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陳英 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兒科主任。曾就職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北京香港國際醫務診所,曾在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及芝加哥兒童醫院進修學習。多年來一直與多家育兒媒體保持深入合作,傳播科學、實用的育兒知識。 很多家長都反應,自從寶貝上了幼兒園,原本一年都不怎么生病的寶貝變得每月至少有一次生病。那么,為什么原本身體好好的寶貝一到幼兒園就變成了“病包”呢?該怎么破? 1.交叉感染 秋冬季節是寶貝患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相比較于其他季節,秋冬季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會明顯增多,而有的小朋友往往疾病沒有全好就又回去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小朋友坐著一個挨一個,睡午覺小床一個挨一個,咳嗽噴嚏互相對著,非常容易發生呼吸道交叉感染,這是進入幼兒園后“一月一病”的重要原因。 2..情緒焦慮緊張 對于寶貝,上幼兒園這件事可是生下來以后生活中最大的變化啦。不要說寶貝,就是大人還有一個適應期呢!記得第一天送寶貝上幼兒園,我回到家,越想越不是滋味,還哭了一場呢!而對于寶貝,這真是一件大事:他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爸爸媽媽,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第一次離開家人,面對陌生的老師;第一次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按規律喝水、吃飯、玩,等等。分離焦慮、新環境新人群的適應焦慮、生活規律的改變通通需要寶貝面對,他受不了了,就生病了。 3.喝水不夠 幼兒園里,老師再給予精心的照顧,也不可能與家人的照顧一樣。比如喝水,往往是一個固定時間所有小朋友一起喝,但可能這時你的小寶貝不渴他就沒喝,可一會渴了,他也不敢向老師要水喝。因此,寶貝喝水沒那么充足。而喝水不夠,是寶貝易患病的重要原因。 4.進食過多 家長總是怕寶貝在幼兒園吃的沒有營養,吃的不可口,回到家專給寶貝做他喜歡吃的:雞翅啊、牛肉啊、海鮮啊,讓寶貝從幼兒園回來后美美地吃上一頓。殊不知,寶貝的病都是吃出來的,吃得太多,消化不好也會讓寶貝易患病。 5.便秘 寶貝上幼兒園后,早晨時間倉促,原來早晨排便的寶貝來不及大便就要匆匆出門。而白天大便的寶貝在幼兒園往往也不愛大便,一是有點不敢,二是常常不知道怎么擦屁屁,所以就憋著,晚上回家又不想大便了,積攢個1~2天,便秘了。家長發現寶貝發熱咳嗽時常伴有便干便秘,所以,通暢的大便是健康的保證。 1.減少交叉感染 這個做起來挺難的,需要班里家長們都有這種意識:寶貝病沒有好先別急著去幼兒園。門診時會碰到這樣的媽咪:寶貝咳嗽還很厲害,還需要霧化藥物就要讓寶貝去幼兒園,說沒人照顧寶貝。 事情都有輕重,這時候最大的事情就是寶貝生病了需要休息和照顧,其他的事情可以放一放的。再者,你讓寶貝帶病上學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小朋友的。每個生病寶貝的媽咪都要注意到這一點,為別人的寶貝也是為自己的寶貝。 2.多聊天、多陪伴、多養成能力 剛上幼兒園的寶貝,媽咪一定要抽時間和寶貝交流:問問寶貝學校老師的情況,小朋友都有誰,和誰要好。3歲的寶貝能表達很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要只和老師去交流,一定聽聽寶貝怎么說,讓他有機會傾訴自己在新環境的喜怒哀樂。 ●要尋找到適合你的寶貝的上幼兒園的理由,反復和他講。 ●盡力培養寶貝自己吃飯。如可能入園前半年就開始培養獨立吃飯,別追著寶貝喂飯,讓他自己坐在飯桌旁,盡量自己吃飯。如上幼兒園時還不會自己吃飯,家長要抓緊時間培養。有的媽咪說在幼兒園培養,可以。但即使幼兒園老師可以給喂飯,但她總會表揚自己吃飯、吃飯快的寶貝,寶貝不會吃飯自己也會覺得不開心,這種不開心會造成易患病。 ●最好提前半年調整飲食時間及結構,與幼兒園的飲食安排越接近越好。至少胃腸不需要重新適應,利于消化吸收。 ●周末多帶寶貝和同齡小朋友玩耍,讓她學習和小朋友相處的能力。 ●學習遵守規則。你的嬌慣只會讓寶貝失去適應能力。 ●所有這些都是希望寶貝去幼兒園有一個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患病就會減少。 3.多喝水 醫生最愛說的話就是喝水了。對,就是喝水!非常重要。幼兒園內狀況不是咱可控的,就算你叮囑寶貝很多遍,他不喝還是不喝。可以做的補救是讓寶貝放學、回家后多喝水,并且多吃水果。 4.去掉回家后的豪華晚餐 不要擔心寶貝在幼兒園吃不飽吃不好,可能沒有家中可口,但營養都是夠的。因幼兒園晚餐比較早,回家后可以讓寶貝再吃點蔬菜、水果,可以喝奶或吃酸奶,這種補充剛剛好。 5.養成每日大便的習慣 我們在培養寶貝大便習慣的時候,要考慮是不是適合幼兒園的生活。 ●大多數寶貝都不愿在幼兒園大便,可能由于不好意思、不會擦屁股或者害怕。或者也有小朋友在家大小便都是家長提醒,幼兒園沒有家長提醒就忘記了。所以,培養寶貝大便習慣時要盡量在早晨或晚上,而不要在中午,如果平時是中午大便,他就會憋到晚上,易導致大便干燥。
●有的家長會問:寶貝大便在每天傍晚,宿便對身體有害嗎?宿便固然對寶貝不好,但總好過因排便規律改變而造成的大便干燥和便秘,以及引發的呼吸道感染。 ●如果入園前沒有養成傍晚大便的好習慣,可試著每天從幼兒園回家就督促寶貝大便,習慣是會逐漸養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