都會創造一個小制造小的熱點,每個小的財富效應都會讓市場升溫”。 其認為這并非壞事,“一段時間后,回頭一看,整片地都已松土完成,也就到了那批擅長制造大型財富效應神話資金入場的時候”。 俗話說,“久盤必跌”,可以理解為久盤之后A股也必須面臨一個方向性選擇。但在目前基本面清淡、成交量清淡之際,或許只能看歷史規律是否能夠奏效。 數據顯示,近十五年,國慶長假前一周,上證指數九升六跌,平均漲幅為0.67%,而國慶節后一周走勢也表現強勁,近15年平均漲幅為0.40%。 而大多數機構普遍認為,國慶長假后行情有望繼續結構性行情。但全面反轉的預期恐怕要落空,更有可能是各種題材股崛起的結構性行情。 徐彪的建議也類似,其指在未來的交易中,“交易型選手最簡單,沿著超跌+講故事+國家隊無持倉的方向,哪里有動靜就往那里去。選股型選手就在智能制造、科研院所改制、醫藥生物及器械等領域去挑還沒漲起來的好標的,一兩個月內,風一旦吹來,漲幅不會低于百分之三四十的”。 但面對難度系數越來越大的市場,投資者正面臨著選擇持股或者持幣的兩難,一位投資人士對騰訊證券表示稱,震蕩市比較難把握節奏,同時熱點紛亂,“并沒有把握”。 96%的人看過此文會關注下方微信: 賺錢資訊第一時間送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