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家禪影

跟老師學推手,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隨便。這也是老師的口頭禪。一伸手便說隨便。然后你便怎么也推不了他。他軟硬不吃,身上又軟又硬,又沉又軟,結果最后卻隨了他的便。他隨便都能打你起來,他晃晃蕩蕩,如癲似醉,時而做伸懶腰狀,時而又作猴相,時而如游龍般一個擺尾;無論你的力從哪個角度來,他都能化為烏有,而他要打你卻只是一念之間。
我記得剛開始認識他的時候,由于無知,竟懷疑太極拳的威力,老師一眼看出我的心理,便說你隨便來,結果怎么也推不了他。
后來,正式和老師學推手了,老師還是說隨便。他說只有從隨便中才能練出不隨便來。一開始就定太多規矩,你就連腿都不敢邁了,根本沒法學。只有從隨便開始練,你才能把什么樣的對手、什么樣的推法都適應了。老師的身手就是經過無數次的尋師訪友、無數次的切磋中鍛煉出來的。什么對手他都見過,他跟我說:每次和別人一搭手便說你隨便,我什么都不會,你有什么本事盡管用出來。而這個時候很多人反而不會推了,意識緊了,身上也緊了,反過來同時也暗示自己要放松,再怎么推自己都能松好。
這已經是兵法的東西,給對方一個心理上的暗示,讓他無法放松,而同時也從心理上暗示自己要放松,對方緊,自己松,此消彼長,一推起手來就占大便宜。
老師在平時講手時,也是說隨便,他讓你用最牢靠的方式準備好,你說行了,他再打你起來,不說行,他絕不動手打你。每次出手都是輕手輕腳的把人揀起來,我身上一點也不痛。只是覺得老師用的勁并不大,可是不管怎樣都抵擋不了。有力也使不出來,怎樣用力不管你頂也好、化也好,都是輕飄飄的出去,仿佛是在兩個頻道上用勁,根本沒法和他的力觸到一塊去。
在后來的日子里,我曾經出到外面和一些多年從事太極拳訓練的老師交流,才發現正是老師當初教我的“隨便”,幫了我的大忙。別人的力在我身上總是不湊效。我能接受來自各方面的力道,并通過松柔的方法走化出去。跟我推手的人都顯得無所適從,發現我身上根本沒有法,就是軟攤攤的。按不實,不受力,沒規律,又有規律——那就是隨便。
這也是老師常說:“拳本無法,有法也空”,推手要靠功夫贏人,而不是靠一些辦法,撅手呀,使絆子呀之類,辦法用的再熟也只能對功夫差的好用。一遇到功夫比你深的,那什么辦法也不靈了。最根本的是要把功夫練到家,有了功夫,辦法怎么用都行,都湊效。
[題外話 3]
隨便中練出來的功夫,到最后別人才覺得不隨便。
但是作為練功過程來說,先練隨便,等隨便都練出功夫來了,再慢慢進入到不隨便,也就是規范的練功方法中去。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境界,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題外話 4]
太極拳的高手講究“聽勁”,有的高手講“稱勁”,可見其細膩之處,能稱肯定能聽,稱了才知道要會擊多大的勁道。
對方防守嚴謹時,更有高手主動出擊,此時則是“要勁”。你不給我機會,我也可以要來機會。但這卻要相當豐富的功力與經驗。
高手推手時,還會使用“問勁”的方法,亦即“投石問路”之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