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何時開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向三四線城市大舉進軍。
在三四線城市中,手底下有兩三套房子的,不在少數,房多人少,賣也賣不掉。手上有房,看上去很美,但一大筆資產砸在手里,卻沒有創造收益,也心有不甘。該怎么處理它們呢?
以下是葫蘆島市@沸石追日的分享:居住在葫蘆島這個小城市,房子有一套大的、一套小的,明年肯定住大的了。那么問題來了,小的要不要留?
一年能租1.5萬左右,除了我要付暖氣費、物業費等,成本加一起差不多要3800-3900的樣子,凈剩1.1萬左右。
同時抵押做貸款,非買賣只能做住房抵押的個人消費貸款,我們行期限最長做10年,利率是7.725%(近期剛問完)。這房子大概能賣53萬左右,但評估也就能毛估4000一平米左右,住房抵押消費類貸款最高可貸7成,算下來可以貸30萬左右,每月要還款本息3600元左右。
30萬做理財,假設年化收益率8%,年收益2.4萬(簡單點就不算復息了)。假設10年過去了,手里還有1套房子+30萬貸款資金+11萬房租純收入+24萬理財收入-43.15萬的貸款本息支出=1套房子+21.85萬元。假設10年后這房子略升值,價值60萬。那么,合計為81.85萬元。
到手53萬(假設房子買賣一切費用由買房承擔),還是做理財,年化收益率8%,年收益4.24萬元。10年過去了,手里還有53萬+42.4萬元的理財收入=95.4萬元。
綜上所述,很明顯我應該選擇方案二,賣掉現有的小房子,獲取資金做理財。
賣掉小的,按揭再買一個更有投資價值的房子,同時用多出來的錢做投資(與方案一的區別在于按揭貸款利率更低、新買房子品質和升值空間更大)。
但葫蘆島房子過剩,沒有更有價值的房子。作者若不是改善居住條件,我也不會買現在這個大房子。
1、過去兩三年,三四線城市房產價格基本不漲或小跌,未來三年估計也這樣。即使考慮杠桿,靠房產增值獲得10%/年以上收益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了。這也是大家的普遍焦慮,房產似乎不太靠譜了,又找不到其他穩妥、可持續、收益還不錯的資產類別。
2、如果所在城市的房產目前過剩,所持有房產未來三五年也看不到漲的可能性(在新房大量上市的情況下,估計這些城市二手房表現為有價無市或無價也無市),理性的選擇是賣掉其中一套,然后去做新的投資(注意收益、流動性和風險的平衡)或者改善家庭生活,投資子女的教育之類。
既然不是好房子,為什么要持有?手頭握有兩套房的意義只是看著舒服,不漲價,出租收益也不高,還不夠折騰的(三四線城市租賃市場和二手房市場都不發達)。
當然,這個方案需要考慮房子是否好賣,投資能力如何,家庭對多套房是否有偏好等問題。
3、關于其他投資:
(1)相對靠譜的P2P平臺,這一兩年應該問題不大。當然,隨著越來越多的平臺介入,P2P的收益率下降是必然的。
(2)如果資金量大些(100萬以上),很多信托都是剛性兌付。當然,沒有絕對的無風險,只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已。
(3)風險承受力強的,拿20%左右的資金投到股市,當作練手也不錯(沒時間可考慮每月定投指數基金,以5-10年的背景看,這個是最笨,但收益較高且風險可控的方式)。
再次強調,無論房產、地產股還是其他什么投資,都有風險,且買且珍惜!(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來源:雪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