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跟大公司競爭的時候,絕不是比它更進步,而是更保守。許多企業為了保持領先地位,會努力開發具有更大競爭力的產品,這就創造了一個低價市場,小公司可以乘虛而入,與其進步,莫若退步。 破壞性創新和持續性技術是一場不對稱的競爭,主要是思維層面的不對稱競爭。如果你不能進入到思維層面,只看技巧的話,這些技巧轉瞬即忘。 思維層面,需要從兩個角度進行反思:主流與異端,進步與保守。 主流終將消亡? 凱文·凱利(人稱KK)說過一句話“非主流才是未來”,他說:“小公司如果跟大公司去作戰,不要從正面作戰,一定要從側翼作戰。” 對于新興技術和產品,他說:“顛覆性的技術往往來自于非主流,它們有一些共同點:最開始的時候,它們都是質量很差的,差到你可以完全忽視。大家都不知道會不會成功,利潤很低,市場很小。這些低質量、高風險、低利潤率、小市場、非證實等特征就是未來的關鍵所在。” 對于邊緣市場和客戶,他說:“顛覆性的競爭都來自于邊緣,而不是中心。邊緣地區,不是一個太好的市場,低利潤、不可靠、市場很小、風險又高,所以,沒有人去競爭。一些初創的公司因為錢少只能去邊緣市場,進不到中心市場。可是,這些邊緣勢力會越來越擴大,最終顛覆整個行業。所以,如果你想去和巨頭競爭,不要迎頭而上,而是找到一個新的角度,去邊緣市場,因為那里你才有優勢。” KK經常舉帆船的例子。蒸汽機還沒有出現之前,是帆船的天下。“當出現第一個蒸汽船的時候,大家會嘲笑這些蒸汽船很可笑、很滑稽、很沒有效率。它們經常出故障,然后成本也很高。大家把它們稱作玩具,它們的確是玩具,因為它們沒有用。但是它們做了一件事情,是那些帆船永遠做不了的,就是它們能夠逆流而上。”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蒸汽船把帆船掀下了馬。 KK在最近一次講話時說:“20年后最偉大的產品,今天還沒有出現呢!” 我從哲學上送給大家一句話:“主流終將衰亡,異端必將興起。” 如果你的公司開始蓋大樓,開始樹碑立傳,有人開始說你的公司已經是行業的主流公司了,那么言外之意就是貴公司已經開始走向衰落。從哲學上來講一定是這樣的,盛極而衰。 90后文化現在還是非主流的文化,但是90后關注的地方,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關注的地方。 如果你的公司已經成為主流,一定要開始自我攻擊,從邊緣市場對自己進行攻擊,那是大公司活下去的唯一機會。 我們來看1973~1983年這十年間,財富1000強企業中有350家被新企業擠出榜單。2003~2013年,剛剛過去的這十年,財富1000強企業中被擠出榜單的居然多達712家!大公司迅速被擠下神壇,而且被擠下神壇的速度令人瞠目。 這個世界沒有基業長青的企業,從這里來看大公司一定會衰亡,這是一個窘境,是大公司即使明白也突破不了的窘境。 所以創業永遠都有機會。 進步,不如先退步 思維層面的另一個角度:進步與保守。 持續性技術的核心精神是進步論,而破壞性創新恰恰相反,是保守論。當你跟大公司競爭的時候,絕對不是比它更進步,我建議比它要保守一點。 持續性技術是基于技術的創新,其核心是better,更高、更快、更強,這就是進步論。許多企業為了保持領先地位,會努力開發具有更大競爭力的產品。 但是這些企業沒有意識到,隨著它們競相參與更高性能、更高利潤市場的競爭,它們追逐高端市場、提高產品性能的速度已經超出了老顧客的實際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企業創造了一個低價產品的市場,采用了破壞性創新的競爭對手正好可以乘虛而入,在主流性能上我沒有比你更好,而在新興技術領域尋求突破,與其進步,莫若退步。 《奇點臨近》中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過去兩千年的成就相當于20世紀的成就,相當于2014年之前14年的成就,相當于2014年之后7年的成就。技術會加速進步。 這個觀點與王東岳老師的一個哲學觀點非常相似。王東岳老師說:第一,我們整個生物,都是從低級到高級單向度加速演化的;第二,越原始、越低級的階段就越穩定,而越高級、越先進的階段反而越動蕩、越飄搖。 為什么越高級會越動蕩?我們來看看人類歷史。 有文字記載的農業文明持續了5000年,工業文明持續了400年,而我認為如果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文明,互聯網文明超不過100年。 從低級向高級的演變是單向的,而且是加速的,越原始的階段越穩定,越先進的階段越動蕩。 從微觀上來看,基業越來越不長青。AT&T在長達65年的時間里是行業領袖,IBM是25年,微軟是15年,谷歌是7年……速度越來越快。 美國高科技企業的平均壽命是7.6年,最新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平均壽命的數據是1.8年! “降維”生存? 由此,我們引導出了三種生存方式。 第一種生存方式是耕耘傳統,在低維市場里競爭,好處是穩定,周期變化得慢。 第二種生存方式是追隨、引領科技爆發,這是在高維市場里競爭。 第三種方式是混搭,把高維和低維混搭,把高維的東西引入到低維市場里去。 很多公司采用第一種和第二種生存方式,而破壞性創新是第三種生存方式。我不鼓勵一味地去追求最新、最牛的科技,我鼓勵把最好的東西引入到競爭相對沒有那么強的領域里去。 華為和聯想成為世界500強,用了30年時間,它們固守的是低維的傳統工業時代;而作為高維的BAT等互聯網企業,追求技術的高端,它們成為世界500強,只用了15年時間。 我們看到另外一個例子小米,僅僅用了不到5年時間就即將成為世界500強,小米是降維打擊。為什么這么說? 這其實是兩個價值網:互聯網價值網和手機價值網相比,處于高維。現在看來雷軍創造了很多奇跡,但是他在互聯網界跟互聯網企業作戰的時候輸了。 他做的金山殺毒輸給了360殺毒,他做的電商輸給了當當,在移動領域他做的米聊也輸給了微信。也就是說,雷軍在純互聯網圈,并不屬于超一流。 雷軍最牛的地方是把高維的東西引入到低維市場去競爭,這就叫降維。 獵豹移動的傅盛講過一句話:用互聯網思維,做遠離互聯網中心的事兒。互聯網思維是今天最高維的思維,遠離互聯網中心的事兒,就是傳統行業。【作者:李善友 來源:《銷售與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