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暑假期間太過自由,玩得太開心,面對新學期的到來,不少學生一時難以適應。開學才短短幾天,江蘇省中醫院睡眠障礙門診就來了不少學生,因為焦慮學習壓力大、課業繁重,紛紛出現了疲倦、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吃飯沒胃口、失眠等情況。 焦慮課業繁重 孩子開學前失眠了 開學升入初二的小浩這個暑假過得很開心,除了媽媽給他報名參加數學補習班外,其他時間打游戲、看電視,晚睡早起,日子過得隨心所欲。然而八月下旬,隨著開學日漸臨近,小浩像變了個人,成天打不起精神,一提上學就心煩。媽媽以為孩子馬上要開學,有點焦慮而已,也沒在意。 然而開學這幾天,情況更嚴重,不僅上學沒精打采,吃飯也沒胃口,老師更是向家長反映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媽媽著急了,在跟小浩促膝長談了一番后,小浩告訴媽媽,因為學習成績不是太好,對學習興趣不大,想到開學后學習壓力大,作業多得做不完,心情不免緊張、焦慮,導致每天晚上上床后總是睡不著,翻來覆去要到后半夜才能勉強入睡,即使入睡也不踏實,夜里總是做夢,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家長心疼孩子,趕緊帶他到江蘇省中醫院就診,想用中藥調理。 出現睡眠問題的學生逐年增多 “小浩這是出現了睡眠障礙。”江蘇省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顧錫鎮博士表示,由于擔心課業負擔重,心理壓力大,對上學有焦慮恐懼情緒,現在不少孩子都出現了睡眠障礙問題。這兩年來就診的患者中,學生的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趨勢。未成年人睡眠時間應該在9-10個小時,然而大多數學生肯定是睡眠時間不夠,特別是現在初高中學生,畢業班的學生睡眠時間明顯不足,因此來看門診的學生又以初高中畢業班學生居多。 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引發睡眠障礙,將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顧主任解釋說,人體都有個生物鐘,到哪個時間有哪個激素的分泌,尤其是睡眠時身體成長激素都在夜里有定時定點的分泌,如果不符合作息規律,生物鐘打亂了,激素水平也亂了,必然影響生長發育。如果晚間睡眠不好,早上起床大腦會昏昏沉沉,不僅會影響學習成績,還會出現頭痛、眩暈等繼發癥狀。另外睡眠障礙往往會引發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和風濕等多種慢性疾病。因此如果孩子睡眠不好,家長一定要引起充分重視。 改善睡眠 心境平和是關鍵 對于有睡眠障礙的孩子,顧錫鎮主任建議以心理疏導為主,配合中藥治療,改善消化功能,提高睡眠質量。孩子睡眠不好,家長可以給孩子煮碗百合蓮子湯,百合養心安神、健脾、補腎,蓮子清心醒脾,補中養神,用百合和蓮子一起熬湯,可以補肺潤肺、消除疲勞。 另外,想改善睡眠,心境平和是關鍵。睡眠不好的人,往往會有心理暗示,擔心今天睡不好覺,所以一定要暗示自己一定會睡好覺。顧主任表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改善睡眠: 1、 養成定時休息的習慣,相對固定的睡眠時間,對有睡眠障礙的人尤為重要。最好能在10點前睡覺,最遲不超過11點。 2、 睡前不過度用腦,避免興奮。睡前一小時避免劇烈運動,晚飯不宜過飽,盡量避免油膩、辛辣的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和反流。 3、 對電子產品說不,建議在睡前60-90分鐘關閉所有電子設備。 4、 營造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睡覺時關閉所有光源,營造一個完全黑暗的環境,以防擾亂人體生物鐘。 5、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早睡早起,通過多睡一小時,延長夜晚深睡眠的時間來提高睡眠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