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交量指標 成交量的ROC指標 成交量通常以柱狀圖的形式繪制在價格走勢圖的下方。觀察任一走勢圖都可以看出,在價格實現突破或進入拋售高峰等情況下,成交量通常會明顯擴大。這一方法相當奏效,但有時用此方法也不能輕易地識別出成交量的細微變化。通過對成交量數據進行處理而得出的ROC指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成交量的動態變化。 ROC指標有時也會與價格出現趨勢背離。以圖為例,兩條虛線箭頭標示出成交量動能指標的峰位持續下行,而價格峰位卻不斷走高。這預示著價格可能會大幅走軟.觀察走勢圖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成交量擺蕩指標 成交量擺蕩指標是以動能形式來體現成交量的一種方法。成交量擺蕩指標的計算方法是用成交量的短期移動平均值除以長期移動平均值,再根據得到的結果繪制擺蕩指標,如下圖所示。得到的擺蕩指標圍繞均衡線上下波動。當兩條移動均線相交時,擺蕩指標的讀數位于均衡水平。當短期移動均線(圖中為10日移動均線)位于長期移動均線(25日移動均線)之上時,擺蕩指標的讀數為正,反之亦然。 成交量擺蕩指標在闡釋上的主要有以下幾大主要原則:
能量潮指標(OBV指標) 能量潮指標(on-balance volume,OBV)通常表現為一條連續的、不斷演進的曲線。曲線的初始值是隨機選取的,曲線的上升與下降則取決于價格的走勢。若價格上漲,則將當日成交量累加至前一日的總值基礎之上;若價格下跌,則從前一日的總值中減去當日成交量。如果采用日線圖,成交量單位應該根據棒線的時間跨度加減;如果采用周線圖,成交量的單位就應該按周進行計算,依此類推。因此,OBV指標能大體刻畫市場的買壓與賣壓,并成為一種廣為使用的指標。可以將OBV指標與價格曲線進行比較,并結合背離、趨勢線突破、價格形態及移動均線穿越等技術判斷走勢的強弱。OBV曲線與價格曲線同時突破趨勢線可以發出較為精準的信號。 二.成交量的陷阱 在股市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股市中什么都可以騙人,唯有量是真實的。然而,許多主力不但經常利用操縱股價來騙人,同時也常常利用成交量來騙人,設置陷阱。一般來講,常見的成交量陷阱有以下幾個: 1.對倒放量拉升,這是盤中經常可以看到的盤口現象。主力利用人們的“量增價升”慣性思維,在拉升股價時采取不斷地大手筆對敲,制造大成交量現象,顯示買盤實力強勁,以吸引場外跟風盤進入,達到趁機出貨的目的。 2.借利好放量大漲。一般當個股在公布中報、年報業績優異之時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有題材出現之前,主力一般都能提前掌握各種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價,一旦利好兌現,當人們紛紛看好買進的時候,趁機減倉或出貨,誘騙投資者上當。一般而言,投資者在注意成交量變化的同時,應該多注意成交金額的變化,觀察成交金額的變化,比觀察成交手數更具意義,因為成交手數并未反映股價漲跌后所應支出的實際金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