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是一個優秀的中國傳統保健功法。八段錦形成于12世紀,后在歷代流傳中形成許多練法和風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動作簡單易行,功效顯著。 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動作舒展優美,如錦緞般優美、柔順,又因為功法共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整套動作柔和連綿,滑利流暢;有松有緊,動靜相兼;氣機流暢,骨正筋柔。 第一段:雙手托天理三焦。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松垂于身側,然后徐徐自左右兩側上舉至頭頂,兩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狀。同時順勢踮起兩腳跟,再將兩臂放下復原,同時兩腳跟輕輕著地。 第二段:左右開弓似射雕。直立,身體微微下蹲作騎馬式。兩臂在胸前交叉。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 拳,食指中指翹起向上,成劍指狀。接著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頭隨而左轉, 眼看左手劍指。同時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狀。動作復原后左右互換。 第三段:調理脾胃須單舉。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掌上舉,五指并緊。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自己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動作復原后,兩手交替反復進行。 第四段:五勞七傷向后瞧。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 。兩手掌心緊貼腿旁,然后頭慢慢左顧右盼向后觀望。 第五段:搖頭擺尾去心火。兩足分開,相距約3個足底的長度,屈膝半蹲成騎馬勢。兩手張開,虎口向內,扶住大腿前部。頭部及上體前俯。然后作圓環轉腰,轉動數圈后再反方向轉腰。在轉腰的同時,適當擺動臀部。 第六段:兩手攀足固腎腰。直立,并足,兩膝伸直、上身前俯,以兩手攀握兩足趾 ,頭略昂起。然后恢復直立姿勢,同時兩手握拳。并抵在腰椎兩側,上身緩緩后仰。再恢復直立姿勢。 第七段:攥拳怒目增氣力。兩腿分開成騎馬勢,兩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左拳向前方緩緩擊出手臂伸直,拳心向 下。兩眼睜大,向前虎視。然后收回左拳,如法擊出右拳,左右交替進行。 第八段:背后七顛百病消。直立,并足。兩掌緊貼腿側,兩膝伸直,足跟并攏提起,離地數寸,同時昂首,作全身提舉勢。然后足跟輕輕著地復原。 八式集合,小伙伴們轉起來學起來。 八段錦這么強大!那么,問題來了:八段錦在什么時候練習比較合適,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練的呢? 答案是:最好在上午練,就是早上起床的時候,空氣非常清新,或者也可以配合自己時間來練,晚上也沒有問題,但最不要吃飽飯的時候練,吃了飯最好隔一兩個小時后再練,因為有很多彎腰的動作會影響我們的脾胃的,不適合練習的人群是生病期間,或者是高血壓急性期,糖尿病急性期,病情還沒有穩定的時候不合適,但等穩定下來也可以練一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