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山西省大同市城區 時代:遼金 看點:大,非常大。&“東方維納斯” 大雄寶殿始建于遼代,保大之亂(公元1122年)毀于兵火,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依舊址重建。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體建筑面積達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臺上,是現存古代木構宗教單體建筑中規模最大者。檐高9.5 米,廡殿項,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甚大,高達4.5米,北端鴟吻系金代遺物,歷經風雨,至今光澤燦然。殿內采用減柱法,減少內柱十二根,擴大了前部空間面積。殿內有五方佛和二十諸天等明代塑像,四周壁面為清代罕見。頂部天花板彩面共973塊,大部為清代制作,所繪圓環、龍鳳、花卉、梵文等圖案,極富變化。 薄伽教藏殿,意為佛教的經藏殿,建于遼重熙七年(1038年)。九脊頂,外檐柱頭為雙抄重拱,計心造五鋪作,式樣簡練。殿內環列壁藏及天宮樓閣共計38間,分為為二層,上下兩層斗拱計有18 種之多, 其中柱頭鋪作為雙抄雙下昂七鋪作, 是現知遼代斗拱中最復雜的一種,殿后壁當心間懸“天宮樓閣”五間,與左右壁藏上層連接,玲瓏之致,該小木作建筑,系模仿木構建筑按比例縮小制作,實為遼代建筑的精品,為目前國內僅見。殿內中央設凹字形磚臺,臺上有彩塑31尊,其既有豐滿圓潤、端莊安祥的唐世風韻,又不乏濃郁的生活氣息,富于個性的宋代特色,為遼代作品無疑。一尊脅侍菩薩,合掌露齒,莞爾而笑,光腳立于蓮臺之上,在流暢自如的衣飾飄帶陪襯下,盡展婀娜多姿的神韻,我國著名藝術史家、學者鄭振鐸稱贊其為“東方維納斯”。 (王銀田, 曹彥玲. 大同華嚴寺研究[J]. 文物季刊, 1999(2).)
(華嚴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五方佛) (薄伽教藏殿) (薄伽教藏殿內天宮樓閣)
地點: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東大街 時代:金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 看點:大,又不止于大。彩塑、壁畫、權窗、匾額、琉璃具絕。 殿身面寬七間,進深四間,殿頂為九脊歇山式。殿頂黃綠藍三彩琉璃剪邊,兩只鴟吻高大雄健,立于正脊兩端。總高約21米。大殿減柱與移柱的做法,是我國建筑史上的大膽創新。彌陀殿內的塑像為我國金代塑像中的珍品。店內佛壇上塑有“西方三圣”貼金坐像,壇前兩側為護法金剛,脅侍菩薩四尊穿插侍立期間,造型生動,衣著華麗,清秀慈祥,面部端莊恬靜,氣度超凡脫俗。彌陀殿的彩塑、壁畫、權窗、匾額與琉璃飾堪稱“五絕”,為金代原物。彌陀殿內周圍墻體繪滿高大的壁畫,面積約345. 75平方米,現存327平方米,大都還是金代原作,題材以佛和菩薩“說法”為主。彌陀殿歷經千年滄桑,至今光彩奪目,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一處難得的金代文化藝術寶庫。(李國華. 朔州崇福寺彌陀殿壁畫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學, 2011.) (彌陀殿正面) (彌陀殿側面) (彌陀殿內“西方三圣”彩塑) (彌陀殿內壁畫)
地點: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古魏鎮東龍泉村 時代:元 看點:中國的“阿布辛拜勒”,元代壁畫之絕。 三清殿又名無極殿,為永樂宮最為宏偉的主體建筑,屋脊上的鴟獸差不多高達3米,粗大的斗拱層疊交錯,四周的雕飾不多,給人以簡潔、明朗的感覺,體現元代典型建筑風格,是元代建筑的佳作。殿內四壁,滿布壁畫,面積達403.34平方米,壁畫內容為“朝元圖”。這些人物按對稱儀仗形式排列,以青龍、白虎星君為前導,分別畫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28宿、12宮辰等“天兵天將”圍繞主神徐徐展開。整個畫面,人物主次分明;表情逼真;衣飾千變萬化,線條流暢;色調優雅瑰麗,和諧自然;場面波瀾壯闊,氣勢雄偉,杰出的壁畫藝術聞名天下。 (三清殿正面) (三清殿鴟獸) (三清殿斗拱) (三清殿內屋頂) (三清殿內壁畫局部)
地點: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城西街 時代: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 看點:北塔南樓,眼花繚亂。 飛云樓與應縣木塔并稱為“北塔南樓”。平面呈方形,明三暗五層,高達23.19米。三層四出檐,十字歇山頂,面闊、進深各五間,中央4根通天柱高15.45米,四周32根木柱構成棋盤式。全樓345組斗拱密集排列,且形狀極富變化,如云朵簇擁、鮮花盛開。各檐翼角翹起,勢欲飛翔。風和之日,樓角風鐸均勻作響,甚是悅耳。樓頂飾有黃、綠、藍幾色琉璃瓦,陽光之下,更顯富麗堂皇。其結構之巧妙,造型之精美、外觀之壯麗,堪稱我國樓閣建筑之杰作。(山西十大最美古代建筑[J]. 文物世界, 2012(10).) (飛云樓) (飛云樓) (飛云樓內部) (飛云樓內部) (飛云樓外部斗拱) (飛云樓外部)
地點: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 時代: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 看點:不只有《西游記》,還有《趙城金藏》的琉璃塔。 “一塔玲瓏駕碧空,滿山翠柏起秋風。”每逢紅日高照,位于洪洞縣城東北霍山南麓的此塔金碧輝煌,仿佛美麗的彩虹,故名“飛虹塔”,也是佛界公認最美麗的“浮圖”。始建于漢代,現存為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重修,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大型琉璃古塔。平面八角形,13級,高47.31米,通體用琉璃瓦裝飾而成,層層皆有琉璃出檐。下三層尤其精致,有飛檐凌空下的斗拱,制作精巧的蓮花椅柱,上刻各種圖案,佛像凝重肅穆,菩薩慈祥可人,和尚憨態可掬,力士威風抖擻,童子天真活潑,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奪目。(山西十大最美古代建筑[J]. 文物世界, 2012(10).)
(飛虹塔) (塔身局部) (塔身局部)
(塔內佛像) 山西篇就這樣結束了,有沒有很不過癮的感覺<( ̄︶ ̄)/,確實山西目前的古建存量很大,但是保存現狀卻不容樂觀,大家對山西古建的保護有什么意見與建議,或者還有補充,歡迎來信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