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信好。 一起嘮個嗑吧。電視機的黃金檔也要臨近尾聲了,有人也許剛掛上電話,嘮叨過一些每日重復的話。抱歉,我們在這個時候寫信給你們。 這是一封家信,來自79位你們的兒女輩。他們在天南海北,操著不同語言,做著不同的事情,年齡不一,身材樣貌各異,但在這個時代里,他們統一被冠上了一個名字:創業者。很好奇,你們如何看待這個今天很時髦的詞。上周有兩天,我們向你們的兒女拋出了我們的好奇心: 如果你是創業者,你如何向自己的父母解釋你正在做的事情,他們又是如何回應的? 我們收到了一百多條回復,從中挑選了79個故事。故事里的人,有的人正在二十郎當歲,正在年富力強的時候,有的人已經有了妻兒,在四十歲的年紀剛從國企辭職。有的人拿到了一筆投資,面臨著一堆幸福的問題,有的人正奔跑在見投資人的路上。有的人剛剛開始,有的人受了點傷。關于他們的故事,有些大概你們還不知道,正如在我們的調查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創業者沒有告訴父母創業這件事。也許,孩子們總想著成功后,再跟你們分享喜悅。 有人說,這是一個父輩與子輩代溝巨大的時代,人與人難于相見,人與人無法理解,親人們在朋友圈里像個陌生人。我們無法用這79份問答為這個宏大的問題提供答案。僅從這些故事里,我們能夠讀出的是,每一個回答者的真誠,以及每一份真誠背后令人觸動的家庭故事。 一位創業者在回答中這樣說:當我把創業的事情告訴我的父親,我的父親說,傾家蕩產,大力支持;我的母親說,如果失敗,就回家來。有的創業者的父母沒有太多文化,他們跟孩子說,好好干,別違法就好。其實我們知道,他們想說的是,家里人惦記你們。大多數的父母總是嘮叨,說著早點結婚,買個房子,有個溫馨的家,平常多吃點。 你看,沒什么大不了的話。如日常飲水,它每天都流過我們的生活,流過我們的喉嚨。也就是這些東西,可能構筑了創業者這一個時代群體工作之外的生活景貌。我們有幸收集到這79個故事,有幸了解到關于創業與家庭的一管之豹,有幸看到了后面79個家庭中的父母,也就是你們。 你們正逐漸老去,這并不是落伍與過時,你們正是這時代的基石。請允許我們代表這79個創業者,向你們問個好。 我們挑選了其中一部分回復,送給你們。 1 父親去世了,母親很理解我,也一直幫我承受家里其他親戚的質疑。失敗的時候特別覺得對不起媽媽,現在積累了兩年,重新開始創業。媽媽還是支持,希望這次能成功,讓媽媽過上好日子。我今年28歲。 2 我瞞著父母干了一年說讀研,一年后賺了10萬給他們說:我沒讀書,做生意賺了10萬。然后他們說:好吧,那做吧。 3 暫未解釋,也未告知父母,不管怎么解釋,父母總會擔心辭職創業不穩定,不想讓他們在這事情上太擔心。如果父母太擔心,就會操心,一是對老人家身心健康不好,二是必然會經常打電話來勸自己,會分散自己創業起步時的精力,來應付他們的操心,所以選擇暫不告知。但是在時機成熟時還是要告知的,至于什么時候算時機成熟,還暫未想好,但是如果失敗了,就不會告訴他們了。 4 我在創業,我希望把一位畫家的藝術館開遍全國,而他是我的父親,所以父母一定支持,只是我不會做生意,這也許只能是個想法,但他確實有實力,相信我! 這是答者父親的畫。祝心想事成。 5 我33歲,我在做讓父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的事情。父母希望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孩子,希望我的生活好。我還年輕,現在有一個好機會擺在我面前,如果我有資金就可以賺到錢,就可以嫁到別墅區。如果我賺不到錢,只能嫁給普通人。 答者是一位在園林工程公司供職的女生,她的工作是承接別墅裝修。我們愿你實現夢想。 6 我告訴他們,我在給他們創建養老基金。 7 關于我創業這件事,最初家里強烈反對,因為爸媽覺得月收入5W+已經很不錯了,干幾年買房買車娶個老婆,讓他們趕緊抱孫子,他們也可以安度晚年享清福了。可是我沒有忘記埋藏內心的信念。終于還是走上創業之路。一次次的失敗和被數十家投資機構的拒絕,讓自己不僅花光了積蓄,還落得滿身疲憊和心酸,眼睛熬夜也睜不開。 8 我28歲,我不敢告訴父母創業,他們眼中的孩子永遠長不大。曾經選擇做銷售,他們已經很擔心了,何況現在?只是記住,無條件對你好的人,永遠只有家人。父母最常嘮叨的是,黑眼圈很重,怎么總在外面吃飯,是不是胖了? 9 老媽不懂,但一直相信我做的事情是對的!職業生涯一直保持激情和創新,老婆相信我創業能有機會!可是,遇到了資本寒流,項目架構太大,研發成本太高,聯合創始人都是80后,面臨巨大生活壓力,大家都好難。我是84年的老鼠,爸爸已離世8年,爸媽最常嘮叨的就是,吃好穿好別太累。爸爸去世后,我一直有2-3天給老媽打一個電話的習慣,媽說你工作忙,不用打這么勤,一個星期打一次就好。偶爾忙忘記了,老媽會打給我,我知道,每次通話她就開始盼下一次了。 10 我剛給母親寫完這樣一封信,效果還不錯,沒有解釋我在做什么。分析即使失敗的得失,并承諾三年時間,如果還沒起色,就安心找份工作。 11 因為不是第一次創業。父母看得到我的努力,早已了解是無法阻止。于是成為我最堅強的后盾,消除我一切的顧慮,打點一切生活瑣事。爸爸說:你去創吧,失敗了還有我呢! 12 我父母生活在農村,沒什么文化,也很傳統,對新生事物沒啥感覺,更不用提懂不懂了。尤其我們插足的互聯網領域作為新興行業相對傳統行業而言,其間有不小的理解鴻溝,而我們又在探索最新的模式和空白領域,所以真的很難跟他們溝通。我是碩士畢業,他們想我這個學歷也可以,一心想讓我考公務員。2013年10月,我有幸在杭州見到了馬云,握了手并收到了鼓勵的話。我拿這事跟二老講,二老經常看新聞也大概知道點馬云的故事,對我和我所從事的事業有一些改觀。 13 我在做智能機器人創業項目,我這樣對父母解釋:爸,媽,我在給你的四個孫子創造一個機器人小伙伴,也就是你們的第五個孫子。放心吧,TA也會掙錢,孝順你們。 14 今天凌晨一點才從辦公室回家,一推開門老爸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問:你怎么才回來?我說在辦公室加班,明天上午要參加南京市青年創意創業大賽,在做PPT,下午還要參加省委組織部的大學生村官創業座談會,對接金融支持。聽完老爸“噢”了一聲,回房間繼續陪他孫子了,感覺他沒聽懂。父親是一個寡言的人,他給我的父愛是安靜的,真心如此。 15 我五十歲的媽媽只有小學二年級文化,住在農村,對我們在外的生活知之甚少。本月初,媽媽來電問我家里的新房打算怎么建,爸爸患腦溢血后已不能勞動了,她一個人建不了房子。我說,我們兄弟倆搞了一個發明,在找投資人,如果過年前有人給我們投資,房子就承包給人建,如果暫時沒人給我們投資,我就先回來建房。雖然自己動手省些錢,但是我們兄弟打工十來年至今也才三四千的月薪,如今才發現我們有這一長項并且做出了東西,我們就應該優先做。 媽媽說:“你們搞創新當然好啊……”。 我很驚訝,從媽媽嘴里居然說出了當下流行的‘創新’一詞,當然,對于我的想法,媽媽表示出的是支持。 16 我在做一個前景不錯的生意,市場挺好,現在要投入點精力和資金,不過很快就能實現收益。父母平常會跟我說:現在生意不好做,要小心騙子。然后每隔一個月日常詢問:生意怎么樣,能賺錢嗎?然后再把第一段話重復一遍。 17 創業很辛苦,放棄了很多,家人也不理解,可憐了我妻子,一直默默支持我,就為了圓我想做件自己事的夢。父母不理解,你為什么放棄大公司60w的年薪,在自己40歲的時候來創業。很感謝支持我的人,也很感謝自己,在開始到現在4個月了,估值估了3000w,給我的所有投資人有了一個交代,自己體驗了創業和大公司的不同。 18 我今年24年,我父母是農民,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與他們談論創業,我會用最簡單、最樸實的語言和他們解釋。他們會讓我好好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會給我壓力。感覺父母好辛苦,他們總是和我說吃點虧好,做人不要太奸,努力工作。我希望自己十年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要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 19 我們家人根本不知道我做的事情,都是本本分分老農民,對于互聯網這個玩意根本不了解。經常嘮叨的一句話就是:趕緊找個人結婚生子。十年后,我想我們公司應該是上市公司了。 20 我從大一開始創業,現在畢業已經兩年多了,很幸運我們的公司走過了六年。記得上大學那會,每天都會算今天賺了多少,每當超過了千元,就會給家里打電話:“媽,猜我今天賺了多少?”“爸,猜我今天賺了多少?”以至于后面我爸和我開玩笑,一接到我的電話,就笑嘻嘻的問我:“說吧,今天又賺了多少?”他們早已摸透了我分享那份激動與喜悅的方式。也不得不承認,那時對于一個學生來說,能靠自己賺的每一分錢都會感到興奮與驕傲。而不管那時我是如何激動地向母親分享我的喜悅,母親在聽完我說之后,永遠要強調的一件事情,就是:“一定把飯吃好,把自己身體照顧好。”直到現在,十次給母親打電話,九次要聽她嘮叨這件事。 來源:洪泰基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