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男,15歲 【主訴】 因反復多關節疼痛10年,關節變形5年,加重1周于2012年12月7日收治入院。 【現病史】 1周前,患者關節疼痛癥狀加重,遂來就診。 【既往史】 患者于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踝關節疼痛,行走時加重,癥狀能自行緩解,未引起重視及治療,并逐漸出現雙膝、雙肘、雙肩關節及背腰部疼痛,雙膝、雙肘關節腫脹,無皮疹,于外院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并于私人醫院(具體不詳)購買“粉粉藥”服用,疼痛能緩解,但停止服藥后疼痛加重,遂長期服用“粉粉藥”控制疼痛。5年前,患者逐漸出現雙膝、雙肘關節、雙手多個近端指間關節畸形,關節活動受限,以雙手近端指間關節明顯。患者繼續服用“粉粉藥”,疼痛癥狀略有緩解,但依然未接受規范治療。 【體格檢查】 腰椎前屈、側屈、后伸輕度受限,指地距2 cm,枕墻距0 cm,左側骶髂關節、右踝關節壓痛,雙膝、雙肘關節畸形,雙手第四、五近端指間關節呈紐扣花樣畸形,關節屈伸活動均受限,左下肢4字試驗(+),胸廓活動度試驗陽性;Sch?ber試驗陽性。 【輔助檢查】 紅細胞沉降率(ESR)34 mm·h-1;類風濕因子(RF)16.2 IU·L-1;C-反應蛋白(CRP)31.80 mg·L-1;人類白細胞抗原(HLA)-B27 96.7%,平均熒光強度8.0;骶髂關節CT:左側骶髂關節明顯骨質破壞伴硬化,以髂側明顯,關節面不光滑、局部鋸齒狀及毛刷樣改變,可見明顯的骨質疏松和囊變,左側關節間隙明顯變窄。血常規示:Hb 100.00 g·L-1,HCT0.32,MCV68.30 fL ,MCH21.40 pg,MCHC 313.00 g·L-1。隨機血糖、心電圖、電解質、肝腎功能均正常,肝炎標志物(-)。 【診斷】 1.類風濕關節炎;2.強直性脊柱炎。 【治療】 給予美洛昔康每次7.5mg,每日1次,口服;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口服;柳氮磺吡啶每次0.25mg,每日3次,口服;葉酸片10mg,每周1次,口服。治療1周后患者癥狀減輕,柳氮磺吡啶逐漸增加到每次0.75g,每日3次,口服。繼續治療2周后患者癥狀緩解。患者出院后繼續以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口服;柳氮磺吡啶每次0.75mg,每日3次,口服;葉酸片10mg,每周1次,口服。控制病情,隨診半年,癥狀未再復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