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有的博士論文加起來也抵不上這一篇 ——愛因斯坦寫給諾獎委員會的信 1928年9月25日 而這個天才發現,則來自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 不知道現在的博士生,尤其是正在為博士畢業論文發愁的博士生看到下面這段話,心里會做何感想? “1924年我將我的博士論文提交給巴黎大學,在論文中我提出了關于波動力學的新思想。(導師)朗之萬將我的論文送給了愛因斯坦。稍后,1925年1月,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向柏林科學院遞交了一篇論文,在文中他強調了我的博士論文中的基本思想的重要性,進而演繹出許多推論。愛因斯坦的這篇論文引起了科學家們對我工作的注意,而在這之前我的工作鮮為人知?!?/span>
一篇博士畢業論文得到愛因斯坦的大力贊揚,不僅僅是罕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愛因斯坦對這篇論文的評語是:“天才的一筆”,“揭開了大幕的一角”。這些已經足夠讓這位年輕博士生激動的了。但是更激動的事還在后面,愛因斯坦親自提名他以這篇論文作為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并且在1929年,諾獎委員會將當年的物理學獎真的頒給了他一個人。他就是德布羅意,法國物理學家,波動力學的創始人,有史以來第一位憑借博士畢業論文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他的博士畢業論文是《量子理論的研究》(Recherches sur la théorie des quanta)。下面,我們簡單敘述一下他的生平和獲獎經歷。
路易·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1892—1987),法國公爵,德國親王,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名門望族,德布羅意家族是法國名門,先后產生了許多元帥、部長、大使,德布羅意的祖父雅各曾經擔任法國總理,是一位出色的歷史學家。小德布羅意早年鐘情于歷史和文學,曾打算將來主修歷史,繼承祖業。但是,在取得巴黎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后,他又專攻了一年法律,很快他又被科學哲學吸引,這使得哥哥莫里斯很擔心他會在事業上搖擺不定,一事無成?,F在看來,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在閱讀了龐加萊的著作后,德布羅意從科學哲學走上了物理學研究的道路,從此立志獻身科學,并與哥哥一樣成為著名科學家朗之萬的學生。一戰爆發后他應征入伍,被分派從事無線電技術工作。戰后回到巴黎大學,繼續攻讀物理學博士。他對當時正方興未艾的量子論很著迷,從相對論出發思考玻爾原子模型的問題,根據普朗克量子計算方程與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得出電子的內在頻率,從理論上證明電子運動時伴隨有相波,后人稱其為德布羅意波,其波長公式為:λ=h/mv
1924年11月,答辯時,包括朗之萬在內的四位委員都被震驚了,但是卻提不出任何理論上的反駁,答辯委員會主席佩蘭最后問道:“怎么用實驗證明這些波?”德布羅意胸有成足,回道:“用晶體對電子的衍射實驗可以?!闭撐墨@得一致通過,但是幾位委員并沒有完全認同的勇氣。朗之萬在簽署了通過評語后將論文副本寄了一份給愛因斯坦。隨后,正如開頭敘述的那樣,德布羅意不僅贏得了愛因斯坦的贊揚,而且憑借這篇論文獲得了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反觀我們當下的博士質量,每年產生大量的博士論文,卻沒有一篇具有世界級影響??梢院敛豢蜌獾卣f,當下的博士論文全部加起來也抵不上德布羅意一篇。近日屠呦呦以三無科學家的身份獲得諾獎,更讓人對我國博士培養質量和培養體系產生質疑:問題到底出在哪?
《中國博士發展狀況》 《中國博士質量報告》 轉載文章不代表學術中國立場 學術中國 合作微信:guozede1022 投稿郵箱:2328394040@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