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中秋,又到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碧海青天之上,中秋月是天空一枚明亮的徽章。
月光詩人李白,他舉杯邀月的瀟灑姿態,化作千百代詩人心中的雕像“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咀嚼月光下的寂寞,何嘗不是一種高貴的清歡?“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但誰又能阻擋詩人“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萬丈豪情呢?仰望那一輪千古皎潔的皓月,詩人明白了“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的真理,明白了“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的客觀規律。“天生我才必有用,莫使金樽空對月”,詩人的孤獨,在月光中悄悄稀釋,化作秋風般灑脫的曠達情懷。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詩人蘇軾在和親人難得的片時團圓里,滿懷的卻是對未來的擔憂。“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所能做的,也許只有珍惜你現在的擁有了,哪怕它短暫,哪怕它缺憾。因為一切,都不會為誰永駐。“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月冥思,對月遙祝。那絲絲縷縷灑落的月光,仿佛神秘的宇宙密碼,給人生無盡的啟迪與撫慰。
中秋月又是鄉情親情之月。“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假如春天是離別的季節,那么,秋天就是渴望團圓的季節了。秋風涼,加衣裳。陣陣襲來的寒意,讓我們想到遠方的親人,也讓我們思戀起漸行漸遠的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成長和生活使你告別故鄉,在外面的世界流浪。一顆懷舊的心,就像天上這輪明月,常常照著故鄉的老屋和記憶中的樹木花草。你也許可以返回故鄉,但你又如何返回童年,再看一看兒時的那一輪月亮?好在“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中秋月,載著你的綿綿思緒,遨游在浩淼的宇宙時空。 中秋月還是是民俗之月,歡樂之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國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有“拜月”之俗,鄂倫春人則是“祭月”;蒙古族要“追月”,藏族是“尋月”;還有阿細族的“跳月”,苗族的“鬧月”,高山族的“賞月”……天如碧海,月如明燈,照耀著世界,輝映著人生。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碧海青天之上的這輪中秋月啊,這枚藍色夜空之上鑲嵌的明亮徽章!從古至今,你走進多少的仰望與吟詠里,化作輝煌的文化長卷,也點點滴滴,化作了滋潤生命的精神食糧。
星光閃耀,皓月生輝,中秋佳節,美滿時刻 站在江南的淺秋夜色里 纏綿成一朵朵思念之花 秋花綻放著秋涼 秋草慘淡著青黃 秋燈迷朦著秋窗 秋風牽動著月光 開放在月夜里 她讓我永遠守著一枚清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