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我們家長總想讓孩子更有愛心,變得更好,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光明、最美好的一面呈現給孩子。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是不是也該想一想,有些事情也該讓孩子經歷經歷呢? 這9件事,一定是我們家長要陪著孩子完成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危險與誘惑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孩子們放眼接觸到的盡是毒品、酒精與性。一些家長擔心談論諸如此類的禁忌行為是在鼓勵他們這么做。但事實正好相反,調查發現:那些與父母做過坦誠交談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與酗酒。 所以,爸爸媽媽不妨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中的一些“黑暗面”,讓孩子有能力去辨別、去排除這些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一定總會說:“我想……”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是怎么回應的呢?是表示贊同嗎?保護孩子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告訴孩子,行動比想法更重要。不妨帶著孩子把他們的想法實現吧!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過近10年的數據收集,發現父母陪孩子吃飯好處很多。首先,常和家人吃飯的孩子成績好。其次,父母可教會孩子餐桌禮儀,讓孩子學會分享和尊重他人,而不是只考慮自己的喜好。陪孩子吃好一頓飯,在飯桌上,孩子會更懂得家得感覺。
你會對孩子說“我愛你”嗎?你會把對孩子的愛大聲說出來嗎?如果你的回答是“會”,那么,你跟孩子的關系肯定是甜蜜的。對于孩子也是如此,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勇于說出自己的感情,讓孩子學會言愛,這樣生活才能更加甜蜜。
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可以讓孩子感受不同的自然、人文風光,旅行途中所見所感都能豐富孩子的知識和情感。旅游的過程中也能增進親子關系。帶孩子旅行,不是我們帶他看世界,而是世界借由他的眼睛和心靈,來到我們面前,我們一起出發去看,才能把這個世界看全。走出去,就知道,即使到了世界盡頭,地理距離也可以衡量;但,在路上,才懂得,教育這件事,永無窮盡。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用焦慮地總想為孩子規劃好跑道,總想拽著孩子一路搶跑,不妨試試陪伴他走一段路,無論是坦途還是歧路,學會放手,讓他有獨自上路的勇氣和能力。
孩子自從懂事以來,最先接觸的人,就是父母,雙方經由書籍的閱讀,必能分享彼此的感動,在無形中增進了感情。喜愛閱讀的孩子的語言能力特強,在聽、說、讀、寫方面,遠較不愛閱讀的孩子高,孩子從書中領悟復雜的意念,欣賞語言的美妙。自小培養與同儕或親長間的協調溝通能力,對于孩子而言,是一項極為重要的事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點滴學習外,透過書本的閱覽,從其中獲得啟示,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閱讀可以使孩子涉獵多方面的知識,例如:文學、歷史、地理、科學、政治等,增廣見聞,對學習大有裨益。親子間共讀以彼此的生活經驗做分享、交流及共同討論,從中獲得想法與心得,同時相互解決問題與困惑。 閱讀可培養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書中復雜的論證及情節,孩子都能邊讀邊吸收,邊分析邊理解,閱讀讓孩子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經由閱讀培育出親子間的正常的休閑娛樂能力,因而避免花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在不當的活動之上,達到健全身心之目的。
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挫折的情境,讓孩子多鍛煉。在平凡的小事上讓孩子面對困難,解決困難,開拓孩子的進取意識,孩子就會獲得多方面發展,并更積極地面對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媽媽要提醒并指導孩子克服困難的具體方法,幫助孩子達到目的,不要讓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以免挫敗孩子;也不要總是讓孩子做一些亳不費力的事情,而要經常讓孩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自信心。孩子就會明白困難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困難并不可怕,是可以解決的。這樣,孩子面對現實問題時就能夠很好地面對挫折了。
做家長是一項責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著是一種負擔,有時你需要少一些要求,讓你對自己和孩子的要求見鬼去吧,與你的孩子玩在一起。要知道成長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實習生:李閆 責任編輯:趙天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