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 1.治哮喘 ①曼陀羅花兩五,火硝一錢,川貝一兩,法夏八錢,澤蘭六錢,冬花五錢。上共研細末,用老姜一斤,搗爛取汁,將藥末合勻,以有蓋茶盅一只盛貯封固,隔水蒸一小時久,取出,以熟煙絲十兩和勻,放通風處,吹至七、八成干(不可過于干燥,恐其易碎)時,貯于香煙罐中備用。每日以旱煙筒或水煙袋,如尋常吸煙法吸之。(《外科十三方考》立止哮喘煙)②風茄花0.4g,甘草3g,遠志4g。研細粉和勻,分成10份,每次1~3份,睡前或發作前1小時頓服,每次不超過3份。(《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慢性氣管炎 曼陀羅花0.1g,金銀花、遠志、甘草各0.5g(每丸含量)。共研細末,加適量蜂蜜制成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連服30日。(《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潰瘍病 洋金花1個花(約0.4~0.5g),甘草粉9g,炒白芍21g,陳皮12g,煅瓦楞15g,白及9g,貝母9g。水煎濃縮至lOOml,每次服50ml,日2次,30~40日為1療程。〔《中西醫結合雜志》1982,(1):41〕 4.治風濕關節疼 ①曼陀羅花30g,白酒500g,將花放酒內泡半個月,1次飲半小酒盅(約5ml),每日2次。(《內蒙古中草藥》)②曼陀羅花9g,水煎,燙洗患處。(《全國中草藥匯編》) 5.治肌肉疼痛、麻木 洋金花6g,煎水外洗。 (《廣西本草選編》) 6.治(病)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痛,亦不傷人 山茄花(八月收)、火麻花(八月收,“一說七月收”)。陰干,共研末。每服三錢,小兒只一錢,茶酒任下。一服后即昏睡,可灸五十壯,醒后再服再灸。(《扁鵲心書》睡圣散) 7.治骨折疼痛,關節疼痛 曼陀羅全草曬干,研末,每服0.03g。(《全國中草藥匯編》) 8.治小兒慢驚 曼陀羅花七朵(重一字),天麻二錢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錢半。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調下。(《御藥院方》) 9.治陽厥氣逆多怒而狂 朱砂(水飛)半兩,曼陀羅花二錢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若醉便臥,勿令驚覺。(《證治準繩》祛風一醉散) 10.治面上生瘡 曼陀羅花,曬干研末,少許貼之。 (《衛生易簡方》) 11.治化膿性骨髓炎 洋金花研粉,加適量面粉糊拌勻,制成2mm大藥線,高壓消毒備用。用時先清潔患處,然后將藥線插入瘺管內,蓋上紗布,每2~3天換藥1次。(《廣西本草選編》) 【成藥】 1.曼陀羅浸膏 曼陀羅(七號粉) 1000g,乙醇(70%)適量,稀釋劑適量。取曼陀羅粉,用70%乙醇作溶劑,按滲漉法制備。收集漉液至生物堿完全漉出,漉液在60℃濃縮至糖漿狀,加稀釋劑 50g,研勻,繼續在80℃蒸干,取出約3g,測定生物堿含量后,余膏加適量的稀釋劑,使本品含生物堿以莨菪堿 (C17H23O3N)計算,應為0.9%~1.1%。抗膽堿作用與硫酸阿托品相似,用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和膽、腎、腸絞痛等。口服,每次0.008~0.016g,每日 0.016~0.048g。極量:口服,每次0.05g,每日0.15g。(沈陽藥學院《常用藥物制劑》1975年) 2.洋金花酊 洋金花粗粉1000g,50%乙醇適量。取洋金花粗粉置有蓋容器中,加50%乙醇均勻濕潤后密閉放置2小時,然后放入滲漉筒中,再加50%乙醇放置48小時后滲漉,至漉液加碘化汞鉀試液無沉淀生成為止,調整滲漉液至每lml含總生物堿0.5mg即得。功能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氣管炎。每晚睡前服,劑量由lml開始,10日左右加至病人所耐受的“合適量”,1個月為1療程。(《中藥制劑匯編》) 3.曼陀羅酊 野生曼陀羅花和葉適量。取陰干的曼陀羅花和葉,切碎,稱取lOOg,置于廣口瓶內,加 95%乙醇500ml,再加注射用水500ml,密封。隔天攪動1次,連浸7~10日,用4層紗布濾取浸出液,去渣,濾液加乙醇調整至1000ml,即成10%的曼陀羅酊。功能解痙止痛。用于急性胃腸痙攣性疼痛。口服,每次1m1,每日3次。兒童酌減。(《中藥制劑匯編》) 4.健胃止痛片 曼陀羅浸膏2g,草豆蔻192g,干姜128g,烏藥192g。以上4味,草豆蔻粉碎成細粉,過篩;烏藥以60%乙醇,干姜以90%乙醇分別滲漉,漉液回收乙醇,減壓濃縮成膏,加入曼陀羅浸膏、草豆蔻細粉及輔料,混勻,制顆粒,60℃以下干燥,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片心呈棕褐色,味辛。置顯微鏡下觀察;內種皮石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質塊;片心加氨試液研磨,再加氯仿研磨,分取氯仿液,水浴蒸干,殘渣顯托烷生物堿類的鑒別反應。功能溫胃散寒,順氣止痛。用于胃寒,脘腹脹痛。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青光眼患者忌用。〔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二冊),1990年〕 【現代臨床研究】 1.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洋金花注射液每5日肌注1次,一般注射4~5次,每次注射液中含東莨菪堿0.5~1mg,根據病人年齡、性別、體質強弱等情況,用量略有不同。一般在注射后10~15分鐘出現反應遲鈍;15~20分鐘進入淺睡,40~60分鐘進入深睡;3~4小時后蘇醒,醒后呼吸通順,略有倦意。共治療慢性氣管炎1200例,臨床控制率為70%,顯效率為17%[1]。又以洋金花的各種制劑(注射劑、酒劑、片劑、煙、肛門栓)治療慢性氣管炎600余例,使洋金花的用量保持在0.01mg/kg左右,臨床控制率達 50%~60%[2]。另據報道,用洋金花15g,研成極細末,倒入裝有純60度糧食白酒500m1之瓶中搖勻,密封存放7日后,每日服酊劑3次,每次服1~2m1,最大量不得超過2ml,服1療程(500ml藥液)后不愈者,可按上法繼續服用。共治療慢支100例,治愈33例 (33%),有效55例(55%),無效12例(12%),總有效率88%[3]。 2.治療強直性脊椎炎 取洋金花注射液(每支 2m1,每lml含生藥相當于東莨菪堿量0.5mg,供肌內注射)或洋金花酊劑(每10m1含生藥相當于東莨菪堿量0.5mg),于每晚睡前肌內注射或口服酊劑1次。成人注射液量每次從0.5~1m1(酊劑量5~10m1)開始,以后每3~5日增加藥量,待遞增至每日注射液6~7m1(酊劑量55~60m1)時,即為每日常用劑量。一般以3個月為1療程,共治療患者34例,顯效21例 (61.8%),有效10例(29.4%),無效3例(8.8%)。與西藥對照組比較,近期療效無顯著性差異,但遠期復發率,西藥綜合治療組高達76.5%,而洋金花治療組31例,卻無1例復發,有顯著性差異[4]。 3.用于眼科檢查 取0.5%的洋金花溶液滴眼,每眼滴3次,每隔10分鐘1次,滴完最后1次后30分鐘,作視網膜檢影驗光和眼底檢查,同時與2%后馬托品溶液散瞳驗光作比較,各觀察400例800只眼,結果用0.5%洋金花溶液滴眼散瞳驗光,每眼平均的屈光度稍高于用2%后馬托品溶液散瞳驗光的屈光度,故驗光的正確性亦較高,但對瞳孔散大和調節麻痹的恢復需1周左右,較2%后馬托品溶液滴眼恢復為遲[5]。 4.支氣管哮喘 以洋金花為主制成片劑,每片含洋金花0.04g,遠志0.4g,甘草0.3g。口服每次不超過3片,小兒酌減。治療40例,服后1小時后復查,結果顯效16例,有效16例,總有效率為80%。洋金花全草和細辛等中藥濃縮提取為浸膏,加滲透劑制成膏藥。根據臨床癥狀,辨證取穴貼敷,以胸背部穴位為主,常取膻中、天突、鳩尾、大椎、陶道、定喘、肺俞、膈俞等穴。每24小時更換1次。有嚴重炎癥、發熱或有肺源性心臟病者,同時配合西藥治療。治療48例,結果臨床控制16例,顯效18例,止喘總有效率為87.5%。 5.類風濕性關節炎 洋金花50g,馬錢子50g。放入熏蒸治療機煮藥鍋內,加水1500ml,加熱,待汽箱內溫達40℃時,讓病人裸體坐入,頭置于箱外,汽箱內保持38℃~40℃。每次熏蒸20分鐘,每日1次。10日為一療程,如有必要,休息1周后再行下一療程。治療72例,顯效29例,有效40例,總有效率為95.8%。 6.急性軟組織損傷 洋金花50g,浸于50度白酒(50%乙醇亦可)500ml ,密封3周,取上清液。蘸取藥液適量,反復搽摩患處,每次15分鐘,每日2次。3日為一療程。治療125例,全部治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