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詩詞天地(shicitiandi) 踏青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詩詞君:這首詩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蕩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 放紙鳶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詩詞君: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采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里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 飲菊花酒 飲酒 陶淵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詩詞君:對菊飲酒,嘯歌采菊,自是人生之至樂。“得此生”是說不為外物所役使,按著自己的心意自由地生活,也就是蘇東坡所說的“靖節以無事自適為得此生,則凡役于物者,非失此生耶?” 放燈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詩詞君: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 登高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詞君: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 折柳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詩詞君: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于此,長于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春社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詩詞君:這首詩是蟄居山陰老家農村時所作。生動地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習俗,流溢著喜悅、摯愛的感情。 斗草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 笑從雙臉生。 詩詞君:詞中沒有正面來描寫斗草的活動,只用一筆點出人物的內心活動,以輕淡的筆觸,描寫了古代少女們生活的一個小小片段,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卻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圖畫。回復'早安'每天早晨送你一份優雅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