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馬尚田 老馬價值觀,有腔調的財經雜談。 你存在銀行里的錢,真的是你的嗎? 上段時間,北京有位黃女士,當著銀行工作人員的面,誤把5萬元存到亡夫賬戶,不知道密碼,銀行拒絕返還。黃女士只好把銀行告上法庭。這并非個案。不少市民投訴過類似的問題——在武漢,一位老人去世前,沒來得及告訴銀行卡或存折密碼,一筆遺產多達200萬元,至今無法取出。 但今天我看到的案例,更特殊,自己的錢,拿著存款單也取不出來。廣州市海珠區(qū)有位66歲的湯奶奶,15年把錢5000塊錢存進銀行。15年后的今天,當她拿著存折到銀行取錢時,卻被告知,對不起,查不到存款信息,沒法取錢。 湯奶奶一聽就急了,我賣菜為生,15年前,省吃儉用攢了這筆錢,打算養(yǎng)老用的。存折也是你們銀行的,怎么就不給我取錢呢? 銀行答復是,由于存款時間太長,銀行內部系統(tǒng)又經過多次升級,目前確實查不到這筆存款信息。那接下來怎么辦?網點會將資料上傳給上級銀行查找。那什么時候能查到呢?不知道,要走流程。 這真是咄咄怪事!看到這個案例,我都替湯奶奶著急。銀行這是要賴賬嗎?怎么能查不到呢?我就此特意請教了知情人士的朋友,她是一位專業(yè)審計師,做過銀行的年報審計。 她對這事是這么看的: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叫“久懸?guī)簟保褪浅算y行自動結息之外,長期沒有存取款交易的賬戶 。現在,銀行一般都是系統(tǒng)按日自動計算利息,這種“久懸?guī)簟钡拇罅看鎸︺y行系統(tǒng)資源是個占用。所以,大部分銀行內部都有這樣的規(guī)定,“久懸?guī)簟钡竭_一定時間,就移出整個存款系統(tǒng),在銀行的其他科目中打包核算。 像湯奶奶這種15年沒有動的賬戶,可能已經被銀行作為“久懸?guī)簟币瞥鱿到y(tǒng)了,所以,銀行柜員沒有辦法在柜面系統(tǒng)查到相關信息。當然,真要查的話,是有辦法的,兩種:第一種,銀行恢復數據信息,在系統(tǒng)里查找;第二種,查找當時做這筆交易的銀行傳票。 儲戶把錢存在你銀行,有一天拿著銀行存折要求兌付時,你說找不到儲存信息,這合適嗎?我有三個問題想問問銀行:一是管理問題,二是契約問題,三是服務問題。 要說管理問題,你銀行系統(tǒng)怎么管理“久懸賬戶”是你的問題,對儲戶的存折,你首先必須認賬。2014年,在中國銀行徐州建國東路支行,發(fā)生這樣的事。一位82歲高齡的老奶奶前去領取存款,18年前的定活兩便存款,存單拿在手里,銀行工作人員卻告訴她“超過15年的存款單就不好承認了”,引起熱議。這不僅是不認賬的問題,簡直是公開耍流氓。 為什么這么說?這里有個契約問題。當儲戶在銀行里存了錢,銀行開具存款證明,就相當于雙方達成了契約。既然是契約,銀行就必須如約兌付款項。還有,既然是契約,雙方的責權利也應該是平等的。 換個角度,如果是儲戶欠銀行錢,你看銀行會怎么辦?是否會如此悠閑?別急,等消息吧。會嗎?有網友說,我外公當年不知道什么時候在信用社借錢10塊,后來外公去世多少年后,信用社照樣找到我姥姥叫還錢。——這是應該的,人死賬不能爛,也不能賴。銀行對于儲戶的存單,又何嘗不是如此。銀行一方,不能對儲戶要求嚴格得很,對自己要求寬松得很。 三是服務問題。銀行工作人員太不專業(yè),解釋做得蒼白無力。什么叫“存款時間太長”,“銀行內部系統(tǒng)又經過多次升級”,這能推卸你的責任嗎?能成為不兌付存單的理由嗎?對此,監(jiān)管層應該從制度層面加以改進,設置明確的處理時限規(guī)定。明明是銀行的責任,卻讓老人家干著急是不合情理的。不能利用信息不對稱,欺負人。 在此,我要說說去年那起事件的后續(xù)結果。在媒體曝光后,中國銀行江蘇徐州分行負責人主動上門向儲戶道歉,對儲戶存單進行兌付。他們承認,員工在客戶提出兌付存單的要求后,存在處理不及時、答復不規(guī)范等問題。 順便,我說一段歷史往事。晚清庚子事變期間,北京的山西票號遭受亂民洗劫,連賬簿都被付之一炬。沒有賬簿,票號便無法核算存款數目,也難以核對儲戶資料。但山西票號還是決定:只要儲戶拿著存折到票號,就可以立即兌現存款,不用核實賬目,也不管銀兩數目多少。 發(fā)展到今天,銀行業(yè)這么發(fā)達了,但某些銀行這誠信精神和服務意識怎么就沒有長進呢?(央廣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