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復古風格的時裝在時尚界一直風靡不退,泛黃的懷舊文也充斥著我們的現代生活。是不是隨著年紀和閱歷的增長,我們就越是愛懷念過去?而那些傳統和經典的事物也越來越討喜呢? 但是,傳統與經典怎樣才能跟現代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被更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呢? 創始人:孔祥華(上圖) 門店:麗澤橋居然之家祥華坊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麗澤居然之家3層3-1-121 一、您是從何時開始接觸傳統家具的呢? 98年,當時我對收藏老物件兒非常感興趣,加上有一段空閑時期,所以經常約上朋友,整天泡在舊貨市場,比如北京的高碑店,呂家營。當時那里中國人很少,大部分是外國人到那里收購文物,后來,國家文物局禁止文物出口,外國人也就少了。對傳統家具的認識也是從那時開始,但是對傳統家具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是王世襄老先生的書《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出版面世后,這兩本書對我后來的職業生涯起到了助推作用,懷念王老。 二、當時是基于怎樣的情況,選擇在這個領域創業的呢? 當時的家具市場不像現在,產品資源匱乏,板式家具充滯著整個市場,我有幾個美術圈的朋友,都喜歡傳統家具,對當時市場上那些明清家具的品相又不認可,所以有朋友提議“咱們自己做吧”,于是我們一拍即合,干了起來。后來工商局的人來了,問我,有執照嗎?我當時不懂什么叫執照,就說沒有,您幫忙給辦一個吧。那時辦執照很快,沒幾天,執照就辦下來了。于是,我們就在北三環明光家具城開了一家店,當時的市場上沒有傳統的榆木家具,我們算是第一家吧,也算是無心插柳,后來就柳成蔭了,哈哈。 三、您個人對明式家具有什么看法? 明式家具的發源地是蘇州,那里是文人聚集的地方,它是文人參與設計的,所以帶著一種文人的氣息,簡潔,雋秀。現代人在外面工作一天很累,回到家就想安靜下來,那么明式家具的簡潔與現代人的審美就恰好合拍。所以,本著對生活的理解,對家的認識,我們希望用高品質的元素帶給大家美好的生活感受。 更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我從事的職業不只是家具,更是歷史的永恒經典與現代生活間的鏈接。 四、如何鏈接呢? 時代不一樣,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感受也不一樣,如果把古人的東西搬到現在,比如故宮,它是經典,但誰也不愿意把故宮搬家里來,家里畢竟是生活,不是博物館。所以,經典的東西也需要與時代相結合,我們的家具就是基于明式家具的經典,用現代的設計手法與軟裝元素,使整體環境不沉悶,從而給人一種現代氣息。 五、那這樣的環境會給人帶來什么感受呢? 推崇自然的生活態度,平淡卻不簡單的君子審美,其實就是明式家具最本質的特點,樸素美,回歸自然。其實很多時候,生活環境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態度,你居住在什么樣的空間中,就擁有了什么樣的生活。我們無意做大眾審美的引導者,但生活總是從簡單到復雜,再回歸到純粹,繁華過后才是平靜,回歸到自然、樸素的美學風格,這是無論時代如何更迭,都會傳承下來的一條主線。 六、只聽您說就覺得平靜了下來,這樣的理念應該多多向年輕人傳達呢。 對,我不希望傳統的東西一成不變,我想把傳統家具傳承下去,所以將來我們的新產品當然是面向80后,90后,讓他們通過家具看到中國的影子,它不是傳統的,它是現代的,但它骨子里是中國的。 七、您應該也喜歡自然,閑適的生活吧? 對,說來有點兒對不住自己,現在太忙了…… 但是,做自己能做的,做自己喜歡的,感覺特別充實。 是的,傳統的東西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只有將傳統事物的精髓融合進現代生活,才能與這個時代一起成長,才能更好地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明式家具不僅代表了一種家居的裝修風格,其實更代表了一種生活態度。它們不僅能夠讓身在其中的我們感受到淳樸寧靜的自然,更能使日日奔波忙碌的我們靜下心來,慢慢體會生活應該帶給我們的純粹與快樂。 責任編輯|兮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