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講座實錄:余秋平全面講解《傷寒論》少陽病

     中醫知識學習館 2015-10-16

    中醫書友會第76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演講者/余秋平 整理/李游

    編輯/王超 校對/麥子、黨衛閣、Dina


    I 導讀 余秋平老師在憑脈辨證,中醫會診ICU危重病例一文中,用經方搶救危重患者并取得很好的療效醫案給了我們很大震撼,他說自己研究《傷寒論》近30年,每讀原文,都感覺仲景在對他講故事一般,娓娓道來,把人的生理病理條分縷析地說給他看。本文是余老師一次講座的文字整理,是余老師把仲景講給他的故事講給我們聽。文章很長,值得我們打印出來學習。(PS: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講座的后半部分)

    《傷寒論》少陽病串講


    傷寒論可以有兩種方式講解,一種是一條一條逐字講解。另一種,是按照課本,根據六經辨證,來進行講解。我們今天,就是第二種講解方式。


    小柴胡湯證


    傷寒論96條,少陽病,也就是小柴胡湯證的四大癥,七大或然癥。小柴胡湯證的四大癥,包括七大或然癥,其基本病機相同。病機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都歸到小柴胡湯證。所以,它的方名也不改。但是如果他的主病機影響了疾病的走向,病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或者有很大的不同,只要改一味藥,都會起一個新的方名,他不會叫加減方。你看,小柴胡湯有典型的加減。加減方都是一個什么方啊,真武湯有加減方,四逆散這都是有加減。如果他的主要病機不發生大的改變,他里面有兼夾,就可以加減,或者合方。用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講究。比如說柴胡,如果是真正有發燒的病人,外感發熱往來寒熱,高燒的病人,還是按他的八兩,也就是半斤,還是按照24克來開比較好。如果是沒有明顯的邪在少陽的半表的情況,所謂半表,就是發燒啊,頭痛啊,這些癥狀,那可以開到10克、15克都沒有問題。如果是有明顯的惡寒發熱、頭痛、胸脅疼痛這些情況,熱的情況比較明顯的話,還是用24克這個比例比較好的。你看他的人參用了3兩,甘草也用了3兩,按教材的很多方子,甘草用了多少啊?用6克,用6克才是2兩,這個比例就不對了。半夏我一般是用15克到30克。你看如果半夏的質量好就用15克,如果質量不好就用30克。如果病人咳嗽嘔吐比較明顯,甚至口吐粘涎的時候,半夏用到30克就比較好。大棗他取的是12枚。


    關于古代度量衡與今日度量衡的比較


    因為有人考證漢代的度量衡。漢代的秤一兩就是15.625克,但是,近唐的時候,有兩個大的醫家就說,古時的劑量比現在要小,小多少呢?就是現在的一半。過去,政府更迭之后,政府為了更多的收租,刮取民脂民膏,他就把這個升改大,稱也改大,政策沒變,但是可以更多的收錢,收租這個東西它就等于加了份量。但因為醫藥關乎人命,貴重金屬,包括金銀啊絲綢啊、醫藥,他還是用小的度量衡。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傳說,中醫有神農秤。神農秤大致相當于當時政府秤的一半。有的人經過考證,認為沒有找到神農秤的存在,就否定了神農秤。考古中沒有發現的東西很多,沒有發現的東西并不等于古代沒有存在。所以唐宋之后都有這種說法,就是用量都用到一半。如果說1兩是15.625克,那么一半兒,就是7.8克。


    傷寒論中的煎服法


    張仲景的煎法,跟我們的有些不同。第一,他是一次水加就,冷水煎。第二,不管是什么方,任何方都是微火煎取,就是小火慢煮。不是像我們一樣用大火用煤氣,先煮開。因為,他為了把藥的成分充分滲透出來。我們做過烹調的人都有過體會,如果是用大火煮肉,就會把蛋白質那些成分,充分鎖定住了,有些成分他出不來,這樣就不利于它的充分分解。第一,他是小火煎,第二,他是只煎一次,分兩次三次到六次吃,多半是分成三次吃。你看他的煎法,以水一斗二升。一斗就是十升,一升相當于200ml左右,接近一小碗,也就是用12小碗水,先煮取六升。用小火煮。張仲景談到煎藥的火候,只有在麻黃湯桂枝湯中講到,以后各方均按此。這個很重要。煮取六升之后,六小碗之后,去滓,再用藥汁濃縮,再用小火煮,又煮取三升,在溫服一升,日三服,說的很清楚。


    去滓重煎的方子有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姜湯。柴胡加芒硝湯沒有提到去滓重煎,只提到芒硝最后放進去。再就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也沒提到去滓重煎。那么去滓重煎的,就是幾個方:大柴胡湯、小柴胡湯、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大黃后下;柴胡加芒硝湯芒硝后下,沒有提到去滓重煎。有時你開的方子,如果效果不太明顯,要考慮到煎服法的問題。我一般讓病人把藥煎兩次,第一次從頭到尾都是小火煎,煮取200ml,第二次煮取100ml,第二次大火小火無所謂,可以煎得少一點。煎兩次的藥汁到在一起,分三次喝。


    什么人外感后容易得少陽證


    后面他提到一些問題,就是哪些人容易得柴胡證,就是少陽證的問題。就是哪些人感冒以后容易出現邪陷少陽。“血弱氣盡,腠理開”就是氣血虧虛的人,脾胃弱的人,這些人衛外功能比較差,所以風邪入來的時候,它馬上陷入了半表半里少陽這一層斗爭,它不在最外的太陽表層去斗爭。因為他正氣虛,如果他正氣旺盛,就在陽明斗爭。如果正氣特別旺盛,他就直接在最外層,不在中心城市打仗。“邪氣因入”因為什么入啊?因為氣血虧虛,腠理疏松。就進去了,入到哪里了?跟正氣相搏,在少陽三焦,“結于脅下”,屬于膽經,胸脅這也屬于三焦。我們說三焦腑在哪些地方啊?三焦腑在胸腔腹腔的包膜,包括淋巴管路系統,整個胸腔腹腔包膜的里層,出口以外,我們知道,胸腔腹腔的包膜分臟層和壁層,臟層跟著內臟相連,壁層跟著出口相連。所以說結于胸脅,它是跟哪一層相連呢?是跟著出口相連。“結于脅下正邪分爭”,正氣旺他就驅邪外出。正氣有能力跟邪作斗爭,就會發燒。斗爭斗累了,打不過邪氣了,他就惡寒了,邪氣相對旺盛它就不發燒。所以出現一個往來寒熱。這是張仲景在解釋,他為什么會出現往來寒熱?如果正氣再虛,比如誤吐誤下之后,他就會寒戰發燒,先寒戰,蓄積能量再發燒。惡寒就是自己蓄積能量,攢著勁兒,等著力量夠了之后,就會發燒、再汗出。這就是正邪斗爭。說明這個人的體質有能力跟邪氣斗爭,但還不夠。我們先惡寒再發燒也是這種情況。說明機體的免疫力還是差了,氣血還是不夠了。


    小柴胡湯方解與病機分析


    所以,這里面為什么加人參、炙甘草、大棗?就是說明他的胃氣虛了,正氣不夠,所以稱為扶正祛邪,因為正氣無力進行正邪斗爭。我們用柴胡、黃芩是為了解決邪的問題。我們用人參、大棗、甘草,是為了解決正氣不夠,無力跟邪斗爭的問題。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它的發作,是交替有規律的。默默不欲飲食就是,人呢他不想吃東西,一方面正氣跟邪氣作斗爭,他正氣不足,他有些疲倦。默默不欲飲食,就是胃氣呆,為什么胃氣呆啊?因為他本身胃氣就虛。這時就有膽熱犯胃,少陽膽經郁熱就會犯胃,抑制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這個時候特別容易生痰。膽熱使這個痰濁上逆,不僅不想吃東西,還老想吐,惡心。


    “腑臟相連,其痛必下”,臟和腑本來是相連的。就是脾和胃,他們本身是相連。如果脾胃的陽氣虛了的話,膽熱少陽熱它不僅是會犯胃他還會乘脾,他還會出現腹痛,下面的腹痛。“邪高痛下,故思嘔也”,這個痛是因為邪高,邪在哪兒高?邪在上焦胸膈這個位置,少陽三焦經,少陽膽經,他的位置比胃腸的位置高,所以稱為邪高。這個邪結在脅下、胸膜、少陽膽經。這個邪犯胃,所以出現嘔,這個邪乘脾所以出現腹中痛。


    這一條來解釋病機,告訴我們少陽病是怎么得來的?他告訴我們幾個問題。第一個,出現嘔吐,腹痛、默默不欲飲食,他一定氣血虧虛、脾胃虛弱,不然的話不會有這些癥狀。如果沒有胃氣虛,這些邪少陽膽經的火,只會往上攻,出現上竅的病變。往上竅,口眼鼻喉耳目咽喉,往上面走,他邪高,也不會痛下,犯胃,所以,少陽傷寒證、少陽中風證,如果沒有胃虛,他就不會用小柴胡湯原方。邪在高,犯胃乘脾,他的處方是小柴胡湯。沒有胃虛,沒有氣血虧虛,腠理開。有些人用小柴胡湯,并不是因為氣血虧虛、胃氣虛,而是因為腠理開。比如說許多小孩,他跑來跑去,汗出比較多,腠理開了,受了風,邪氣因入,趁虛而入。有些老年人,他本身就氣血虧虛,脾胃弱,這些人就更容易受邪,受邪之后,邪入少陽,出現少陽證,而且是典型的小柴胡湯證。以后我們看病,如果看到一個感冒的病人,是老人小孩體質比較差的人,還不是特別虛的人。他得了感冒以后,特別容易邪陷少陽,特別差的人,他不會邪在陽經,而是直接邪入三陰,出現少陰病呀、太陰病、甚至是厥陰病的情況。我們今后看病,哪怕是太陽表證,也要問問,他有沒有少陽證的表現。如果你問癥狀問的詳細些可以問出來。


    邪由少陽入陽明


    如果兼有面色通紅,唇色鮮紅,前額發燙,出現這些情況,說明已經有陽明里熱了,不僅是邪陷少陽,邪氣已經入了陽明。這個時候你只要有一個依據就可以,不見得每個都具備。找到一個依據,你就要加石膏,石膏最少最少30克,石膏在用的時候要打成粉,才效果好。一整塊的用,煎不出效果。所以張仲景說:絹包,就是用細布把它包起來。煎服法非常重要,因為藥店里賣的,都是小塊兒或者大塊,如果你不打成粉末狀,就煎不出湯來,你用30克可能就相當于10克的效果。生石膏打成粉之后啊,它的顏色有點偏綠,生石膏是枯白色,你看都可以看出來。這就是小柴胡加石膏湯。如果特別口渴,就是用小柴胡湯與白虎人參湯的合方,因為小柴胡湯里已經有了人參,所以就不存在加人參的問題。


    邪由太陽入少陽的特點


    我們再看下一條:“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太陽病還沒有完全好,邪傳少陽,有些什么特點呢?“脅下硬滿”,不僅是滿而且硬,硬了就不簡單,硬了,多半有痰結在里面,“干嘔,不能食”,那肯定的是有胃虛,胃虛生痰加上膽熱,膽熱犯胃,上逆,它就可以,走到胸脅,也可以走到其他地方,走到肺引起咳嗽,那么它的脅下不僅硬而且滿,“干嘔”,他老想嘔,但沒有吐出東西來。“不能食”,不想吃東西。以上三證都是少陽證,往來寒熱就更是少陽證。有四證,四證都齊全了。“脅下硬滿”,外感病的脅下硬滿,與內傷病的病機不同。他是因為邪傳少陽引起的。干嘔也是。外感病出現不能食,還有濕溫病多半也是邪傳少陽,如果出現往來寒熱那就是證據確鑿,“尚未吐下”,還沒有經過誤治,誤治之后,就未必用這個方子。會用什么方子呢?柴胡桂姜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這是吐下以后的情況,如果沒有吐下、沒有傷胃,沒有出現壞病,病機沒有搞得更復雜。“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這條就是第二次補充,少陽證的主脈,是一個沉緊脈。


    少陽證的脈象特點


    張仲景所說的緊與弦是沒有分的。是比弦的緊張度更高一些,緊脈,是懸繩轉索,比弦的緊張度更高一些。你摸著脈的時候,不僅是手下硌手,而且有挺直的感覺,左右彈轉的感覺。你最初體會還以為是滑,弦滑數。有發燒的話可以數,沒有發燒的話,也不一定數。你摸脈的時候,一條線固定在那個地方,它會左右彈轉,會兩頭跳,左右會不固定得跳,這個緊張度比較高,很直很硬。緊張度更高一些,也就是說郁得更重一些。都脅下硬滿了,肯定是郁得更重一些。所以這一條又進一步補充了少陽證的主證主脈。


    少陽證有幾個脈啊?弦細脈,沉緊脈,也就是沉弦脈,沉弦細脈,都是它的脈。外感病出現一個弦細脈,就是少陽證。有一個病例,他當時發燒,但沒有告訴我發燒,他當時的左脈就是一個典型的沉弦細數脈。數就是說明發燒,關脈是一個弦細脈,說明邪入少陽,有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這些癥狀有其一。后來問了他一下就是一個少陽證感冒。所以一個病,拿脈是非常重要的。張仲景沒有說他左右拿脈,我的體會,他就在左脈,特別是關脈,它沉弦細。他也可以見浮弦細,如果是浮弦細,你就要問他有沒有太陽表證的情況。特別是寸關都是浮的時候,他不僅有少陽證的情況,還有沒有太陽證的表證啊,應該問一下。如果脈沉弦細,那要問它是郁得很重,還是兼有陽明、膽腑的里熱、腑實證?或者陽明里實證?要問一下是否兼有膽腑里熱的情況,要問有沒有心下按著疼痛的情況。


    總之,脈沉脈浮都要問,脈浮有無兼表的情況;脈沉有無里實的情況,這些都要進行鑒別。脈沉不一定兼有里實的情況,因為膽經郁證、肝經郁證,郁得越重,他的脈就越沉,這是一個基本規律。第二種情況,兼有里實的情況,也會見有脈沉,沉實有力。第三種情況,這個人他的正氣比較不足,他很難鼓起來,他的脈也會見有沉的情況,他都脈偏沉偏軟一些,那么它的弦有力無力,大概與邪郁得重與不重、正氣虛不虛有關系。


    同樣是少陽證,有的人他的脈,弦得很典型;有的人,他的脈不典型,有些弦但很無力的樣子,他是虛帶弦象。張仲景也沒說弦有力、弦無力這些問題,他是與正氣的旺不旺有關系。正氣不旺,脈是帶點兒弦,但不是特別弦,如果正氣比較旺,他是弦而有力,他比較容易發熱。所以,見到弦脈細脈你就考慮,可能會有少陽證。所以你要問,很有力,說明有化火的表現,不是很有力,說明他有郁,或正氣不是很足的情況,在加藥的時候就要考慮。不要看這些小的細節,都是決定你今后用藥的重要細節。所以,只有把這些講的細致入微的時候,你才好用。如果講得太籠統了,在辨證的時候會沒有底。所以,當你摸到一個脈的時候你要求他的原因。他的脈浮,你問有無表證的情況;脈再浮大,那不僅是表證的問題,左手脈浮大,還是肝腎虧虛,精血虧虛,陽浮,虛勞的情況。每見一個脈,只要頭腦清醒,都要仔細追問。大概都能追問出來,


    三陽合病從少陽治


    下一條99條“傷寒四五日”,按照《內經》說的規律是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傷寒四五日,如果順經傳,大致已經到了太陰少陰厥陰的程度了。但是我們說的傳的快不快,是和正氣的旺不旺有關系。正氣旺祛邪于外,陽氣里熱的情況,容易傳陽明;氣血虧虛容易傳少陽。氣血虧虛的人,他受寒之后,大致四五日、五六日的時候,他邪在少陽。他這個時候出現身熱,他不叫往來寒熱,也就是發燒、身上發燙的情況;惡風他不叫惡寒,他有點怕風。頸項僵,頸部和項部都有發僵的感覺。那是太陽經受邪。脅下滿,是什么問題啊?是邪傳少陽的問題。手足溫而渴,如果邪在少陽,郁得不是太重,可以手足溫,如果郁得比較重,也可以手足涼。手足是溫的,他不是燙。如果手足都燙,那毫無疑問,他已經傳陽明了。手足自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這是一個典型的三陽合病的病人。三陽合病,他大概有幾個問題在里面?一個問題就是有口渴的問題,口渴是熱郁傷津液,他有沒有兼有陽明的問題,這是需要我們去進行辨別的地方。這個三陽合病以少陽為主。因為少陽主樞機,柴胡能透邪、能發汗,所以輕微的太陽表證,這個方子就能管用。


    三陽合病的加減


    如果明顯的太陽表證,這個方子是不行的。要小柴胡湯加葛根,加麻黃、加石膏才管得住。如果是典型的三陽合病,實證的病人,小柴胡湯加葛根,解決經脈的拘急。葛根這個藥是一個很特別的藥,它能夠解陽明的表證,同時能夠把陽明胃腸的津液上升,解決經脈的拘急,也能清熱。所以腹瀉的病人,他能夠把這個胃腸津液逆流挽舟,把陽明的邪往外透。所謂逆流挽舟,就是把表邪解了之后,這個水就不會往下走,這個瀉就止住了。另外它能夠使陽明津液上升,即能夠解陽明的表,又能升津液,生津液上達,所以能夠緩解經脈發僵發緊的情況,它解項僵有特效。


    所以高血壓的病人,不管什么病機,如果出現脖子發僵硬,都可用。許多高血壓的病人,沒有頭昏,眼睛干澀、耳鳴都沒有,但是他說有頸椎病,他血壓高的時候頸椎就會發僵、發硬、頭昏,后腦勺發僵。這是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頸椎病的病人,他體位變動,都會有一些不舒服,這些病人都是在血壓高出現這些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加些葛根,降壓效果才會好。


    但是另外一些情況,所謂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這些病人,你用葛根湯了或者柴胡葛根湯治療之后,發了邪之后,他的脈可以恢復到柔軟,血壓可以恢復正常。有時候顱壓升高我們也加葛根,不加葛根效果就不好。這些病人他的熱型不是往來寒熱的熱型,熱是身熱,從張仲景行文來說,如果表證叫發熱,陽明熱都叫身熱,就是全身滾燙的意思。多半陽明主肌肉。表證是體表熱,發熱是在體表,你觸摸一下,這個病人身上很燙,體溫是3940度,你再摸一摸又不是太燙,它的發熱發在表。


    身熱是什么問題,就是頭上燙身上也燙,而且你越摸越燙,就像蒸籠一樣,蒸蒸發熱,這說明陽明里熱已經起來了,只在肌表。手足溫,他沒有說手足燙,如果手足燙口渴,以我的臨床經驗,大半是用小柴胡湯加石膏。如果是頸僵,加葛根。如果他體溫很高、無汗出,我們還要加麻黃。鄭欽安有一個柴胡葛根湯。這個方子大致就是一個三陽合病的方子。高燒的病人不退,柴胡加葛根湯治療小孩高燒,特別有效果。這是不辨證的一個方法。按張仲景的路子就是一個三陽合病的病人。體溫很高發燙,越摸越燙,這是一個特點,第二個是無汗出、臉上通紅、高燒不退,還有不想吃飯,就是少陽證,太少陽明三陽合病的情況,邪是在陽明經,所以他燒得很高。用這個方子都是吃的效果很好。


    但我認為還要辨證不能套用這個方子。不能見到高燒都用這個方。為什么高燒?因為表閉了嗎,因為陽明里熱已經起來。汗不出加麻黃。所謂體若燔炭,汗出則散。不出汗,燒退不了。柴胡你用到15克用量比較大,也有透汗作用、透表作用,所以張仲景為什么沒有加麻黃,如果這個病人身上痛無汗我是一定要加麻黃。惡寒不太重,沒有身上痛,也可以不加麻黃。因為柴胡用到24、25克,它有很好的透表、透邪、退熱作用,它能發這個表,這個表它能夠發出來。所以不必加麻黃,但是多半要加石膏。如果這個病人沒有出現明顯的右脈浮大口渴,陽明的熱不太明顯,有口渴的情況怎么辦呢?加天花粉。如果沒有明顯的惡心嘔吐這些情況,舌苔不膩,大致也要去半夏。根據張仲景的加減法去了就可以。


    少陽證的特點


    下面我把相關的一些條文放在一起講就更好理解。101條,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說的很清楚,不管是受了風寒還是中風,外感病出現柴胡證,見到一證就可以,與內傷病不同,內傷病有時出現膽郁、肝膽郁,會見到類似柴胡證,但不是柴胡證。新病,不管是中風、傷寒,外感感冒期間,新出現的這種柴胡證得一證就可以。


    前面我們講過柴胡湯的四大證:往來寒熱、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胸脅苦滿,包括口苦咽干目眩、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耳朵脹痛、包括脈細弦、脈沉弦,這都算。抓住這些證,包括病人所說的頭痛,太陽穴的疼痛,只要抓住其中一點就可以。包括前面說的脈弦細、頭痛,這個頭痛是少陽的頭痛,兩側頭痛,包括耳后淋巴結腫痛,也算。


    還有一個特點,少陽證的鼻子堵塞,是單側鼻孔堵塞,它很少兩個鼻孔堵塞,這是我摸索出來的辨證要點。包括咽喉疼痛、淋巴結腫大、腮腺突然起來也算。所以這個一證,主要是少陽經證。所以六經辨證肯定跟經絡有關系,不能沒有關系。所以,你把經絡循行、少陽經循行部位出現的疼痛都包括。張仲景所說的六經辨證的經不是簡單的經絡的經,而是,內連臟腑外絡肢體,同時兼有三陰三陽六氣在里面,他是一個很好的辨證體系。


    服小柴胡湯后的特點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予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如果有柴胡湯的病證,你用下的辦法,但柴胡證還在,好事,說明邪沒有內陷,沒有出現壞證變證,還是要給柴胡湯吃。但是會出現一個轉歸,你要向病人說清楚。“必然蒸蒸而振”,必然會先打寒戰,再出現發熱,然后再汗出而解。就是這樣一個規律。如果病人比如說用了清開靈,用了牛黃上清丸、用了瀉下的藥,你都要問清楚,了解這些藥會不會傷了正氣,傷了里氣可能會出現一個戰汗而解這個情況,你要跟病人說清楚,不然他就埋怨你,也可能藥吃了一半就不吃了,不再找你看了,這都有可能。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下了之后正氣受損、胃氣受損,胃氣受損之后,他要調動全身的機能,聚集能量,才會戰汗而解。所有戰汗而解都是卯足了一股勁兒,有時一戰而不解,那告訴你什么?他的胃氣虛得比較重,如果兩戰而不解,那你肯定毫無疑問人參要加量,飲食要清淡。一戰而不解,脈弱的病人你最好用人參,用黨參要加量,這說明他的里氣已經虛了。加黃芪不行,加黃芪要助少陽的熱,他有不利的一面。因此,不管是用過吐下的病人,還是用過清開靈清熱的病人,體質比較差的人,或者脈弦細帶無力這樣的病人,你都要考慮扶正藥要適當加量一點。人要活,機法要圓活,這個活是要根據病情的情況、體質的情況。另外飲食要清淡不要涼的,有的病人沒有經驗,吃完藥以后接著吃個橘子,吃個蘋果,好了,這個藥就整個涼了,衛氣就鼓舞不起來了。


    我們說營衛營衛,它滋生于下焦,開發于中焦,不管喝桂枝湯或者什么,你都不能吃涼的東西。你看生姜大棗,這些都是溫胃啊!振奮腠理。把肌肉開發出來,發汗出來,你若吃涼性的東西,毫無疑問,這是起一個反作用,一個它往下面走,第二個它涼了之后,宣發開泄的能力就下降了。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忌諱,所以病人看了之后效果好不好?也與這個服法有關系。


    傷寒后胃氣虛的特點


    在傷寒里面,胃虛往往都是胃的陽氣虛了,胃的氣化功能下降,出現了痰飲水濕。在溫病里面,胃虛可能指的胃的津不足,津液少了,使病人不能寒戰汗出,熱病得解,這個時候只能通過益胃陰,補充胃液,胃液足了,病人才能汗出而解。溫病里面特別重視戰汗而解。溫病的戰汗而解,有兩大部分:一種是濕溫病的后期,正氣虛弱濕不化;一種是,發白?外透,需要戰汗而解。這都是要扶正,清熱養胃。還有一種就是,你剛才講的,溫熱病,發燒久了之后,汗已經傷了津液,他無津液入汗。他自己的元氣夠,但是沒有津液,這個時候需要用蘆根飲,五汁蘆根飲。這種方子才能補汗源,才能退燒。實際上中醫治療熱病、急性病效果非常好,慢性病慢一些,但是我們把急性病、感染這一塊都丟了。今后應該把這一塊陣地搶過來。只有把傷寒溫病都融會貫通了,這些都不成問題。像《傷寒瘟疫條辨》的升降散主要是透,透邪外出、清熱解毒。關鍵是用這些方法都不能死,要掌握它的精神,我們的基礎還是打在傷寒溫病這一塊,升降散關鍵是要透,只要掌握他的精神——透就可以了。把這些思路用好,融會貫通了。《傷寒瘟疫條辨》的十五個方子,都是升降散的加減。在溫病里面用的多,透邪、搜風透邪。


    病案分析淋巴結腫大——兼談消瘰丸的組方規律


    有一個病案,女性,右側腮腺淋巴結腫大,多個小結節腫在一起了。用了小柴胡劑,加升降散,加上消瘰丸治療。開始治療的時候效果很明顯,曾經有一次明顯的消腫了,腫也變軟了。但是下次來的時候,腫又變大了,變硬了。這種情況要找一找,是否有什么東西沒入戲?


    柴胡劑,說的是在這個經絡上有問題。柴胡劑說的是這個病在少陽。消瘰丸說的是病在后面,消瘰散是陳鍾齡發明的方子,他擬這個方子的思路是什么呢?因為肝主筋,當肝的陰血不足了之后,肝經的風火內動,風火內動之后,就會郁熱生痰,痰結在那個地方,這是筋的病變。所以他用元參滋陰降火,第一滋肝腎之陰,因為元參是黑色的嘛,可以入腎,它可以滋腎陰、養肝陰,同時降火,解決陰虛,肝血不足,血虛生風,筋的病變。第二個牡蠣咸能軟堅,能化痰散結,還能滋陰平肝息風,這個藥一藥多用,它能滋陰平肝熄風,又能化痰軟堅散結,第三個藥是貝母,他沒有說是川貝還是浙貝,貝母能夠清肺平金,清金平木,而且也能化痰散結,所以選擇這三個藥打成粉。這個方子的組成是腎肝肺同時治,滋陰平肝熄風化痰軟堅散結,對肝腎陰不足有效。


    我們說,淋巴結腫大有很多原因,如果是外邪引起來的,感冒引起來的,多半邪入少陽,那用柴胡劑。如果是內傷生氣激起來的話,多半是從厥陰治。消瘰散是從厥陰治。另外,如果老吃清火的藥,是不是也要用消瘰散治療,有沒有肝氣郁、脾胃寒或肝寒的問題。這個只是經絡有些不通,同時有中焦痰飲上逆的情況。


    我們學經方學古方主要是學有思路,為什么用它?他的體質符合不符合?他的病機符合不符合?套用古方必須先病機要符合。像這個病例,病人比較胖,胖說明什么問題啊?胖說明脾虛,她的月經也不好,她三十多歲也沒有家庭,可能會有肝郁痰結。在此之前她曾有過發燒。如果是內傷起病的,可以用半夏厚樸湯打底去治,或者再合消瘰散、夏枯草,這是有熱的話。如果沒有熱的話,說不定這些都不能用,還要用些溫性的藥。很多人在這個成方里面打轉,他沒有把每個成方的病機搞清楚。高手就是先搞清病機,再根據病機選成方,不能盲目套成方。


    少陽病腹痛治療思路——兼談陽脈陰脈及澀脈


    傷寒論第一百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這告訴我們一個大法,什么叫陽脈澀,陰脈弦,左為陰,左邊主肝腎,左邊主心血肝血腎精,所以左脈是主陰的。右脈為陽,右脈主肺氣脾胃的陽氣,腎陽命門之火。所以右脈出現一個澀弱之象,左脈出現了弦脈,這種情況說明脾胃虛,肝脈弦,肝乘脾,這種脈脾胃又弱肝脈又弦,“法當腹中急痛”,按理說腹部會出現拘急疼痛,肝乘脾。


    第二個解釋,浮取為陽,沉取為陰,當然指的是右脈,如果說右脈脾胃的脈,浮取是澀弱之象,重按下去帶弦,這也是肝乘脾的現象。如果右脈是弦弱之象,特別是右關脈出現弦弱之象,都有可能出現腹中急痛。這種病人是因為肝乘脾,脾胃虛,這種病人應該先用小建中湯治療。


    小建中湯就是桂枝湯加重白芍,白芍是一個養肝平肝的藥,桂枝湯是一個治療脾胃的藥,我們知道桂枝湯里面的生姜大棗甘草桂枝,都是溫脾胃養脾胃的藥,芍藥是一個養肝的藥,桂枝湯就是一個典型的肝脾兩調的方子,小建中湯更是肝脾兩調,小建中湯怎么調肝脾?肝血虛就會肝旺,肝旺就會乘脾,乘脾就會腹痛腹脹,所以這種脾胃虛寒的人,腹中急痛就是肝乘脾,所以這種病人就是用小建中湯溫脾胃,養肝血來治療。如果這種病人還沒有好,仍然還有腹痛左脈弦,說明這個病人還有少陽證。


    因為傷寒起病,受寒起病,出現陽脈澀弱,脾胃的脈右脈是一個澀弱之象,為什么澀脈是指陽氣不足呢?什么叫澀脈?如病蠶食葉,這個脈很緩帶有無力,流得不暢通,一主氣血虧虛,二主血脈瘀阻。還有一種說法,澀脈主什么呢?澀脈的形象如輕刀刮竹叫澀,輕刀刮竹子,你會發現很不流利,很難快速地刮下去,這就是澀。那多半是有邪郁,邪阻滯在里面,如果你細問下去,多半會有氣血虧虛,正氣不足,所以,血液流行的特別緩,帶有緩慢無力。如果右脈出現一個澀弱無力,左關脈出現一個弦脈,特別是右脈出現一個澀弱,多半提示這個人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左邊關脈是弦可能是肝乘脾,可能是少陽證還沒有好,兼有少陽證。那么針對這種人不管他有少陽證,還是沒有少陽證,但是因為右脈澀弱,這個人雖然是感冒了,但是因為他氣血虧虛了,脾胃不足,脾胃虛寒,所以我們要先用小建中湯,補氣血溫脾胃,不能先用小柴胡湯。


    張仲景前面說了,如果沒有澀脈,陽脈澀弱的情況,這種出現腹痛的病人,就去黃芩加白芍就可以。因為他腹痛,肯定有肝乘脾,膽乘脾,脾胃本身又有虛寒的情況,所以去黃芩加白芍,就行了。柴胡配白芍,既能解外邪又能防止肝乘脾,所以一箭雙雕都能解,而且把脾胃虛寒顧得了。如果用了小建中湯溫中健胃補養氣血,這個腹痛仍然沒有好,脾胃恢復的差不多,腹痛還在,左關脈還是弦,還是有邪在少陽不好,我們這個時候再與小柴胡湯治療。


    這里面強調什么問題,從這兩條來看,一個是小柴胡湯證出現了腹痛,要去黃芩加白芍;小柴胡湯出現了心下悸有停飲,脾胃虛有停飲的病人,要去黃芩加茯苓;從這一條來說,說明了一個問題。這樣的病人也沒有先用小建中湯治療,說明一個問題,說明脾胃虛寒比較重比較明顯的病人,比如說腹痛心悸啊,是不能直接用小柴胡湯治療,因為用小柴胡忌諱在哪里?忌諱在黃芩,因為黃芩苦寒敗胃,傷脾胃。


    黃芩的特點——從兩個病案看黃芩


    在厥陰病中有一條,特別講到了。厥陰病333條“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就是說傷寒如果出現脈遲弱的情況,你就是有熱,用黃芩也是不行的,黃芩用了之后就會出現脾胃腹中冷,不能食,會除中,會出現脾胃衰敗的情況,這進一步說明了一個情況,黃芩這個藥有脾胃虛寒、脈見遲、陽脈澀、脈見弱、或者有腹痛,或者有心悸這樣的病人,對于脾胃虛寒的病人是禁用黃芩。如果這個病人,他沒有很典型的,沒有腹痛,而只是胃痛,能不能用啊,也能用,腹痛是脾陽受損胃痛是胃寒,程度上要輕一點點,也就是上腹痛和中腹痛是有區別。


    下面舉個病例這樣比較有說服力,有一個花工,他就是長期胃痛,總治不好,他找我看,他的左脈,弦滑有力,右脈也是弦偏無力,但也不是那么無力,他有胃痛口干苦,有乙肝,我就是用了一個小柴胡湯,合小建中湯,小建中湯沒用飴糖,他疼的不是那么厲害,也不是那么嚴重,怕吃涼東西,口干苦,就是少陽證肝膽郁火同時有脾胃虛寒的這些特點,但是以胃痛為主不是腹痛,第一不是腹痛第二個是兩邊的脈都比較有力,我就給他用了小柴胡湯,加上桂枝加芍藥湯,他的體質還挺好,吃了之后,他的疼痛馬上明顯緩解。這個方子沒去黃芩,為什么沒去黃芩呢?這位病人雖然有胃痛他也怕吃涼東西,但是他是胃痛不是腹痛,這是第一點,他在上不在下,脾陽還沒有太受損;第二點他沒有心下悸,而且右脈也比較弦有力,更不帶遲緩之象,更不帶無力之象,所以我沒有去黃芩。這個病人吃了效果非常好。


    下面我再說一個效果不好的病人。她是我的嬸娘,我堂兄的母親。他有甲減,消瘦貧血,體質特別差,她有口苦咽干呢,惡心嘔吐不想吃東西啊,發燒這些都有,我用了小柴胡湯,后來我用了附子30克、人參30克,加進去,吃了之后,腹瀉得非常嚴重,差點兒就要拉死了,病人就不敢再吃。老年人呢,你看他的精神狀態看他的體質看他的面色,他都不是太好,但他的脈會是浮中弦滑有力,但是真正按下去都是芤象,這時候用黃芩要非常慎重。尤其有很明顯的遲脈、澀弱脈、腹中痛心悸的時候,是不能用黃芩的,用了就會出危險,病情就會加重。張仲景講了,徹其熱,腹中冷還不能食,甚至還會出現除中,除中是什么呢?脾陽衰敗就要死人。有些醫生發現,小柴胡湯吃了以后通便特別好,原先大便秘結,現在大便通暢,再過幾天大便稀溏稀薄,這就說明已經傷了脾陽了,這就是說明治過頭了。所以日本曾經出現一個小柴胡湯風波。小柴胡吃多了以后出現肝損害,那不是一個簡單的肝損害的問題。所以這個藥用得不好,是會出問題的。


    小柴胡湯治療禁忌


    再看這一條,小柴胡湯治禁。98條:“得病六七日”,這不管傷寒中風感冒了,得了六七天,“脈遲浮弱”,你看看遲脈見了,弱脈見了,浮可能是表也可能是里虛的、虛勞的情況,“惡寒,手足溫”,手足溫說明脾陽還沒有衰敗的情況,有惡寒、惡風寒,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外感風寒,脾胃陽氣甚至脾腎陽氣大虛衰這種體質的人,遇到糊涂醫生,下子用了瀉藥,就出現一個“不能食”,已經不能進食,“脅下滿而且痛”,滿說明邪陷少陽膽郁的情況;痛呢?說明這不是火是寒象引起來的,這個痛就是寒,“面目深黃”,眼睛和膚色都變黃了,脾胃虛寒、膽郁,這說明是一個陰黃的情況,“頸項僵”,因為太陽表證還沒有除,“小便難”,三焦也不暢,小便難就是小便滴滴噠噠排不出去,小便少;這就是西醫所說的黃疸,從這個病人來說是陰黃,“與小柴胡湯,后必下重”,這個是時候你給他小柴胡湯,吃了之后下重。下重就是想排也排不出來這樣的情況,一方面肝膽郁滯的表現,另一方面脾腎虛,這個黃疸好不了。同時出現了遲弱脈的病人,要小心,用黃芩要非常謹慎。吃了之后不僅不好,把人家搞成一個肝炎、肝損害,也可能是一個藥物性肝損害,出現一個黃疸,這種病怎么治呢?這個病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茵陳術附湯。


    談疏肝藥的選擇問題——談柴胡、茵陳與川芎


    剛才談到,黃疸屬于陰寒的,用茵陳術附湯。茵陳術附湯也有解肝郁的作用。我們過去都被老師洗腦了,以為有肝郁的病人都一定要用柴胡,這是有問題的。柴胡對哪些有用?邪郁少陽,邪要從外面透出去。邪在經在表,在出口,不在里面。這種時候要從里面去透邪,從里從少陽三焦少陽膽經,把這個邪風邪寒邪透出去,這個時候需要用柴胡。但是如果邪熱,少陽膽經的熱,已經入了腑,除了陽明胃腸,入了膽腑,這就不必用它了。你看這時病人腹痛,腹瀉、膽熱、里急后重,這個時候用就沒有必要。本來邪已經歸了腑了,只要從腑一股腦兒弄下去就行了,你非要從腑里扯到經里,再從經里扯到外面去,這肯定是不行的。是不是用柴胡,就是看他的邪,是不是在少陽三焦經、膽經,而不是在腑,如果已經歸腑,歸腑就從里治,歸經,三焦經,少陽膽經,就從表治。就是要把邪透出去,柴胡就像一個風藥,發汗藥,把邪從表透出去。有往來寒熱,胸脅疼痛,邪在經不在腑。你怎么知道不在腑啊?因為沒有往來寒熱,等等這些經證的特點,只有腑證的特點。另外針對黃疸的病人,沒有風邪沒有寒邪,這樣的病人不用柴胡,就用茵陳。


    茵陳是一個非常好的利膽的藥。它也可以疏肝利膽,他對于膽經不利,肝經不暢它有疏肝利膽的作用,也跟柴胡一樣的,它只是不朝外面透,他往里走,順著膽腑把這個肝膽郁火、濕濁排出去。所以也有很好的利膽降黃疸的作用。利就是朝下面走,柴胡是朝外面透,像發汗一樣朝外面透,茵陳是疏肝利膽,讓肝膽這個炎癥消除,同時能讓這個膽汁排泄暢通,從膽腑從大腸排出去,達到降黃疸的作用。這時就不必強行朝外透,順著從膽腑把膽汁排下去。只要排泄暢通就能達到很好的退黃作用。如果這個病人還有表邪的情況,那是需要朝外透,需要用柴胡透。


    如果有黃疸的病人,是一個有表證的病人,那么張仲景也會用別的方。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包括茵陳五苓散,里面有桂枝,他都是強調,邪有在表的情況要透出去。如果沒有在表的情況,如果在太陽表可以用麻黃去透,如果在少陽表用柴胡去透,如果是在陽明的表,葛根啊、桂枝都是透表的藥,都是從表走的藥。如果這個邪已經歸腑,歸膽腑了,黃疸已經沒有表證的時候,你就用茵陳就比其他藥都管用。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也是,透黃疸的。也就是說黃疸的病人,如果有表邪的時候,他是另外一種路子回頭再講。他是傷寒郁熱在里,身體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那是有表的情況。一方面要表邪透出,一方面要利膽祛濕。如果邪已經完全歸膽腑了,沒有表邪,沒有惡風,沒有寒熱往來,沒有經證的表現的話,就不必透邪于外,使用茵陳就可以了。我的意思是說不要學藥學僵化了,不要見到脅痛就要用柴胡、見到黃疸就用柴胡。不要學得教條了。舒肝的藥柴胡能發表透邪,就把邪像發汗一樣發出去。茵陳是邪歸于腑,膽腑,膽腑不利,梗阻了,出現黃疸。茵陳也能利濕退黃,也能疏肝利膽,它也有很好的疏肝作用。


    正確恰當理解疏肝藥,比如說酸棗仁湯,里面的川芎就是一個很好的疏肝藥,川芎叫做血分氣藥,酸棗仁湯中的酸棗仁,養肝血養肝陰安心神,那么肝旺它肯定就會乘脾,它就會影響脾胃,影響脾胃之后它就會生痰,生痰就會痰迷,就會出現心悸,睡著之后老驚醒,所以茯苓這個藥即能寧心定悸,又能除飲,也能安神。另外,生甘草還能緩急,還能清熱,既能緩肝急又能清熱。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川芎,按理說肝血不足應該用棗仁柏子仁當歸白芍,用枸杞子都合適,那你為什么用川芎?川芎是血中氣藥,它對血分的瘀阻有效。我們講失眠,虛勞虛煩不得眠,肝陰虛肝血虛失眠,就是肝血虛血不歸肝,你長期血虛了之后,失眠了,焦慮啊,這個血就很難歸到肝,這個時候養肝的藥有棗仁,寧心定悸的藥有,緩肝急的藥有,就缺一個什么藥,就缺川芎這樣一個引血歸肝的藥。川芎就是把通路打通,肝血有不足,人又睡不著,就是用川芎把這個通路打通。通路打通了這個血就自然歸肝了。這不是空說的,確實有臨床和理論實際依據的。川芎是血分的通肝的藥,也能疏肝。所以,我們要根據病人所表現的實際情況,恰當地選用疏肝藥,不要來了誰都是柴胡。這就是藥證沒有學好,濫用藥。


    少陽轉陽明的情況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依法治之”。如果柴胡湯喝了之后,還出現口渴的情況。說明不僅邪陷少陽,而且,邪陷陽明。這個病人的早期,有沒有陽明的情況?實際上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它會出現口邊渴,舌邊干燥,右脈偏滑偏大,體溫明顯很高高熱。


    不適合用小柴胡湯的情況——兼談吳茱萸湯證、五苓散證


    “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予之也”,如果這個人出現口渴,飲水則吐,很簡單,這可能是胃里有停飲了,胃虛有停飲,柴胡湯肯定是不行的。“食谷者噦”,吃東西則噦、打嗝,這是一個胃虛還有停飲的病人,這就是典型的吳茱萸湯證。如果口渴很明顯很厲害,那就不是吳茱萸湯證,而是五苓散證。胃虛有停飲,口渴的很明顯,很嚴重,這就是典型的五苓散證。五苓散證也說了:“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說的很清楚,胃虛有停飲,心下痞滿,包括后面說傷寒脈浮發熱,“脈浮微熱,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還有一條:“口渴欲飲,水入則吐,飲熱水,五苓散主之”。五苓散我們回來再講。我們需要正本清源,有的時候可能會顛覆教材的一些觀點。如果口渴飲水則嘔,柴胡不中與之也。這說明他胃虛寒有停飲。如果很口渴飲水又吐,那就是五苓散證。如果說沒有口渴飲水則嘔,食谷則噦,這是一個吳茱萸湯證。有的時候兩方兼有都有可能。


    少陽病出現脾胃虛寒情況的處理


    前面的都是一些鋪墊,也就是說少陽外邪入里,外邪就是人感冒之后受寒受風之后,或者感染了外感病之后,如果出現了脾胃虛寒的脈證,但見其一黃芩要去掉。那些脈證啊?右脈澀弱,尤其是右關脈澀弱,這是一條。第二,脈浮、脈遲弱、脈遲脈弱,或者是有腹中痛,腹中急痛或者有心下悸,這種情況提示脾胃虛寒,胃有停飲的病人,我們不能用黃芩的,即使是有少陽證也不能用黃芩。如果一定要用小柴胡湯,有兩種辦法:去黃芩用,用柴胡生姜透邪,表也能解火郁發之,這樣,肝膽有郁火,少陽有郁火,一升散,一透,大致也能解,因為他化熱化得也不是太重,這是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脾胃虛寒特別重的人我們仿照張仲景的經驗,先用小建中湯,或者是用其他的方子,附子理中湯啊,桂枝人參湯啊,先治脾胃虛寒,回頭再治少陽證。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脾胃虛寒的體質有,但是脾胃虛寒的癥狀不是太明顯,有個方子柴胡桂姜湯就是針對這種體質的。


    柴胡桂枝干姜湯條文講解——兼談什么是小便不利


    下面我們看看柴胡桂枝干姜湯張仲景是怎么說的。147條:“傷寒五六日”,邪容易傳到少陽,“已發汗而復下之”,發了汗還沒有好,因為邪在少陽,他當然不會好,這時又用下法,這就麻煩了,因為下就容易傷胃,造成脾胃受損,脾陽受損,“胸脅滿微結”,胸脅滿,是邪郁少陽,少陽有郁滯,少陽的經脈不暢通,“微結”,要和148條,連在一起看,他很可能是一個陽微結,大病時也可以見到,但是,也可以理解為傷了脾胃陽氣,陽氣傷了之后產生水飲,肝膽郁滯把這個水飲、痰飲結在脅下,也可以這樣理解。但是,多半是陽微結,大便有些秘結,大便干結排不出來,幾天不能解大便,“小便不利”,小便也排不出來,小便很少。


    小便不利是什么意思我問了很多人,許多人都搞不清。正確理解小便不利,對于臨床辨證,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點。比如說平時,一次尿量很大,最近幾天,一次尿量沒有那么大。你喝進去五杯水,解出了一杯水,這就是小便不利。再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的感覺。比如說老年人,前列腺肥大,排尿的時候嘀嘀嗒嗒的,也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之后,小便的時候,有很明顯的不舒服,也叫小便不利。總之排得不暢通就叫不利。張仲景說的小便利,都是指得小便特別頻,叫小便利。小便自可是正常。他對小便,有幾個形容,一個是小便自可,指的是小便正常。還有一種情況是小便利,指的是小便次數特別多,喝了水就馬上去。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小便不利,喝點水它排出來的比較少,尿量減少就是小便不利。


    “渴而不嘔”,這個人有口渴的情況,但是不嘔,說明這個人沒有胃虛停飲的情況,但是他有脾虛,胃不虛,但是脾受損了。“但頭汗出”,這個病人郁火都往頭上攻,頭上有郁火,因為他胃不虛,“往來寒熱”,寒一陣熱一陣,寒熱交替,“心煩”,少陽膽經、少陽三焦經有火。這個病人所有的表現,指向一個問題,指向少陽膽經、少陽三焦經,出現郁火向上攻,心煩喜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火在表在軀殼,甚至熱有傷津的表現,從大便微結、小便不利來看。上焦郁火,中焦沒有明顯的癥狀,下焦有二便不利。這個病人是一個少陽膽經有郁火、少陽三焦經也不暢通,同時這個病人火都往上攻,口渴心煩,但頭汗出,甚至口苦的情況,這個病人的陽氣往上面走,下面的陽氣就會少,所以就會影響大小便,我們知道膀胱是州都之官,氣化出焉,沒有陽氣津液也下不來,所以大便也干結,小便也不利。這種病人容易出現一種上熱下寒,這個下寒并不是下焦的陽氣虛,它只是脾陽受損了。火都攻到上面了,所以下面的陽氣相對不足。


    柴胡桂枝干姜湯的適應癥


    我們看了很多中老年的男性病人,出現陽痿,他們面色紅潤,口干口苦口臭,心煩,往來寒熱,頭汗出,他們的陽氣都跑到上面去了,所以臉色看的比一般的人紅潤,這種人不是下焦沒有陽氣,而是陽氣往上走,相對下焦,陽氣少了。這種人跟烏梅丸有區別,烏梅丸是上熱下寒。上面是肝膽風火往上走,下面下寒是真寒,這個方子,治療的是下面是假寒。這個方子用好了能治療很多病。其中就能治療陽痿。上面看著面色紅潤,口干口苦口臭,氣色還很好的,摸著陰莖還是冷的,軟塌塌的那種。陽相對不足的,這個方子也有效果。如果病比較久了,還要加養肝的藥。當歸川芎白芍啊,通肝經的藥,加些全蝎蜈蚣進去。他能解決問題。這個方子基本病機,就是少陽經的郁火往上攻,同時陽氣不能達于下,臨床上多見上熱下寒,上熱是因為郁火往上攻,下寒是因為陽氣不下來。


    你看這個方子,是這樣的:柴胡半斤,半斤是透邪嘛,透邪透熱把這個邪氣引出去。黃芩直接清降這個熱,柴胡黃芩清少陽膽經的火,少陽三焦經的火,這個火就去了。天花粉、牡蠣,清熱生津散結,也可以養陰,天花粉可以養陰,牡蠣也能養陰,這兩個藥都能止渴,清熱生津止渴,還都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對于火結痰結它都有效果。所以他不管是胸脅滿微結、痰結在肝經,如果你理解成邪結在脅下也可以。你理解成肝經也可以,總之是這種火痰火結都可以。從這個條文來看理解成陽微結是恰當的。后面馬上解釋陽微結。


    從臨床上來看,大便結的多一些。另外干姜甘草就是半個理中湯。因為脾胃虛寒,雖然目前沒有其他癥狀,沒有腹痛,沒有脈遲,沒有脈澀弱,但是張仲景還是要干姜甘草溫中來保的。因為下了之后傷了陽氣。另外桂枝用了三兩,桂枝起到一個什么作用?桂枝起了一個引陽,把陽氣引下來,平沖降逆,桂枝引陽入下焦,奏膀胱氣化。桂枝對膀胱氣化不利的病人有效,像五苓散,桂枝它能升能降,郁火一清,當然這個陽氣容易下來,再加桂枝,朝下面引,小便就自利了,陽氣就下走了,所以陽痿也緩解了。


    同時從這個藥來看,它一邊清少陽膽經的熱,熱久了會傷津,熱氣郁結久了會生痰,它是少陽三焦經、膽經有郁火上攻,火熱傷了津液,津傷了生了痰結,可以治。如果是它兼有脾陽虛,他也能治,但是這個脾陽虛,癥狀不是太重,因為它里面有干姜桂枝甘草,一個是桂枝甘草湯,一個是干姜甘草湯,所以能溫心陽溫脾陽,我們知道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寒性的飲,產生水飲的情況,陽氣虛產生的飲,脾陽虛脾腎陽虛產生的水飲,張仲景大致都是用干姜桂枝這些溫藥去化水飲。所以,它因為脾陽虛產生的水飲也能治。


    柴胡桂枝干姜湯的本質


    所以,劉渡舟的老師陳慎吾說這個方子是陽證轉陰之機,而現在后世,我們許多人說它不是陽證轉陰之機,而是少陽與太陰合病,嚴格意義來說這樣說是不恰當的。是少陽病兼有太陰病的體質,少陽病有轉太陰病的機轉,這是對的,因為他沒有提到太陰病的體質,沒有提到太陰病的東西,他只是下之后,傷了脾胃的陽氣,出現的這些情況。胡希恕說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大便干結的病人,少陽膽火兼脾胃受損的,他以便秘為辨證要點,劉渡舟是以口苦大便溏作為辨證要點,他們兩個都對,為什么都對啊?因為他是少陽膽經的火兼有太陰脾胃虛寒的體質,在用量上掌握就對了。


    如果這個病人大便干結,黃芩三兩、干姜二兩就行。如果這個病人大便溏,那就要反過來,黃芩就要減少,干姜就要加重,甚至加人參,加白術,這就變成理中湯了,甚至要加附子。按原方它適合大便燥結的病人,如果脾胃確實偏虛寒,你在分量上就要調整。就能同時治療少陽兼有太陰的體質,太陰就是脾胃,足太陰脾胃。脾胃虛寒的病人它也能治。就是少陽膽經有郁火不去,同時有脾胃虛寒的病人能治,這樣的病人非常多,那不是一個兩個。所以這個方子大致理解,就是這么一個理解法。那么還有一種理解法,外感病,少陽郁火它傷津,用天花粉牡蠣就夠了。


    柴胡桂枝干姜湯在內傷病中的應用


    如果把它應用到內傷雜病去治,在內傷雜病里面,特別是女同志,很多有肝血不足,她為什么肝膽火老下不去,因為有肝血不足的情況,你治這個標撤了這個火很容易,但這個火不容易好。這個時候應該加歸芎芍來養這個肝,大致是這個意思。總之是,有肝血不足內傷體質,要加養肝的藥,歸芎芍;如果偏于脾陽虛脾腎陽虛的,要喝理中湯或者附子理中湯,黃芩要減量,黃芩加量之后腹瀉會很重。所以這個方能治療少陽與太陰合病,兼有血虛停飲的病人,有水腫有濕,脾濕停飲,脾虛水腫,都可以治療,痰結的病人也能治。只要符合這個病機都可以治。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胃炎的病人,乳腺增生的病人,都可以循著這個路走,包括剛才說的頸部腫痛的問題,只要符合少陽膽經有火往上面攻,同時有脾胃虛寒,這些火老也清不掉的病人,也可以考慮從這個方向治療。比如剛才講的頸部淋巴結腫大,總也治不好的病人,也可以考慮用這個方子,只要符合這個病機,一定也可以管用,不必拘泥于消瘰散、夏枯草。


    這樣的病人臨床上非常多見,慢性肝炎的病人、慢性膽囊炎、慢性胃炎、乳腺增生、淋巴結腫大的病人,甲狀腺腫大的病人,這樣的病人多了去了,因為他老用清火。還有,小姑娘小伙子青春痘,老用清火藥清不掉,如果確實有少陽膽經的火,這時也用這個方子,都是很好使的。(點擊標題:系統解決“面子問題”:痤瘡,本文作者治療痤瘡用的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


    一方面有少陽膽經的火,一方面脾胃受損的,少陽膽經的火兼有脾胃受損明顯的病人的機轉,機轉是什么意思?沒有明顯的癥狀,但是他已經有這個機轉,傷了陽氣了,這叫機轉。機,未發之前叫做機;已發已經顯現那就不叫做機。所以,如果脾胃虛寒比較重,那么理中湯附子理中湯是需要用上去的,黃芩的量要減少,甚至出現了我們所說的脈遲脈弱脈澀弱、腹中痛、心下悸,這個黃芩就要去,該去的時候就要去。這是兼有脾陽虛的情況,針對脾陽受損的病人。不管是以便秘作為辨證要點還是便溏作為辨證要點,這個方子都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沒有問題。


    六經辨證的實質


    六經辨證離不開經絡,如果單講氣化,就像空對空導彈,落不到實處。六經辨證應該是包括經絡、臟腑、氣化,三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所以我們有時間的話還要討論一下,六經體系的架構問題。張仲景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如何正確理解張仲景的六經辨證?六經辨證,主要的到底是說的什么東西?我們要溯本求源,不要偏,偏了就不行。比如說我們的教材就是從足六經來解六經辨證,特別是太陽病用足太陽膀胱經來解,和傷寒論本義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說足太陽膀胱經,因為它的經絡主表,所以,足太陽膀胱經主表,這些解釋都非常的牽強,太拘泥在經絡上了。單純拘泥在經絡上就牽強附會。


    論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治療病人,干嘔吐涎沫頭痛。病人吐的是一種又涼又苦的涎沫。吳茱萸湯治療的是厥陰病,它表現的是陽明病,寫在陽明病篇,但應該就是一個厥陰病。它主要是因為肝寒而郁,反胃,胃虛停飲,這是它的主要病機,它主要應該算厥陰病,而不應該算陽明病,但是因為他影響了陽明,稱為陽明中寒證,陽明經病也講了,在厥陰病中也講了,在金匱中也講了。在嚴格意義上它也是厥陰病,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厥陰病。肝寒而郁,這種郁之后出現的問題,反胃、嘔吐、吐涎沫、巔頂頭痛。而且能夠很好解釋的,后面少陰病中也講了,煩躁欲死。


    研究傷寒論需要什么素質


    研究傷寒,要研究透,重點兩點,主要是方法要對,再就是悟性很重要。做任何行業,藝術繪畫,科學比如說物理,像愛因斯坦,都是需要悟性,沒有悟性的人很難學得特別深。到了高深尖,特別需要悟性。


    雜談——小青龍湯與金汁


    講小青龍湯和厚樸麻黃湯你就會明白。我說,老慢支,才加干姜細辛五味子。這個老慢支,主要是強調,是反復發作的人,他素有寒飲體質,跟新得的體質的人是不同的。陽虛有飲的人,這種體質的人容易反復發作,他的長期反復發作。就是說明他的陽氣虛,說明他有虛在里面。陽證體質,他就陰虛;陰證體質,他就陽虛。


    金汁的制造:取健康兒童,過去還講男孩子的糞便,收集起來,裝入陶瓷壇子,密封好,口用蠟或者泥土密封好。在行人走在大路上,挖土三米深,把壇子埋在里面。埋藏三年之后,糞便完全變成清澈透明的水,一點臭腥都沒有,時間久了一點沉淀物都沒有,如果年限不夠,下面會有沉淀物,放的年限越久越沉,它就完全變成金汁,連渣滓都沒有。過去老師講,曾經有大的瘟疫,病人出現高燒高熱,好多人看,總是看不好。有的醫生說,可以有辦法,但是需要找到金汁。但是哪兒能找到金汁啊,就問,果然有一個老先生,儲存了金汁。給病人用上一兩天,高燒馬上就會退,應該是腦炎這一類的病,具體我忘了。所以有心當個好醫生啊,一定要自己備一點金汁,放在那兒沒什么壞處。對抗病毒特別好,對火毒特別管用,只要一點點就有效。這是最好的抗生素,這是古人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亚洲色一日本高清色|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日本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日韩在线视频线观看一区| 国产免费踩踏调教视频|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欧美野外伦姧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无高清码图片 | 好紧好湿好黄的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69天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V|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欧美肥老太牲交大战|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视频图片| 99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国产成人综合色就色综合|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潘金链 |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av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日本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V电影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人妻|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欧美肥老太牲交大战|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老司机导航亚洲精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