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雨季來臨,他們彼此警惕,盡量保持清醒,以免在睡著時體溫降低過多而死亡。他們在森林中的藏身之地很干凈,墻上掛著“把戰爭進行到底”的標語,還有刻在香蕉葉上的天皇肖像。 1945年10月,他們看到了美國人發的傳單,上面寫道:“8月14日日本已經投降。趕快下山投降 !”小野田當時將信將疑。忽然聽到不遠處有槍聲,于是認定戰爭沒有結束,傳單在騙人。 1949年,赤津受不了絕望的環境,終于投降。剩下的三人仍負隅頑抗。 此后,他們親人的家書與日本當時的報紙,不斷在山林里出現,希望他們三人念及家人,結束作戰。然而,他們估算這又是敵軍瓦解他們意志的策略。甚至, 當小野田的親兄弟來到這個島嶼,拿著麥克風對他喊話時,他依然固執地認為,這不過是美軍用像他兄弟的聲音來誘捕他。 1954年5月,島田在一次沖突中戰死。10天之后,新的傳單出現。搜索隊拿著麥克風在山里到處大聲地喊話:“小野田,小冢,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他們始終不予理睬。 游擊戰讓他們養成一種事事懷疑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他們深信日本人不會認輸,他們堅信日本人會回來。因為小野田的上司是這么說的。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日本建起了成片的摩天大樓,而小野田和小冢卻一直活在1944年,繼續在盧邦島為天皇而戰。他們每個月都要襲擊一次軍車,槍殺司機。 1965年,他們偷竊到一臺收音機,聽到了新聞里關于國際關系的報道,中國與日本已經不是敵對的國家。然而,他們始終不肯承認世界的改變。他們依然槍殺農民,燒毀稻谷。 1972年10月,小野田在附近村莊埋設了最后一枚地雷,因為生銹,地雷沒有爆炸。所以他只好同小冢一起襲擊巡邏隊。在這次行動中,小冢中槍斃命。 日本投降27年后,日本士兵的死亡引起了東京的高度重視。日本馬上派人到緬甸、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尋找藏在森林中的日軍士兵。山里的傳單更多了,除了報紙、雜志,還有小冢在日本的喪禮的消息。但小野田始終固執地拒絕真相。 1974年2月20日,他在山里偶然遇到日本探險家鈴木紀夫(他探險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小野田)。他們展開了對話。小野田說,如果要我撤退,必須有我隊長的命令,否則免談。鈴木承諾,他會帶著他的隊長的命令歸來。 鈴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小野田的老上司谷田義美。原來谷田義美已經改名從商了。鈴木同谷田義美來到了盧邦島叢林中約定的地方。1974年3月9日,小野田發現一張鈴木的字條,說他的指揮官谷田義美少佐已經來到當地, 并且附上一份完整的撤退命令的影本。兩天之后,小野田越過整個山頭,來到指定的地點。少佐一聲令下,這位干瘦的少尉小野田寬郎就地投降。小野田在 30 年的戰斗中共打死打傷了 130 名菲律賓士兵和警察。但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赦免了他的罪行,放他歸國。 30年之后,小野田終于回到了日本,所到之處,受到熱烈的歡迎,他成了日本精神的“英雄”。很快,他的自傳成了暢銷書,書名是《絕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戰爭》。他參加了許多活動,為軍國主義招魂。 但他仍然沒有辦法適應日本的生活,洗衣機等家用電器令他害怕,而噴氣式飛機和電視機則把他嚇得心驚肉跳。1975 年,他在巴西的森林中買了一個大牧場并在那里定居。 1996年5月,他又回到了盧邦島。幾乎所有的當地人都不肯原諒這個殺死了他們親人的“惡魔”。當小野田被問到如何看待上百個受傷與至少30個死亡的無辜農民與破碎的家庭,他仍然面無愧色,死不悔改。軍國主義流毒早已侵入到他的骨髓,他已經喪失了分辨善惡是非的能力。其實,他又何嘗不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