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 2009年第三版》。 時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輕癥)屬于中醫“時行感冒”范疇,兼具風邪及熱邪特征,亦可兼夾時氣為病,具有較強的染易性。本病是風熱疫邪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多表現為“衛氣營血”傳變規律。輕癥患者臨床上以“風熱犯衛”,“熱毒襲肺”兩證型多見,重癥及危重癥患者又可出現“氣營兩燔”、“毒熱內陷”,“內閉外脫”之證型。輕癥病例特點,病變多在衛氣,病程較短,病情較溫和;重癥及危重癥患者則可出現營分及血分癥狀,預后較差。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衛生部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 2010版》中輕癥診斷部分。 2.1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 2.1.1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即可診斷為疑似病例: (1)發病前7天內與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并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 密切接觸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的情況下,診治、照看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與患者共同生活;接觸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等。 (2)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甲型流感病毒檢測陽性,尚未進一步檢測病毒亞型。 對上述2種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檢查。 2.1.2臨床診斷病例。 僅限于以下情況作出臨床診斷: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發疫情中,未經實驗室確診的流感樣癥狀 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樣癥狀疾病時,可診斷為臨床診斷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發是指一個地區或單位短時間出現異常增多的流感樣病例,經實驗室檢測確認為 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臨床診斷病例可安排病原學檢查。 2.1.3確診病例。 出現流感樣臨床表現,同時有以下一種或幾種實驗室檢測結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2)分離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雙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異性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2.2重癥與危重癥病例 2.2.1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重癥病例。 (1)持續高熱>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 (3)神志改變: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 (4)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表現;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2.2.2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臟器功能不全; (4)出現其他需進行監護治療的嚴重臨床情況。 2.3 輕癥病例 除重癥及危重癥之外的臨床診斷及確診病例即為輕癥病例。 (二)證候診斷 1.風熱犯衛證:發病初期,發熱或未發熱,咽紅不適,輕咳少痰,無汗,舌質紅,苔薄或薄膩,脈浮數。 2.熱毒襲肺證:高熱,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飲,咽痛,目赤,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 二、治療方案 (一)一般治療: 休息,多飲水,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高熱病例可給予物理退熱治療。 (二)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1.風熱犯衛證 治法:疏風清熱 推薦方藥:銀花、連翹、桑葉、菊花、桔梗、牛蒡子、竹葉、蘆根、薄荷(后下)、生甘草。 中成藥:疏風清熱類中成藥如疏風解毒膠囊、銀翹解毒類、桑菊感冒類、雙黃連類口服制劑,藿香正氣類、葛根芩連類制劑等。 兒童可選兒童抗感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銀翹解毒顆粒、小兒感冒顆粒、小兒退熱顆粒等。 2.熱毒襲肺證 治法:清肺解毒 推薦方藥:炙麻黃、杏仁、生石膏(先煎)、知母、浙貝母、桔梗、黃芩、柴胡、生甘草。 中成藥:清肺解毒類如連花清瘟膠囊、銀黃類制劑、蓮花清熱類制劑等。兒童可選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口服液)、小兒咳喘靈顆粒(口服液)、羚羊角粉等沖服。 (三)其他療法:可根據患者病情,辨證使用針灸、推拿、刮痧等非藥物療法。 三、療效評價 痊愈:體溫正常3天,其他流感樣癥狀基本消失,臨床情況穩定。 好轉:體溫正常不足3天,流感癥狀有自覺改善,臨床情況穩定。 未愈:仍有發熱,流感癥狀改善不明顯,但臨床情況穩定,未轉為重癥或危重癥者。 加重:進展為重癥或危重癥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