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拾趣(3)】愛酒如斯
魏晉時期,是中國的酒文化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留下的名人佳話,許多與酒有關系。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聽說步兵營廚房中有個人善于釀酒,那里還藏有好酒三百斛(斛,古時容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為
同是“竹林七賢”的劉伶,嗜酒如命,縱酒放達,寫有《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生活。“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余?”在他看來,飲酒并非是生活中的點綴,而是生活中的全部內容。喝著酒,“無思無慮,其樂陶陶”!據《晉書·劉伶傳》說,他經常坐著鹿車,帶著一壺酒外出,派個人扛著鐵鍬跟在后面,叮囑那個人:“我死了就地把我埋了。”《世說新語》里記載,他常常酗酒狂放,有時候竟然在屋內一絲不掛。有人見了譏笑他。他說:“我把天地當作房屋,把居室當作衣褲,
張翰也是個嗜酒的人,當時人稱“江東步兵”,意思是“江南的阮籍”。有人對他說:“你可以從心所欲地這樣下去,難道就不考慮身后的名聲嗎?”他回答說:“要那身后的名聲,還不如現在給我一杯酒呢!”
陶淵明更是“惟遇酒則飲”(《晉書·陶潛傳》)。他在彭澤縣擔任縣令的時候,命令將公家撥給他家的田里全部種植用于釀酒的秫谷。他說:“讓我常常醉在酒中,我就滿足了。”夫人再三請求種些吃的糧食,這才拿出一頃地,種了五十畝秫谷、五十畝粳米。“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己酉歲九月九日》)“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連雨獨飲》)有了酒,便什么都不在乎了。后來,他閑居在家,“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于是,寫下了《飲酒二十首》,將自己飲酒后的各種感受淋漓盡致地表露出來。
后來,又有個謝靈運,比起上面那些人,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次,他同王弘之等幾個好友,到千秋亭飲酒作樂,喝到高興處,竟然把衣服全部脫光,赤身裸體地大聲呼叫。會稽太守孟顗聽說了這個事,就派人去問謝靈運。謝靈運一聽大怒:“我自己大聲呼喊,同癡人有啥關系?”這事記載在《南史·謝靈運傳》中,一定是確實的。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高翥《清明日對酒》)愛酒如斯,真的是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2009,08,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