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大D 主講人介紹:分子免疫學碩士,果殼研究院編輯,前性情主題站編輯,“一分鐘性教育”腳本作者 中國人談論性知識總是很保守,給小朋友講性知識更是讓很多家長不知從何講起。本期分享一下孩子性心理的發展和性教育方法的變遷,再談談具體教育的方式。前邊的部分主要是一些理論性的介紹,有助于我們理解該怎樣教育孩子,大概了解一下就成了。重點在后邊互相討論。 生理本能理論——心理動力理論——條件反射與社會學系理論——發展理論——當代社會加工理論 人的發展并不能夠在真空中進行,受到的是政治經濟文化關系等很多因素的影響。說明性的發展其實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我們一直且仍然在不斷地去認識。在孩子的性教育方面,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實蠻多的,不能簡簡單單地覺得孩子長大了就自然而然懂了,也不能簡單塞給學校老師了事。實際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性教育里至關重要的。 可能很多人會說了,成年人把經驗和知識傳授給青年人——半對。 互聯網現在這么發達,孩子隨手一搜滿網都是,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現在對于家長來說,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能找到對性相關的問題的應對方式,正確的應對方式來自于正確的三觀,正確的三觀來自從小的培養,所以不要覺得孩子還沒到年齡就先放著,到時候再說。并不是孩子剛出生其實就開始了性方面的探索。 一定要注意這五個原則: 首先,淡定。孩子對性的好奇是很自然地,偶爾有一些關于性的舉動都沒必要大驚小怪,否則弄不好會造成創傷。 然后,直面。孩子的這類問題,請一定直接面對,不可藏著掖著,不可你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什么的。 再來,規范。從小就使用專業的規范術語,有助于孩子了解事情的本質,而不帶一些負面的感情色彩。 然后就是:尊重。這個無需多解釋了,正經把孩子當做一個人,好奇的人,正常的人這樣。 親密。這個不光是性教育里的,很多育兒法都會特別強調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有了和孩子的親密關系和信任,你的話就會更有分量,效果更好。 首先是關于兒童性侵害的。這個是非常令人憤怒的行為,而且有時候離我們并不遠,更要命的是和我們的常識有時候不符。比如說,很多侵害小孩的其實是熟人,還有,很多被侵害的小孩其實是男孩……這都是會給小孩造成一輩子心理陰影的事情,不可不防不可不查。 主要的方法首先是加強安全教育,不和父母之外的人單獨待在一起之類,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強烈的信任關系,因為很多禽獸會讓小孩保守秘密。但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果足夠信任,孩子就會把發生的事情告訴父母,這樣就能及時干預。 再一個,我國比較容易忽視的,就是性別平等方面的教育,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艾瑪沃特森聯合國演講 He For She,非常感人。在育兒方面,我國的文化經常會時不時地流露出男性的優越感。這個是要注意的,家里有女孩的家長尤其要注意,要讓女孩子知道,她們能夠也應該去實現夢想,無關性別。 因為各家孩子情況 ,親子關系狀況不一樣,可能無法一概而論,不過有幾個原則是通的。 其一,好的回答不產生新的問題。比如孩子問精子卵子怎么碰到的,你答:做愛、老漢推車……孩子就得問后兩者什么意思,就尷尬了。 其二,最好問問孩子的動機。有可能孩子想的跟你想的根本不是一碼事,你跟那兒瞎緊張說孩子是不是有什么事兒了,孩子其實想的是洋娃娃能不能生出小娃娃這樣…… 有時候我有個感覺,孩子這方面有什么事兒,能及時跟家里溝通或者問意見其實也算是教育挺成功了。
家長A:孩子學校有住校生,有兩個男孩子,屬于五、六年級了。他們會告訴其他低年級孩子,說他倆相愛,以后要結婚。我兒子回來說,他們是同性戀。我家爸爸就訓孩子,說小孩子知道什么,胡說八道。我就問孩子,你怎么判斷的呢。他說,老師不在時,他們舉動很親密。他們說,反正他們也住校,老師和家長也不知道我說,那可能是真的。其實還是有點可憐,長期住校,爸媽的愛太少,他們才會和同學相愛,他們也挺孤獨的。兒子說,就是,不過,兩個男孩戀愛,真要結婚了,也不能有自己生的寶寶。我說,那你以后要找個愛你的女孩,好好對人家,人家才會愿意和你生寶寶。 (老師補充:這個倒是可以借機會讓孩子知道性傾向的多元吧,也沒什么,反正大了點兒可以講細點,小孩子就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好咯。) 家長B:剛才提到的小孩睡前會趴在床上自慰,我有時會很自然地說躺好來,別趴著。 家長C:感覺我們以前中學學都變味了,我就是在孩子小學一年級完成的(性教育),現在孩子什么都懂,但是就很單純。比如:他明白性關系是建立在爸爸媽媽相愛的基礎上,而亂性是不好的。 關于Big.D老師推薦的繪本、書及視頻引導,完整回顧請見【閱讀原文】 No.10 和孩子一起愛上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就像讀一本入門書籍,并不是要去記住所有的內容,也并不是期望通過一次參觀就能了解到所有的內容。帶著小朋友去博物館從中獲得體驗,了解感興趣的東西,從中產生疑問,然后去尋求解答,這也許才是參觀博物館的正確方式。 主講:朋朋哥哥 講師介紹:北京博物館學會志愿者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憶空間閱讀體驗館創始人 主題:和孩子一起愛上博物館 時間:11月26日(周四)14:00-15:30 參與方法: 1.入群請先加主頁菌微信,說明親子課家長(微信號:447593793),邀請您入群。 2.在11月26日14:00前,打開【果殼閱讀科學親子課堂】微信群,準備參與老師直播的線上分享就好啦。 3.我們歡迎家長將老師分享的內容,擴散到更多群里,如轉播請聯系主頁菌。 時間安排: 14:00-15:00 線上分享以老師主講,請在線的家長盡量不要打斷 15:00-15:30 回答家長提問 如有家長趕不上直播,果殼閱讀公眾微信會在次日推送分享全部內容。 每周四,線上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