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只因一支抗日義勇軍隊伍在中秋夜晚路經平頂山村、攻打日軍把持的撫順炭礦,日本侵略者決意屠村,以鎮壓東北民眾的抗日烈火,我三千余名無辜同胞,不分男女老幼,被殘忍殺害。
6月6日,觀眾在平頂山慘案紀念館內參觀。
本文摘自:《中老年時報》2015年09月18日01版,作者:佚名,原題為:《半塊月餅記錄日軍“三光”政策惡行起點》
很難辨認,眼前這塊燒成黑炭的半圓形物件,是中國人最深愛的中秋食物。八十三年過去,它以這樣一種墨染般的凝重,記錄下當年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
1932年9月16日,農歷八月十六,日本關東軍鐵蹄統治下的遼寧撫順平頂山村,百姓們還沉浸在中秋佳節的喜悅之中,渾然不知一場滅頂之災即將到來。
只因一支抗日義勇軍隊伍在中秋夜晚路經平頂山村、攻打日軍把持的撫順炭礦,日本侵略者決意屠村,以鎮壓東北民眾的抗日烈火,我三千余名無辜同胞,不分男女老幼,被殘忍殺害。
平頂山慘案紀念館的一個櫥窗內,燒焦的月餅上,還依稀能認出花模壓制的牡丹。
作為合家團圓的象征,月餅寄托了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渴望。但在八十三年前的那一個黑暗中午,法西斯惡魔擊碎了所有平頂山人的夢想。
可以想象這樣一幅場景:在被驅趕前往屠殺現場的途中,孩童的小手還捏著中秋之夜舍不得吃完的半塊月餅,當子彈射來的那一刻,月餅隨著生的希望,一起跌入塵埃。
專家認定,震驚中外的平頂山慘案是“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法西斯大規模集中屠殺平民百姓的起點,也是日軍“三光”政策的起點。
紀念館內,講解員向我們還原了日軍屠村的場景,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歷史:
上午十時許,二百多名日本軍警將平頂山村團團圍住,用“照相、演習、訓話、躲避胡子(土匪)”等謊言,將村民哄騙到村西南的一片草地。
12時40分許,魔鬼露出猙獰面孔,先是機槍掃射,接著逐個刺刀挑殺,三千余名無辜百姓蒙難。為了毀滅罪證,日軍次日用煤油焚尸,十幾天后放炮崩山,將尸首掩埋于山下。平頂山村從此絕滅!
在屠殺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殉難同胞遺骨館,展現在眼前的仿佛是一條枯骨之河。死去的人們交錯疊壓,許多尸骨嘴巴大張,扭曲掙扎,無疑在絕望慘叫的瞬間斃命。
一具女性遺骨俯身向下,她八十三年前尚未出生的嬰兒永遠留在了母親的腹中。
一具高大的男性遺骨,右臂前抬,左臂內收,左腿彎曲,右腿蹬地,奮力爬行的姿態定格在死亡的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