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視頻公開課”愈來愈為大家所熟悉的時候,“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數字化學習”等一系列網絡教學的新名詞又開啟了另一個信息化教學的新紀元。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課”?什么是“翻轉課堂”?什么是“慕課”?它們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 一、關于微課及其思考
起初微課是應在線學習而產生的,2004年夏天在美國波士頓的薩爾曼·可汗開始嘗試用通過互聯網視頻進行異地教學輔導,他用一共不超過300美元的視頻設備通過錄制10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上傳到網上供世界各地的人們免費使用。與此同時,英國教師電視網站也開始了微課視頻資源的建設。可以說早期的英美微課主要是以上傳視頻供需要的人在線觀看使用為主,它類似于網絡視頻公開課,或者說就是一種“短而精”的視頻公開課。這也就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教育方式。
在國內,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在2012年為微課做出了如下定義:“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突出了微課不僅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更是基于某個知識點/環節的一個簡短而完整的“教學過程”或“教學活動”。
二、關于翻轉課堂及其思考
翻轉課堂又稱反轉課堂或顛倒課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等。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2007年春,該校化學教師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 開始使用錄屏軟件錄制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課聲音,并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給缺席的學生補課。后來,這兩位老師又讓學生在家看教學視頻,在課堂上完成作業,同時在課堂上對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補充講解。
翻轉課堂可以理解為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翻轉”過來。學生可以在家或者寢室看視頻以替代教師的課堂講解;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則把精力集中在探討學生自學有困難的內容上,并同時完成練習,還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和同伴的互動交流。翻轉課堂的最大優點在于,學習節奏和時間完全由學生自主安排,學生可以反復觀看不懂的內容,或者跳過自己已知的部分,這就避免了學習的時間和節奏完全被教師主宰的情況,這樣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做法顛倒了傳統的“課上教師講授、課后學生完成作業”的教學方式,已在國外日漸興起,同時在臺灣和香港地區也有一些應用,但在大陸地區的高校中鮮有報道。
國內的高校大都還未采用翻轉課堂,所以很多學生可能會不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考慮其中一個班級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供學生選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至于翻轉課堂的視頻來源,可以教師自己錄制,也可以共享網上的資源,甚至可以多提供一些,讓學生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提到網上教學資源,慕課是一個繞不開的新鮮事物。
三、關于慕課及其思考
慕課(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縮寫,指大規模的網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同以往的在線教育(比如:廣播電視大學、視頻公開課)的最大不同在于,慕課可以實現互動。在慕課的課堂里,課程視頻被切割成十分鐘甚至更小的片段,由許多個小測驗穿插其中將其連貫,就像游戲的通關設置,答對后才能繼續聽課,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投入程度。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直接留言提問,或者是到討論區查找、參考別人的想法。Udacity、Coursera 和edX 被稱為慕課的三駕馬車。
新一輪的“慕課熱”緣起于2011 年秋,斯坦福大學開設了三門網絡在線式的免費計算機課程,每門課的注冊學生都達到10 萬人以上。這三門課的授課教師受此啟發和鼓舞,紛紛“另立門戶”。其中Sebastian Thrun 于2012 年1 月創辦了Udacity,主要提供計算機課程;Daphne Koller 和Andrew Ng 于2012 年4 月創辦了Coursera(意為課程的時代),Coursera 旨在同世界頂尖大學進行合作,在線提供免費的網絡公開課程。Coursera 的首批合作院校為斯坦福大學、密歇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4 所名校,2013年7月,Coursera 在上海正式達成了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兩所高校的合作,加上之前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臺灣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加入Coursera大家庭的已經有6 所大學。2012 年5 月,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一道啟動了edX。目前,已經有來自世界各地的28 所高校加入了Edx,包括中國的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共計提供有67門課程。
通過慕課上的學習,現在已經可以獲得部分美國大學的學分,學生只要在Coursera 上注冊完成該課程的教學計劃,并參加其線上考試,就有機會獲得相應學分,將可能轉換成其在大學里的相應學分。截止2013 年9 月30 日,Coursera 上已經出現了13門講中文的課程,分別由北京大學、臺灣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四、總結
無論是微課、翻轉課堂,還是慕課,都只是一種載體,或者是一個概念。可能像當年的電視大學等一樣被過熱炒作了;也可能真的能取代傳統大學,并導致一批大學的倒閉,但這不是普通教師應該首要考慮的問題。作為教學一線的老師,只要是能促進教學的新鮮事物,我們都應該及時學習,并加以利用。將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結合后用于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基本功的提高,例如教師要善于引導討論,課程中有些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單靠觀看視頻是不夠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反復討論,面對面的討論更能激發靈感,實現教學相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張渝江.翻轉課堂變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
[2]王文禮.MOOC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3,(2).
[3]王穎,張金磊,張寶輝.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典型項目特征分析及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