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神經外科亞專科臨床科研PI制的試行方案(征求意見稿) 一.目的與目標:適應總醫院“國際一流研究型醫院”的總要求,加強學科發展的競爭力和活力,推動學科創新發展,爭取2017年通過“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評審。 二.神經外科臨床科研項目(討論草案,可增減): 1..功能神經外科疾病與軍事腦計劃(腦網絡和腦機接口研究) 2.額顳葉腦腫瘤與高級腦功能網絡改變,靜息態與腦高級功能區定位 3.腦膠質瘤與分子病理學研究 4.拉曼(RAMAN)光譜探測腦膠質瘤的臨床轉化研究 5術中磁共振技術輔助精準醫療的深入研究(腦高級功能網絡傳導束的追蹤?) 6.復雜顱頸交界畸形的生物力學和個體化治療 7.其他各類腦腫瘤的基因突變與生物學特性 8.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新技術和基礎研究 9.顱底腫瘤治療策略和入路的探討 10.神經管發育缺陷手術技術改進及基因分析 11.介入與復合手術 12.內鏡技術的擴大應用 13.腦出血的微創治療 14.神經外科重癥醫療的新理念 15.顱腦戰創傷救治前移體系建立 16.垂體瘤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17.腦血管融通術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18.特殊疾病的新療法(DBS治療AD等,必須是已經通過倫理) 19.射波刀的臨床應用 20.chiari畸形手術方式與效果前瞻多中心臨床研究 三.PI(項目負責人)的確定 1.資格:本科各類工作人員,主治醫師以上職稱,包括正在辦理調進手續者.自由競聘,用PPT在科內報告,每人10分鐘。 2.競聘述職內容: a,詳細逐一介紹本人已發表的SCI論文,包括是否自己撰寫?研究生撰寫?(如無SCI論文,選其他1-2篇論文) b,介紹擬負責項目國內國外最新研究動態的調研結果(非常關鍵) c,針對本項目研究方向,在 今后兩年內,能夠完成哪些具體題目(必須要具體),希望哪幾人參與?如何收集臨床資料等。 四.PI的權利與職責 1.權利:對可納入研究組的病人,PI 有優先收治權,資料收集權(同時也是職責)。 2.職責: a,項目組兩年內以本科室為單位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接收錄用)SCIl論文數目不少于平均每人1篇,且每篇只對一位作者有效。(例如:某課題組有本科人員3名,2017年底需提交不重復的sci論文3篇) b,兩年內組織不少于1次國內研討會,或參與1次重大國際研討會發言。需提供相關文字圖片證明材料。 c,課題組至少有一項專利或專著(可為數萬字的單病種專著、教學光盤),寫作任務不能加派至其他項目組人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