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星海公園承載著大連人太多太多的美好記憶。它距離市區太近了,似乎大連百姓推開家門,幾步就可以邁到星海公園的海灘上,它儼然已成為大連百姓家庭的后花園。站在星海公園的海灘上,極目遠眺,那無邊無際的大海令人心曠神怡,引發無限遐想,心情也隨著海鷗自由飛翔…… 可是這一切在2011年10月10日這一天戛然而止!從那天起,當我們再站在星海公園的海灘上,已經沒有以往那種美妙的感覺了,有的只是欲哭無淚后的傷心和無奈! 2011年10月10日,西起河口,中間穿越大連南部風景帶,東至金沙灘,全長約6公里的“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在一片質疑聲中開工。 我們不反對海上建橋。但是,沒聽說誰家的跨海大橋建在一個城市最具標志性的每年客流量達到300萬人次的風景區里。再者,人家的跨海大橋的走向都是垂直于海岸線,當人站在海岸上抬頭望去,視野不但沒有被阻隔,反而視線會在大橋的引領下向大海深處延伸……反觀我們的星海灣跨海大橋,大橋的走向竟然與景區的海岸線平行,將月牙形的星海灣與寬闊的大海硬生生地分割開,殘暴地將星海灣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星海灣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盀场薄.斢慰驼驹诤┥?,所看到的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而是一條橫亙在你眼前的鐵橋!那種極目遠眺所帶來的愉悅體驗從此不復存在! 城市交通擁堵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其根源在于集聚效應與城市有限空間的矛盾性,僅僅通過改善交通系統自身將無法改變這種過大的矛盾性。經濟學家曾提出“誘導需求”的理論,即當供給增加時(比如拓寬或新建公路),會讓人們對這種供給的需求更甚。社會科學家用數據表明,如果盲目地修建公路,那么新建的路越多,堵車越嚴重。這些發現表明,我們為減輕擁堵所做的許多努力都是無用功。單純地、盲目地拓寬或新建公路,只能使城市陷入“修路—擁堵—再修路—再擁堵”的惡性循環中。 好吧,我們不懷疑大連市政府花費40多億元納稅人的真金白銀所建造的這座大橋可以在短期內緩解中山西路的交通壓力,我們也不懷疑花費40多億元所建造的這座大橋可以為大連城市創造一個嶄新的人造景觀,但是我們不禁要問,政府建造這么一座跨海大橋對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到底能產生多大的實質作用?納稅人的錢被糟蹋了可以再掙回來,可自然景觀和自然環境被糟蹋了還能再回來嗎? 政府無視廣大百姓的質疑聲,武斷上馬這樣一個項目無異于暴殄天物!如果說曾經的大連星海公園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話,那么如今的大連星海公園是“一曲斐然子,雕蟲喪天真”! 真可謂:一橋飛架東西,星海變魚塘!
(文/李朝林)
為了捍衛我們共同的家園,請您轉發吧! 您的舉手之勞或許能喚醒一批麻木的靈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