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 ( Data Carrier Detect 數據載波檢測) DTR(Data Terminal Ready,數據終端準備好) DSR(Data Set Ready 數據準備好) RTS( Request To Send 請求發送) CTS(Clear To Send 清除發送) 在這五個控制信號中,DTR和RTS是DTE設備(數據終端設備,在實際應用中就是路由器)發出的,DSR、CTS和DCD是DCE設備(數據電路終結設備,在實際中就是各種基帶MODEM)發出的。 這五個控制信號的協商機制如下: 1、在路由器的串口沒有配置流控命令的情況下,只要一上電,DTR和RTS就會被置成有效(即只要一加電這兩個狀態就UP,不管串口有沒有接電纜),當路由器檢測到對端送過來的DSR、CTS和DCD三個信號時,串口的物理狀態就上報UP(任何一個物理信號無效都不會報UP,或者說,這三個信號中只要有一個為DOWN,路由器串口的物理狀態就處于DOWN的狀態)。 另外,如果在路由器的串口上配置了NO DETECT DSR-DTR命令,DTE側(路由器)就不會檢測對端是否送過來DSR和CTS信號,只要檢測到DCD信號,物理層就報UP。 2、如果在路由器的串口上配置了流控命令(具體命令為flowcontrol auto),RTS和CTS兩個信號就會用于流量控制(路由器串口和基帶Modem之間的數據發送、接收流控)。當出現數據處理不及時的情況,這兩個控制信號就可能處于DOWN的狀態。 DCD :載波檢測。主要用于Modem通知計算機其處于在線狀態,即Modem檢測到撥號音, 處于在線狀態。
以上信號的標注是從DTE設備的角度出發的,TD、DTR和RTS信號是由DTE產生的,RD、DSR、CTS、DCD和RI 信號是由DCE產生的。接地信號是所有連接都公共的,在Yost的標準中接地信號外部有兩個管腳事實上是同一個信號。如果兩個通信設備的距離相差的很遠或 者是有兩個不同的供電系統供電,那么地信號在兩個設備間會不一樣,從而導致通信失敗,跟蹤描述這樣的情形是很困難的。以下是以DCE設備的角度標注的信號電纜 由于RS-232實現中的各種不同和矛盾,要決定使用哪個合適的電纜來連接兩個通信設備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用同一種類型的連接器來連接DCE和DTE 設備需要直接的電纜還要有合適的終點。凹凸轉換器被用于電纜和連接器間解決性別失配問題。用不同連接器來連接設備需要根據上表,用不同的電纜來連接相應的 管腳。電纜一端9管腳,另一端25管腳是很普通的,生產以RJ-45型為連接器的設備廠家通常都會提供DB-25 或者DB-9型接頭的電纜(有時候則是接頭可交換的電纜,可供多種設備工作)。連接兩個DTE設備需要一個虛擬調制解調器來充當DCE交換相應的信號 (TD-RD, DTR-DSR, and RTS-CTS)。這個可以由單獨的設備加上兩根電纜或者用一根電纜來完成。Yost標準里虛擬調制解調器是一個全反線,它把一個端口的1到8號管腳翻轉 和另一個端口的8到1號管腳相連接(不要和以太網的反絞線混淆,以太網反絞線接線是非常不同的)。 為了配置和診斷RS-232電纜,可以采用配線分接器。配線分接器有凹凸RS-232連接器,可以內嵌式的連接線路,而且提供對應每個管腳的顯示燈,還可以各種配置方式連接管腳。 RS-232電纜和很多連接器都可以在電子產品的商店找到-,電纜可能是3到25個管腳的,典型應用的是4到6個管腳的。平RJ(電話線類型)電纜可以和專門的RJ-RS-232連接器一起使用,后者是最容易配置的連接器。 雙向接口能夠只需要3根線制作是因為RS-232的所有信號都共享一個公共接地。非平衡電路使得RS-232非常的容易受兩設備間基點電壓偏移的影響。對 于信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RS-232也只有相對較差的控制能力,很容易發生串話的問題。RS-232被推薦在短距離(15m以內)間通信。由于非對稱電 路的關系,RS-232接口電纜通常不是由雙絞線制作的。 有些設備也需要“握手”協議,例如,20號管腳一般用于指示“設備就緒”。管腳也可是跳過的或者從連接器接回。例如設備A的一個管腳發送信號詢問對方“你準備好了嗎?” 假如設備B沒有發送這樣的指示信號。公共的握手管腳為20、8、4和6。 設置 串行通信在軟件設置里需要做多項設置,最常見的設置包括波特率、奇偶校驗和停止位。 波特率是指從一設備發到另一設備的波特率,即每秒鐘多少比特bits per second (bit/s)。典型的波特率是300, 1200, 2400, 9600, 19200等bit/s。一般通信兩端設備都要設為相同的波特率,但有些設備也可以設置為自動檢測波特率。 奇偶校驗Parity是用來驗證數據的正確性。奇偶校驗一般不用,如果使用,那么既可以做奇校驗也可以做偶校驗。奇偶校驗是通過修改每一發送字節(也可以 限制發送的字節)來工作的。如果不作奇偶校驗,那么數據是不會被改變的。在偶校驗中,因為奇偶校驗位會被相應的置1或0(一般是最高位或最低位),所以數 據會被改變以使得所有傳送的數位(含字符的各數位和校驗位)中“1”的個數為偶數;在奇校驗中,所有傳送的數位(含字符的各數位和校驗位)中“1”的個數 為奇數。奇偶校驗可以用于接受方檢查傳輸是否發送生錯誤——如果某一字節中“1”的個數發生了錯誤,那么這個字節在傳輸中一定有錯誤發生。如果奇偶校驗是 正確的,那么要么沒有發生錯誤要么發生了偶數個的錯誤。 停止位是在每個字節傳輸之后發送的,它用來幫助接受信號方硬件重同步。 在串行通信軟件設置中D/P/S是常規的符號表示。8/N/1(非常普遍)表明8bit數據,沒有奇偶校驗,1bit停止位。數據位可以設置為7、8或者 9,奇偶校驗位可以設置為無(N)、奇(O)或者偶(E),奇偶校驗位可以使用數據中的比特位,所以8/E/1就表示一共8位數據位,其中一位用來做奇偶 校驗位。停止位可以是1、1.5或者2位的(1.5是用在波特率為60wpm的電傳打字機上的)。 當需要發送握手信號或數據完整性檢測時需要制定其他設置。公用的組合有RTS/CTS, DTR/DSR或者XON/XOFF(實際中不使用連接器管腳而在數據流內插入特殊字符)。 接受方把XON/XOFF信號發給發送方來控制發送方何時發送數據,這些信號是與發送數據的傳輸方向相反的。XON信號告訴發送方接受方準備好接受更多的 數據,XOFF信號告訴發送方停止發送數據直到知道接受方再次準備好。XON/XOFF一般不贊成使用,推薦用RTS/CTS控制流來代替它們。 XON/XOFF是一種工作在終端間的帶內方法,但是必須兩端都支持這個協議,而且在突然啟動的時候會有混淆的可能。 XON/XOFF可以工作于3線的接口。RTS/CTS最初是設計為電傳打字機和調制解調器半雙工協作通信的,每次它只能一方調制解調器發送數據。終端必須發送請求發送信號然后等到調制解調器回應清除發送信號。盡管RTS/CTS是通過硬件達到握手,但它有自己的優勢。 ASR(Automatic Send Receive)電傳打字機有一個紙帶讀卡機。當讀卡機讀數據的時候字符被發送出去。ASR電傳打字機里收到一個XOFF字符就關掉紙帶讀卡機收到一個 XON字符就啟動紙帶讀卡機。當遠端系統有必要降低發送放的速率時就發出XOFF。在原始的系統中,消息要用紙帶事先準備好,那樣傳送的時間才能被縮短。 那時的帶寬非常有限并且昂貴,有時候傳輸不得不推遲到晚上進行,這也正推動了簡明電報表達的發展。在有些早期的小型機中,ASR紙帶讀卡機和紙帶穿孔器也 是唯一的恢復程序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