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桑螵蛸補腎助陽、固精縮尿 桑螵蛸為螳螂的干燥卵鞘,以產于桑樹枝上者為佳而得名。性平,味咸甘,入肝、腎二經。 本品是補腎助陽、固精止遺、縮尿束帶的常用藥。《本經》謂其主治“傷中,疝瘕,~陰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閉腰痛”。《別錄》作了補充:“療男子虛損,五臟氣微,夢寐失精,遺溺。”適用于腎陽不足而致之遺尿、溲頻、虛性帶下及遺精、早泄、陽痿等癥。所以李時珍說:“桑螵蛸,肝、腎、命門藥也,古人盛用之。”至于《本經》“通五淋,利小便水道”。則系指腎氣不充而致者,腎陽得振,氣化則能出矣;故既能縮尿,又能通淋利水。 本品有補腎助陽之功,故陰虛有火或下焦濕熱而致之小溲短數,帶下黃稠及陽強夢遺者忌用。一般湯劑每日用10克,丸散約1~2克。 (1)遺尿 小兒因體秉贏弱,下元虛冷,脬氣不固,而需溫腎固攝。朱老常取本品配合縮泉丸(烏藥、益智仁、山藥),有較佳之療效。成人因腎陽虧虛,下元失固而致之遺尿失禁者,亦可配合仙靈脾、覆盆子、金櫻子、蜂房、益智仁等應用。 (2)陽痿 腎陽虧虛而致之陽痿,可取本品配合溫陽益腎、振痿固攝之品如熟地黃、仙靈脾、甘杞子、巴戟天、淡蓯蓉、蜂房等。 (3)遺精、虛勞盜汗 二者均需由陽虛而引起者始能用之;如系腎陰不充者,又當滋腎養陰,不可予此溫腎助陽之劑也。《外臺秘要》用桑螵蛸、白龍骨等分,研極細末,每服6克,1日2次,甚為合拍。 (4)腎虛腰痛 本品有溫腎助陽之功,故腎虛腰痛,配合補腎壯腰之品如熟地黃、補骨脂、淡蓯蓉、蜂房、鹿角霜、紫河車等,療效較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