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集007電影《幽靈黨》(Spectre)剛剛在國內公映,當年皮爾斯·布魯斯南的第一部007電影《黃金眼》(GoldenEye,1995)昨天也剛好年滿20歲。不管你們喜歡皮爾斯·布魯斯南還是丹尼爾·克雷格,我知道對于很多朋友來說,《黃金眼》都是他們最喜歡的邦德電影,或者說讓他們開始認識007。它確實經典,因為這一集準備的時間相當充裕。而布魯斯南今年已經63歲了,誰還記得上個月的今天,國內曾公映過他與米拉·喬沃維奇主演的新片《幸存者》(Survivor)?今天這篇文章的頭圖就是出自本片,國外也有熱心網友將之,以及去年的《諜影特工》(The November Man)與《幽靈黨》做了混剪,對布魯斯南再度披上間諜西裝主演《幽靈黨》來了一次意淫。 這支意淫短片,布魯斯南表示已經在他的iphone上看過了,他非常喜歡,認為這是對他的一種認可。他還表示,現在只有一位邦德,那就是丹尼爾·克雷格。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回到曾經那個錄像帶時代。先來說一說為什么《黃金眼》的拍攝工作會準備的十分充足: 1989年,第四代007扮演者提摩西·達爾頓主演的《殺人執照》(Licence to Kill,1989),票房成績十分不理想,續集前景堪憂。同年,澳大利亞廣播集團 (Qintex)收購了米高梅/聯美電影公司,后者面臨著與Pathé電影公司合并的命運,而EON公司的母公司丹喬(Danjaq)又將米高梅/聯美告上法庭,因為后者未經丹喬許可就準備授權Pathé在多國電視臺播放007電影。這些錯綜復雜的法律糾紛讓新片的拍攝擱置了數年。因為提摩西·達爾頓已簽約主演他的第三部007電影,所以新邦德電影的前期制作于1990年5月展開,故事腳本由制片人邁克爾·G·威爾遜和小阿方索·魯杰羅(Alfonso Ruggiero Jr.)合寫,情節將涉及納米技術。腳本標題為《奇異的拍賣》(The Property of a Lady),出自007短篇小說集《八爪女和黎明生機》(Octopussy and The Living Daylights,1966)其中一篇,電影《八爪女》(Octopussy,1983)中的部分情節也是改編自它。影片原計劃在香港開機,預期1991年或1992年上映,可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讓拍攝計劃無限擱置。 不過這個項目最終被改為《黃金眼》,這個片名是有一定意義的——1946年,007小說原作者伊恩·弗萊明從一個朋友那里得知牙買加海島奧卡貝莎島(Ocho Rios)一處依山傍水的荒地在出售,他以2800美元就價格購入,建起了一座凌駕于水上的草屋,起名“黃金眼”。而這個名字又是取自他在二戰時參加一次軍事行動(納粹入侵西班牙所制定的緊急預案)的代號。弗萊明更是在“黃金眼”創作了他的14本007系列小說。1976年,弗萊明逝世12年后,雷鬼巨星鮑勃·馬利購買了該地。之后,馬利又將該地產賣給了現任業主——港島唱片公司的創始人克里斯·布萊克威爾,后者現在開放此地為酒店和度假勝地。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電影《黃金眼》籌拍期間,007的創始制片人阿爾伯特·R·布洛柯里因病情惡化而退居二線,女兒芭芭拉·布洛柯里和繼子邁克爾·G·威爾遜接棒。米高梅曾希望請吳宇森來當導演,可他最終還是婉言謝絕。最后選定新西蘭導演馬丁·坎貝爾,坎貝爾也是后來《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2006)的導演。 從一開始,制片方就不想再用007電影的老牌編劇理查德·麥鮑姆。所以,《黃金眼》的劇本初稿由米歇爾·法蘭西完成,杰弗里·凱恩應邀擴充內容,他保留了法蘭西的大部分構思,添加了片頭序幕,而片尾高潮段落則出自另一名編劇布魯斯·費爾斯坦之手。這是一個完全原創的詹姆斯·邦德電影,不涉及任何伊恩·弗萊明的小說或短篇故事。當時的劇本也是完全按照提摩西·道爾頓的表演風格寫的,寫實的敘事匹配道爾頓的黑暗氣質。情節類似于《太空城》(Moonraker,1979)的小說(該小說和同名電影的內容其實并不一樣,電影只是借用了書名),一個傷痕累累的惡棍計劃利用超級武器摧毀倫敦,目的只是為了報復他在二戰時受到的創傷。劇本完成后,因為先行上映的詹姆斯·卡麥隆執導、阿諾·施瓦辛格主演的動作片《真實的謊言》(True Lies,1994)有部分情節與之相像,劇本又做出了調整和修改。考慮的導演人選包括約翰·蘭迪斯,特德·科切夫和約翰·拜盧姆。但當時詹姆斯·邦德的所有權問題引發了法律糾紛,而老編劇理查德·麥鮑姆又于1991年病逝,于是本片的拍攝被推遲數年。雖然提摩西·道爾頓已經簽約第三次(也有可能會有第四次)扮演007,但多年的等待令他失去耐心。1994年4月11日,在他拍攝《亂世佳人續集:斯嘉麗》(Scarlett,1994)時,正式宣布辭演007,這就為布魯斯南開啟了大門。過了沒多久,制片方隨即與布魯斯南簽了約,其實早在1985年羅杰·摩爾卸任后,他就曾被考慮出演1987年的《黎明生機》(The Living Daylights,1987),但由于他當時簽約了電視劇《斯蒂爾傳奇》(Remington Steele)而不得不放棄。這回,在確認布魯斯南演007前,候選的演員還包括連姆·尼森、梅爾·吉布森、山姆·尼爾、休·格蘭特和蘭伯特·威爾遜等。其中,吉布森是肖恩·康納利建議的,不過吉布森還是拒絕了邀請,原因是他正在拍《勇敢的心》(Braveheart)。拉爾夫·費因斯也曾參加過《黃金眼》的試鏡,而他萬萬沒想到多年以后他會接替朱迪·丹奇,扮演M。這也是朱迪·丹奇第一次扮演軍情六處的頭M — 片方將這個角色改為女性。據說,馬丁·坎貝爾早在1985年就曾建議過,讓扮演秘書錢班寧的洛伊絲·麥克斯韋(從1962年第一集一直演到1985年羅杰·摩爾最后一擊)演M。扮演大反派的肖恩·賓此前也曾參加過《黎明生機》007的試鏡,他也沒想到這次能演006。
電影公司正式將皮爾斯·布魯斯南介紹給新聞界是1994年6月8日倫敦的麗晶大酒店,皮爾斯蓄著大胡子,因為他第二天即將拍攝電影《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1997)。而《黃金眼》于1995年1月16日正式開機。
這支先行版預告片是皮爾斯·布魯斯南首次以007形象亮相, 1989年,柏林墻被推到;1991年,蘇聯解體。世界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作為冷戰結束后的首部007電影,很多人都認為邦德的時代也該結束了。不過制片方對影片充滿信心,《黃金眼》于1995年11月13日在紐約市著名的無線電城音樂廳首次公演。正式上映是11月17日,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這是繼《雷霆殺機》(A View to a Kill,1985)之后,第二次選擇在美國率先上映。11月21日,英國皇室首映在倫敦的萊斯特廣場國賓戲院舉辦。結果,影片獲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贏,它的全球票房最終攬獲3億5000萬美元,年度票房榜名列第四,成為當時繼《太空城》之后最賣座的007電影。布魯斯南后來又演出了三部007電影:《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1997)、《黑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1999)和《擇日而亡》(Die Another Day,2002)。現在已經成為一段回憶了。 《諜影特工》(2014) 《幸存者》(2015) 很多后來脫下間諜西裝的007詮釋者,后來也都再演過間諜片。現在再回過頭來看布魯斯南去年和今年在《諜影特工》和《幸存者》中的演出,不禁令人唏噓“時間是把殺豬刀”了。 |
|
來自: 真友書屋 > 《影視 戲劇 綜藝 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