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有三層意思:指威勢和德政,刑罰和恩賞及以德行莊嚴的威信,令人畏敬和威力與功德。 佛學常見詞匯 【威德】可畏為威,可愛為德。 2、以德行莊嚴的威信,令人畏敬。 《辭海》有威信條曰:“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至是,聞秦王威德,悉來納降。王翦收其輿圖戶口,飛報秦王;并定豫章之地,立九江、會稽二郡。”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尼堪外蘭婉言謝罪,并云:‘前未知古埒城主,與主子有親,故敢冒犯,今聞主子遠道馳救,方識有婚姻關系;現已向明李總兵前,盛說主子威德及人,不宜與敵,李總兵已愿退兵,若主子再令古埒城主,向明廷歲獻方物,李總兵且當上表明廷,請給主子封爵,管領建州。’” 威令人畏,德令人敬。 3、威力與功德。 佛經中云:“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也就是說大威德金剛的“威”表現在以兇暴威猛之力,懾伏一切惡鬼魔障;“德”表現為以智慧力摧破煩惱業障,使眾生從無明業惑中解脫出來,故曰大威德金剛。
1、指威勢和德政,刑罰和恩賞。 佛學常見詞匯 【威德】可畏為威,可愛為德。 2、以德行莊嚴的威信,令人畏敬。 《辭海》有威信條曰:“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至是,聞秦王威德,悉來納降。王翦收其輿圖戶口,飛報秦王;并定豫章之地,立九江、會稽二郡。”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尼堪外蘭婉言謝罪,并云:‘前未知古埒城主,與主子有親,故敢冒犯,今聞主子遠道馳救,方識有婚姻關系;現已向明李總兵前,盛說主子威德及人,不宜與敵,李總兵已愿退兵,若主子再令古埒城主,向明廷歲獻方物,李總兵且當上表明廷,請給主子封爵,管領建州。’” 威令人畏,德令人敬。 3、威力與功德。 佛經中云:“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也就是說大威德金剛的“威”表現在以兇暴威猛之力,懾伏一切惡鬼魔障;“德”表現為以智慧力摧破煩惱業障,使眾生從無明業惑中解脫出來,故曰大威德金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