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成長的“六大”有效途徑
闞兆成
青年教師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必須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或途徑來逐步實現。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六大”有效途徑:
1
向名師專家學習
不少教育專家或名師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先進的教學理論(或理念)以及成功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為此,他們的專著應該成為青年教師首選的學習內容。走進名師專著,解讀他們的先進理念,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貼近大師,深度閱讀,精細解讀,無疑是一種最直接的頭腦風暴,從而形成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重要的認識。
2.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習
理論與理念都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來體驗與感悟。為此,青年教師應該積極、主動承擔公開課或試驗課。每一次公開課或試驗課都是一次重要的實踐與體驗。課前的精心備課、課中的真實互動、課后的深刻反思,必然會加快自己成長的過程。
3.向同伴學習
在每個學科組或備課組中,總有一些同伴可以成為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作為青年教師,不但要積極參加學科組統一組織的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更重要的是要自覺堅持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個體聽課學習活動。尤其是一對一的聽課評課活動。因為這種一對一的聽課學習活動會更加真實,更加容易交流,更加方便溝通,因此收效也更明顯。
4.在教學反思中學習
教學反思應該成為青年教師的一種基本的工作方式。教學反思包括課后反思、練后反思與考后反思。反思的內容包括:“思得”、“思失”與“思改”三個方面。
5.在課外大閱讀中學習
在一個信息化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一個老師不光要有非常厚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而且要有跨學科的知識,因為知識的拓展、延伸、深化與活化往往離不開跨學科知識的支撐。為此,青年教師一方面要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跨學科的大閱讀來完善和充實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不斷讓自己的學科增添魅力,才能真正征服自己的學生,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自己的課。
6.在教學科研中學習
青年教師成長的突破口關鍵就在教學科研,只有在研究的狀態下才能大幅度提升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聚集課堂,關注學生,研究教學,把問題變成課題,在課題研究中反思存在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教學科研的基本路徑。從課題的立項,到課題的研究,再到課題的結題,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每一步都離不開學習、研究、實踐與反思,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過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