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石考據學的興起,結束了“帖學”近千年的統(tǒng)治地位,給靡弱的書壇注入了新的活力,書法史揭開了新的篇章,進入了以篆隸為主流書體的時代。三百年的清代隸書創(chuàng)作,名家輩出,人才濟濟,是漢之后的又一高峰,鄭簠便是代表之一。 鄭簠《隸書孔子蟪蛄吟句軸》 鄭簠以行草書筆意,寫《曹全碑》的體勢,其書遒媚飄逸,開清代書法崇尚碑學之法門。鄭簠是清初最重要的參與訪碑活動并肆力學習漢碑的書法家,他的隸書獲得其時知名文士的集體追捧。
鄭簠(1622----1693)字汝器,號谷口,江蘇南京人。行醫(yī)為業(yè),終生不仕。少時便矢志研習隸書,初學明末書法家宋比玉,一學就是二十年,至中年有所悟,遂探本求源,遍習漢碑,直至晚年。為訪山東,河北漢碑,傾盡家資,收藏漢碑拓片,家藏碑刻拓片有四大櫥。
孔尚任在<<鄭谷口隸書歌>>中道:'漢碑結僻谷口翁,渡江搜訪辯真實。碑亭凍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嘆唧唧“是鄭簠愛碑如癡的寫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