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術實務 ---------------------------------------------------- 第十一章人民防空工程防火 一、單項選擇題 1.除人防工程和超高層建筑外,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時,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 )min。 A、15 B、20 C、30 D、40 2.人防工程火災疏散照明和火災備用照明可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其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 ) min。 A、20 B、30 C、60 D、90 3.人防工程室內凈高不超過6m時,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 )㎡。 A、400 B、500 C、1000 D、1500 4.人防工程柴油發電機的儲油間、蓄電池室等房間應采用( )型燈具。 A、防潮 B、防爆 C、耐高溫 D、密閉 5.人防工程中火災疏散照明的最低照度值不應低于( )。 A、0.5lx B、1lx C、51x D、正常照明的照度 6.人防工程內嚴禁存放液化石油氣鋼瓶,并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氣和閃點小于( )的液體作燃料。 A、28℃ B、60℃ C、80℃ D、100℃ 7.人防工程內可以設置下列( )場所。 A、哺乳室 B、幼兒園 C、老人建筑 D、游樂廳 8.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置間距,在民用建筑中,不應大于( )m,在人防工程中,不宜大于( )m。 A、20, 15 B、20, 10 C、30, 20 D、30, 15 9.人防工程防火分區劃分宜與人防工程( )相結合。 A、防爆單元 B、防護單元 C、防染毒區 D、功能區 10.建筑面積大于( )㎡的人防工程內陸下商場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A、200 B、300 C、500 D、800 二、多項選擇題 1.人防工程不應或不得設置( )。 A、柴油發電機房 B、油浸電力變壓器室 C、醫院病房 D、甲類的生產車間 E、乙類的生產車間 2.人防工程內不應設置( )。 A、哺乳室 B、幼兒園、托兒所 C、兒童游樂廳 D、殘疾人員工作的場所 E、游泳池 3.下列( )人防工程或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A、建筑面積為1500㎡的羽毛球館 B、建筑面積為2000㎡的丙類生產車間 C、柴油發電機房 D、建筑面積為1000㎡的網吧 E、700個座位的電影院 4.下列( )人防工程和部位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A、建筑面積為1500㎡的地下商店 B、建筑面積大于1000㎡的丙類生產車間 C、建筑面積為2000㎡的旅館 D、700個座位的電影院 E、建筑面積為1000㎡的網吧 5.人防工程下列部位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 A、建筑面積大于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大廳和丙、丁類生產車間 B、總長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C、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D、電影放映間舞臺等 E、地下建筑面積為70㎡的旅館 三、簡答題 1.人民防空工程的火災危險性具有哪些特點? 2.人民防空工程防排煙設計應著重注意哪些方面? 參考答案與精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備用電源。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時,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20min。人防工程和高層建筑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時其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故本題答案為B。 2.【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消防疏散照明。消防疏散照明和消防備用照明在工作電源斷電后,應能自動投合備用電源。消防疏散照明和消防備用照明可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其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故本題答案為B。 3.【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防煙分區。人防工程室內凈高不超過6m時,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故本題答案為B。 4.【精析】D。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的設置要求。人防工程柴油發電機的儲油間、蓄電池室等房間應采用密閉型燈具。故本題答案為D。 5.【精析】C。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中的疏散照明要求。人防工程中火災疏散照明的最低照度值不應低于51x。故本題答案為C。 6.【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的設置要求。人防工程內不得使用和儲存液化石油氣、相對密度(與空氣密度比值)大于或等于0.75的可燃氣體和閃點小于60℃的液體燃料。人防工程內不得設置油浸電力變壓器和其他油浸電氣設備。故本題答案為B。 7.【精析】C。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的設置場所。人防工程內不應設置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和殘疾人員活動場所。人防工程內陸下商店不應經營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儲存物品屬性的商品;營業廳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三層以下;當地下商店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時,應采用防火墻進行分隔,且防火墻上不得開設門窗洞口,相鄰區域確需局部連通時,應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措施。故本題答案為C。 8.【精析】A。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中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置間距。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置間距,在民用建筑中,不應大于20m,在人防工程中,不宜大于15m。故本題答案為A。 9.【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防火分區的劃分。人防工程內采用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當采用防火墻確有困難時,可采用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分隔。防火分區應在各安全出口處的防火門范圍內劃分;水泵房、污水泵房、水池、廁所、盥洗間等無可燃物的房間,其面積可不計人防火分區的面積之內;與柴油發電機房或鍋爐房配套的水泵間、風機房、儲油間等,應與柴油發電機房或鍋爐房一起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防火分區的劃分宜與防護單元相結合。工程內設置有旅店、病房、員工宿舍時,不得設置在地下二層及以下層,并應劃分為獨立的防火分區,其疏散樓梯不得與其他防火分區的疏散樓梯共用。故本題答案應為B。 10.【精析】C。本題考查的是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一般來說,人防工程每個防火分區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除另有規定者外,不應大于500㎡。當設置有自動滅火系統時,允許最大建筑面積可增加1倍;局部設置時,增加的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l倍計算。故本題答案應為C。 二、多項選擇題 1.BD 2.ABCD 3.【精析】ABCD。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置范圍。人防工程中建筑面積大于500㎡的地下商店、展覽廳和健身體育場所;建筑面積大于1000㎡的丙、丁類生產車間和丙、丁類物品庫房;重要的通信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機房,柴油發電機房和變配電室,重要的實驗室和圖書、資料、檔案庫房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故本題答案為ABCD。 4.【精析】ABC。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中自動噴水系統的設置。以下人防工程和部位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 50084-2005)和《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98-2009)的有關規定。 ①除丁、戊類物品庫房和自行車庫外,建筑面積大于500㎡丙類庫房和其他建筑面積大于1000㎡的人防工程;②大于800個座位的電影院和禮堂的觀眾廳,且吊頂下表面至觀眾席室內陸面高度不大于8m時;舞臺使用面積大于200㎡時;觀眾廳與舞臺之間的臺口宜設置防火幕或水幕分隔;③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④建筑面積大于500㎡的地下商店和展覽廳;⑤燃油或燃氣鍋爐房和裝機總容量大于300kW。柴油發電機房。人防工程中建筑面積大于100㎡,小于或等于500㎡的地下商店和展覽廳;建筑面積大于100㎡,且小于或等于1000㎡的影劇院、禮堂、健身體育場所、旅館、醫院等;建筑面積大于100㎡,且小于或等于500㎡的丙類庫房宜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故本題答案為ABC。 5.【精析】ABDE。本題考查的是人防工程中機械排煙設施的設置。人防工程中總建筑面積大于200㎡的人防工程;建筑面積大于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丙、丁類生產車間;長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中庭應設置排煙設施。故本題答案應為ABDE。 三、簡答題 1.人防工程火災危險性呈現出以下特點: 1)火場溫度高,有毒氣體多。 2)內部格局復雜,疏散難度大。 3)儲存物品多,火災荷載大。 4)內部縱深大,滅火戰斗困難。 2.人民防空工程防排煙設計應著重注意: (1)防煙人防工程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的前室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丙、丁、戊類物品庫房宜采用密閉防煙措施。 (2)排煙 人防工程中總建筑面積大于200㎡的人防工程;建筑面積大于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丙、丁類生產車間;長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中庭應設置排煙設施。 1)排煙口。人防工程每個防煙分區內必須設置排煙口,排煙口應設置在頂棚或墻面的上部。單獨設置的排煙口,平時應處于關閉狀態,其控制方式可采用自動或手動開啟方式,手動開啟裝置的位置應便于操作。排風口和排煙口合并設置時,應在排風口或排風口所在支管設置自動閥門,該閥門必須具有防火功能,并應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火災時,著火防煙分區內的閥門應處于開啟狀態,其他防煙分區內的閥門應全部關閉。設置自然排煙設施的場所,自然排煙口底部距室內陸面不應小于2m,應常開或發生火災時能自動開啟,中庭的自然排煙口凈面積不應小于中庭地面面積的5%;其他場所的自然排煙口凈面積不應小于該防煙分區面積的2%。 2)排煙風機。排煙風機可采用普通離心式風機或排煙軸流風機,排煙風機可單獨設置或與排風機合并設置;當排煙風機與排風機合并設置時,宜選用變速風機。排煙風機的安裝位置,宜處于排煙區的同層或上層。排煙風機應與排煙口聯動,當任何一個排煙口、排煙閥開啟或排風口轉為排煙口時,系統應轉為排煙工作狀態,排煙風機應自動轉換為排煙工況;當煙氣溫度大于280℃時,排煙風機應隨設置于風機人口處防火閥的關閉而自動關閉。
第四篇綜合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石油及其產品的主要成分是( )。 A、碳氧化合物 B、碳氫化合物 C、碳水化合物 D、碳硫化合物 【答案】B 【解析】石油及其產品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和氫兩種元素(約占組成元素的96%一99%)組成的碳氫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簡稱烴,它是石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對象。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石油產品中產量最大的是( )。 A、潤滑劑 B、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 C、石油燃料 D、石油焦 【答案】C 【解析】石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六類。其中,石油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石油產品總量的90%),潤滑劑品種最多。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3.在“三烯、三苯、乙炔、萘”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合成步驟制得醇、醛、酮、酸、酯、醚、酚、腈、鹵代烴等有機原料的生產過程稱為( )。 A、石油煉制過程 B、基本有機化工生產過程 C、有機化工生產過程 D、高分子化工生產過程 【答案】C 【解析】石油化工生產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其一為基本有機化工生產過程。以石油和天然氣為起始原料,經過煉制、熱裂解、分離等步驟制得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和萘等基本有機原料的生產過程。其二為有機化工生產過程。在“三烯、三苯、乙炔、萘”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合成步驟制得醇、醛、酮、酸、酯、醚、酚、腈、鹵代烴等有機原料的生產過程。其三為高分子化工生產過程。在以上基本有機原料和有機原料的基礎上,通過各種聚合、縮合步驟制得合成纖維、合成塑料、合成橡膠等最終產品的生產過程。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4.下列石油化工產品應用常壓儲罐儲存的是( )。 A、汽油 B、液化石油氣 C、丙烯 D、輕石腦油 【答案】A 【解析】大多數油料,如原油、汽油、柴油、潤滑油等均應采用常壓儲罐儲存。液化石油氣、丙烷、丙烯、丁烯等高蒸氣壓產品一般采用壓力儲罐儲存(低溫液化石油氣除外)。只有常溫下飽和蒸氣壓較高的輕石腦油或某些化工物料采用低壓儲罐儲存。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5.油料蒸發損耗低、火災危險性小、油料著火也不易危及相鄰油罐,對消防設施的設置要求減少,有一定隱蔽能力的儲罐是( )。 A、金屬儲罐 B、地上儲罐 C、地下儲罐 D、半地下儲罐 【答案】D 【解析】半地下儲罐是指罐底埋深不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且罐內最高液面不高于儲罐附近(周圍4m范圍內)地坪3m的儲罐。其優點是油料蒸發損耗低、火災危險性小、油料著火也不易危及相鄰油罐,對消防設施的設置要求減少,有一定的隱蔽能力。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6.液化石油氣儲罐(區)四周應設置高度不小于( )的不燃燒體實體防護墻。 A、0.5m B、l.Om C、1.5m D、2.Om 【答案】B 【解析】液化石油氣儲罐(區)宜布置在地勢平坦、開闊等不易積存液化石油氣的地帶。四周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 Om的不燃燒體實體防護墻。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7.火炬系統的火炬燃燒嘴其噴出的氣流速度一般控制在音速的( )左右。 A、1/3 B、1/4 C、1/5 D、1/6 【答案】C 【解析】火炬具有凈化、排放并使可燃性氣態物質燃燒而消除可燃性的作用。當火焰脫離火炬和熄滅時,會有大量的有毒和可燃氣體進入大氣,因此火炬的頂部應設長明燈或其他可靠的點火設施。火炬燃燒嘴是關系到排出氣體處理質量的重要部件,要求其噴出的氣流速度要適中,一般控制在音速的1/5左右,即不能吹滅火焰,也不可將火焰吹飛。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8.石油化工生產中,關于泄壓排放設施放空管的安裝要求說法正確的是( )。 A、平臺或建筑物應與放空管垂直面呈60° B、連續排放的放空管口,應高出半徑1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筑物頂3.5m以上 C、間歇排放的放空管口,應高出2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筑物頂3.5m以上 D、放空管應設在設備或容器的頂部,室內設備安設的放空管應引出室外,其管口要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設備2m以上 【答案】D 【解析】放空管一般應設在設備或容器的頂部,室內設備安設的放空管應引出室外,其管口要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設備2m以上。此外,連續排放的放空管口,還應高出半徑2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筑物頂3.5m以上;間歇排放的放空管口,應高出1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筑物頂3.5m以上;平臺或建筑物應與放空管垂直面呈45°。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9.石油化工企業日常生產運行中,油品儲存主要靠儲罐存放,其中低壓儲罐的最高設計內壓為( )。 A、6kPa B、103.4kPa C、10kPa D、105.4kPa 【答案】B 【解析】按儲罐的設計內壓分類:一般可分為常壓儲罐、低壓儲罐和壓力儲罐。常壓儲罐的最高設計內壓為6kPa(表壓),低壓儲罐的最高設計內壓為103.4kPa(表壓)。設計內壓大于103.4kPa(表壓)的儲罐為壓力儲罐。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10.( )在容量相同的情況下,液體蒸發面對所儲油料的體積之比值較小,能將儲罐產生的應力均勻地分布在金屬結構上,應力分布較為合理,能承受較高的壓力。 A、固定頂儲罐 B、活動頂儲罐 C、臥式儲罐 D、特殊形狀儲罐 【答案】D 【解析】儲罐按儲罐結構形狀分類:一般可分為立式圓筒狀、臥式圓筒狀和特殊形狀三類。立式儲罐按罐頂結構又可分為固定頂儲罐和活動頂儲罐兩類。固定頂有錐頂和拱頂兩種。活動頂有外浮頂和內浮頂兩種。臥式儲罐有圓筒形和橢圓形兩種。特殊形狀的儲罐有球形罐、扁球形罐、水滴形罐。特殊形狀的儲罐在容量相同的情況下,液體蒸發面對所儲油料的體積之比值較小,這些形狀的儲罐能將儲罐產生的應力均勻地分布在金屬結構上,應力分布較為合理,能承受較高的壓力。特殊形狀的儲罐多用于儲存高蒸氣壓的石油產品,如液化石油氣、丙烷、丙烯、丁烷等。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11.儲罐防火中,鋼制儲罐必須做防雷接地,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鋼質儲罐接地點沿儲罐周長的間距,不宜大于( ),接地電阻不宜大于( )。 A、20m,10fΩ B、20m,15Ω C、30m,10Ω D、30m,15Ω 【答案】C 【解析】儲罐安裝的所有電氣設備和儀器儀表,必須符合相應的防爆等級和類別,測量油面的電子儀表、溫度計以及其他指示器、探測器等,均應按專門的設計要求安裝在儲罐上。鋼制儲罐必須做防雷接地,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鋼質儲罐接地點沿儲罐周長的間距,不宜大于30m,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Ω 。裝有阻火器的地上臥式儲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頂鋼質儲罐的頂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時,可不設避雷針。鋁頂儲罐和頂板厚度小于4mm的鋼質儲罐,應裝設避雷針。浮頂罐或內浮頂罐可不設避雷針,但應將浮頂與罐體用兩根導線做電氣連接。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12.以下( )不屬于石油化工產品常用的運輸方式。 A、航空運輸 B、鐵路運輸 C、公路運輸 D、水路運輸 【答案】A 【解析】石油化工產品以油品居多,常用儲存設施為油罐、油桶等。運輸方式通常以鐵路、公路和水路運輸為主。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13.鐵路油罐車裝卸作業的防火措施做法有誤的是( )。 A、裝卸油品操作人員都要穿戴防靜電工服、工帽、工鞋和純棉手套 B、裝卸作業前,油罐車需要調到指定車位?并采取固定措施。機車必須離開 C、裝卸時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罐口。灌裝時,要按列車沿途所經地區最高氣溫下的允許+灌裝速度予以灌裝,鶴管內的油品流速要控制在5.Om/s以下 D、裝卸完畢后,需靜止至少2min后,再進行計量等作業 【答案】C 【解析】鐵路油罐車裝卸作業的火災危險性很大,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確保消防安全。裝卸油品操作人員都要穿戴防靜電工服、工帽、工鞋和純棉手套。①裝卸前:裝卸作業前,油罐車需要調到指定車位,并采取固定措施。機車必須離開。操作人員要認真檢查相關設施,確認油罐車缸體和各部件正常,裝卸設備和設施合格,棧橋、鶴管、鐵軌的靜電跨接線連接牢固,靜電接地線接地良好。②裝卸時:裝卸時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罐口。灌裝時,要按列車沿途所經地區最高氣溫下的允許灌裝速度予以灌裝,鶴管內的油品流速要控制在4.5m/s以下。雷雨天氣或附近發生火災時,不得進行裝卸作業,并應蓋嚴油罐車罐口,關閉有關重要閥門,斷開有關設備的電源。③裝卸后:裝卸完畢后,需靜止至少2min后,再進行計量等作業。作業結束后,要及時清理作業現場,整理歸放工具,切斷電源。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14.公路油罐車裝卸作業中,油罐車熄火并靜置不少于( )后,卸油人員連好靜電接地,按工藝流程連接卸油管,確認無誤后,油罐車司機緩慢開啟卸油閥。 A、2min B、3min C、4min D、5min 【答案】B 【解析】卸油人員進入崗位后要檢查油罐車的安全設施是否齊全有效,作業現場要準備至少一只4kg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和一塊滅火毯。油罐車熄火并靜置不少于3min后,卸油人員連好靜電接地,按工藝流程連接卸油管,確認無誤后,油罐車司機緩慢開啟卸油閥,開啟速度控制在4r/min以下。卸油過程中,卸油人員和油罐車司機不得遠離現場。易燃油品極易揮發,嚴禁采用明溝(槽)卸車系統卸車。雷雨天不得進行卸油作業。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15.液體運輸中,只有對閃點高及沸點在( )以上的可燃液體才用空氣壓送。 A、35℃ B、100℃ C、120℃ D、130℃ 【答案】D 【解析】在輸送有爆炸性或燃燒性物料時,要采用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代替空 氣,以防燃燒和爆炸發生。選用蒸汽往復泵輸送易燃液體可以避免產生火花,安全性較好。只有對閃點高及沸點在130℃以上的可燃液體才用空氣壓送。在化工生產中,用壓縮空氣為動力輸送酸堿等有腐蝕性液體的設備要符合壓力容器相關設計要求,滿足足夠的強度,輸送此類流體的設備應耐腐蝕或經防腐處理。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16.( )不屬于地鐵的火災危險性。 A、火災類型多,起火快 B、動態火災隱患多 C、用電設施、設備繁多 D、空間小、人員密度和流量大 【答案】A 【解析】地鐵的火災危險性如下。①空間小、人員密度和流量大。地下車站和地下區間是通過挖掘的方法獲得地下建筑空間,僅有與地面連接相對空間較小的地下車站的通道作為出入口,不像地上建筑有門、窗,可與大氣相通。因此,相對空間小、人員密度大和流量大是其最為顯著的特征。②用電設施、設備繁多。地鐵內有車輛、通信、信號、供電、自動售檢票、空調通風、給排水等數十個機電系統設施和設備組成的龐大復雜的系統,各種強弱電電氣設備、電子設備不僅種類數量多而且配置復雜,供配電線路、控制線路和信息數據布線等密如蛛網,如一旦出現絕緣不良或短路等,極易發生電氣火災,并沿著線路迅速蔓延。③動態火災隱患多。地鐵內客流量巨大,人員復雜,乘客所帶物品、乘客行為等難以控制,如乘客違反有關安全乘車規定,擅自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在車上吸煙、人為縱火等動態隱患造成消防安全管理難度大,潛在火災隱患多。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17.地下車站中,當地卞多線換乘車站共用一個站廳公共區時,站廳公共區的建筑面積不應超過( )。 A、1500㎡ B、2500㎡ C、5000㎡ D、6000㎡ 【答案】C 【解析】地下車站,車站站臺和站廳乘客疏散區劃為一個防火分區。當地下多線換乘車站共用一個站廳公共區時,站廳公共區的建筑面積不應超過5000㎡。地下一層側式站臺與同層的站廳公共區劃為一個防火分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18.地上車站中,設備管理區的防火分區位于建筑高度≦24m的建筑內時,其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 )。 A、5000㎡ B、2500㎡ C、1500㎡ D、6000㎡ 【答案】B 【解析】地上車站,設備管理區應與公共區劃分不同的防火分區。公共區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0㎡。設備管理區的防火分區位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建筑內時,其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500㎡;位于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建筑內時,其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l500㎡。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19.地鐵車站兩個防火分區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的防火墻和( )防火門分隔。 A、1.50h,甲級 B、2.00h,乙級 C、3.00h,甲級 D、2.50h,乙級 【答案】C 【解析】地鐵車站面積大都在5000—6000㎡,一旦發生火災,如無嚴格的防火分隔設施勢必蔓延成大面積火災,因此應采用防火墻、防火卷簾加水幕或復合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物劃分防火分區。兩個防火分區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墻和甲級防火門分隔。在防火墻設有觀察窗時,應采用C類甲級防火玻璃。站臺與站臺之間設縱向防火墻分隔,并把防火墻在站臺有效長度各端延伸10m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20.地鐵車站的防煙分區規定正確的是( )。 A、站臺至站廳的樓扶梯等開口四周的臨空部位無須設置擋煙垂壁 B、設備管理區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500㎡ C、防煙分區可以跨越防火分區 D、地下車站站廳、站臺的防火分區應劃分防煙分區,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750㎡ 【答案】D 【解析】室內陸面至頂棚或頂板的高度小于等于6m的場所應劃分為防煙分區,并符合下列規定:①地下車站站廳、站臺的防火分區應劃分防煙分區,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750㎡;②站臺至站廳的樓扶梯等開口四周的臨空部位應設置擋煙垂壁;③設備管理區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750㎡;④防煙分區不得跨越防火分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1.地下車站站臺至站廳的疏散樓梯、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過能力,應保證在遠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時最大客流量時,一列進站列車所載乘客及站臺上的候車乘客能在( )內全部疏散至站廳公共區或其他安全區域。 A、5min B、6min C、7min D、10min 【答案】B 【解析】地下車站站臺至站廳的疏散樓梯、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過能力,應保證在遠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時最大客流量時,一列進站列車所載乘客及站臺上的候車乘客能在6min內全部疏散至站廳公共區或其他安全區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2.有人值守的車站設備、管理用房的門位于2個安全出口之間時,其房間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 )。 A、20m B、30m C、40m D、50m 【答案】C 【解析】有人值守的車站設備、管理用房的門當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時,其房間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40m,當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時,其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20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23.地鐵車站站臺、站廳公共區內的疏散指示標志應采用電光源型,并設置在柱面或墻面上。標志上邊緣距地面不應大于( ),間距不應大于( )或不應超過二跨柱間距。 A.、0.5m, 10m B、0.5m, 20m C、1m, 20m D、2.2m, 10m 【答案】C 【解析】站臺、站廳公共區內的疏散指示標志應采用電光源型,并應設置在柱面或墻面 上。標志的上邊緣距地面不應大于1m,間距不應大于20m或不應超過二跨柱間距。宜在相對應位置吊頂下設置疏散指示標志,其下邊緣距地面不應小于2.2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24.采用水力壓接技術將預制的管段在事先開挖的基槽內逐節連接起來,使之形成能防水、通行的通道的隧道施工方法稱為( )。 A、沉管法 B、盾構法 C、鉆爆法 D、明挖法 【答案】A 【解析】沉管法:采用水力壓接技術將預制的管段在事先開挖的基槽內逐節連接起來,使之形成能防水、通行的通道。矩形隧道一般采用此法建造。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25.長隧道的隧道長度L為( ),斷面面積F為( )。 A、L>3000m, F >100㎡ B、1000m< L≤3000m, 50㎡< F <100㎡ C、500m< L≦1000m,30㎡< F <50㎡ D、L≦500m, F<30㎡ 【答案】B 【解析】依據隧道的建設規模大小是區分隧道類型的主要分類方法,以所建隧道長度和斷面面積兩項指標來衡量。隧道分類見表8。 表8隧道分類
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6.隧道火災最為典型的災害后果是( )。 A、人員傷亡 B、直接經濟損失 C、間接損失 D、次生災害 【答案】D 【解析】隧道火災引發次生災害是隧道火災最為典型的災害后果。通常,隧道火災發生后會引發交通事故、爆炸、人員中毒等次生災害。一方面會助長火災的擴大蔓延,加重火災危害性后果;另一方面,會打破原有安全疏散、滅火救援和交通控制等秩序,增加安全疏散和滅火救援難度;第三方面,次生災害的突發性和隨機性,會對隧道內的駕乘人員和救援人員構成潛在威脅和突如其來的傷害,可見隧道火災的危害性十分嚴重。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7.為減少隧道內固定火災荷載,隧道內通風系統的風管及其保溫材料應采用( ),柔性接頭可采用( )。 A、不燃材料,可燃材料 B、不燃材料,難燃材料 C、難燃材料,可燃材料 D、難燃材料,易燃材料 【答案】B 【解析】為了減少隧道內固定火災荷載,隧道襯砌、附屬構筑物、疏散通道的建筑材料及其內裝修材料,除施工縫嵌封材料外均應采用不燃燒材料。通風系統的風管及其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柔性接頭可采用難燃燒材料。隧道內的燈具、緊急電話箱(亭)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的防火橋架。隧道內的電纜等應采用阻燃電纜或礦物絕緣電纜,其橋架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的防火橋架。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8.隧道內應采用防火墻或耐火極限不低于( )的耐火構件將隧道附屬構筑物(用房)與隧道分隔開,形成相互獨立的防火分區。 A、1.00h B、1.50h C、2.00h D、3.00h 【答案】D 【解析】隧道為狹長建筑,其防火分區按照功能分區劃分。隧道內應采用防火墻或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耐火構件將隧道附屬構筑物(用房),如輔助坑道以及專用避難疏散通道、獨立避難間等與隧道分隔開,形成相互獨立的防火分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9.隧道行車道旁的電纜溝頂部應高于路面,且不應小于( )。 A、100mm B、150mm C、200mm D、300mm 【答案】C 【解析】隧道行車道旁的電纜溝,其側沿應采用不滲透液體的結構,電纜溝頂部應高于路面,且不應小于200mm。當電纜溝跨越防火分區時,應在穿越處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材料進行防火封堵。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30.雙層隧道上下層車道之間可以設置疏散樓梯,火災時通過疏散樓梯至另一層隧道,間距一般取( )左右。 A、50m B、100m C、150m D、200m 【答案】B 【解析】雙層隧道上下層車道之間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設置疏散樓梯,火災時通過疏散樓梯至另一層隧道,間距一般取100m左右。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