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以前是一個研究人員認為幾乎不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器官,相比之下其他器官始終在不斷地自我更新。畢竟,大腦若要在我們的一生中保全我們所有的記憶和感受,那么從某種程度上說就必須保持不變。但近年來,神經學家們已經發現,其實大腦的確保持一定的可塑性,而且如果人們鍛煉身體,那么大腦的可塑性似乎會大幅提升?,F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大腦中原先被認為相當抗拒改變的與視覺相關的一個區域,也對會短期鍛煉做出強烈反應。這一發現令人興奮,而且不由得讓你想知道,運動還可能會對對大腦造成什么其他影響,尤其是在長達一生的過程中。
這項新研究背后的研究小組復制了以前已在動物身上做過的實驗:他們讓受試者戴上眼罩,讓他們要么運動,要么靜坐看電影。通常,當一個人或動物戴著眼罩時,被遮住的眼睛就會變得更加敏銳,以此彌補輸入信息的缺乏。在目前這項研究中,當受試者在一輛健身自行車上做間歇運動時,與坐著不動的受試者相比,他們被遮住的眼睛變得明顯更加敏銳。這表明大腦對身體鍛煉做出反應,可能進入一個可塑性增強的狀態。 為什么鍛煉會增強一個先前認為不可塑的大腦區域的可塑性呢?這份究報告的作者、來自意大利比薩大學(University of Pisa)的克勞迪婭·倫吉(Claudia Lunghi)告訴我說,運動似乎降低了某些細胞中的抑制作用——換句話說,“就好像是體育鍛煉松開了剎車,激發出可塑性?!彼缡钦f。倫吉與來自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亞歷山德羅·塞爾(Alessandro Sale)共同做了此項研究。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γ-氨基丁酸(簡稱GABA)是神經元活動的主要抑制因子,因此,如果它的存在由于運動或其他任何活動而減少,那么大腦就可以增強自身活力,因此變得更有可塑性。 這當然不是首個表明大腦比我們想象的更有適應能力的研究。例如,研究人員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抗抑郁藥如何會增強大腦某些區域的可塑性,而且據認為這是抗抑郁藥和談話療法協同使用比單獨運用更加有效的原因。運動做了一件類似的事情,尤其是在幫助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因患有抑郁癥或癡呆癥而縮小的海馬區“生長”出新的神經細胞方面。但倫吉認為,由此斷定在抑郁癥或任何其他疾病的處方上僅應開列運動這一項還為時過早。 她說:“我們的研究更加令人驚訝,因為它表明,適當程度的體育鍛煉可以增進視覺皮質的可塑性,而成年人的視覺皮質被認為是缺乏可塑性的。由于這個原因,諸如身體活動等非侵入性方法可以提高視覺皮層的可塑性這個事實是特別令人驚訝而且特別重要的。這表明,身體活動對大腦可塑性的影響是普遍而又非常強的。”她補充說道,用不同類型的運動來幫助治療腦損傷患者是一個明顯的應用,尤其在“需要‘建立’新的神經連接和回路才能康復的時候,或者在發生腦死亡進程必須予以放緩的病理性老化的情況下。保持大腦具有可塑性實際上對防止大腦發生病理性老化會是非常重要的。” 時間會告訴我們,未來鍛煉可能會如何被用來通過提高可塑性來幫助大腦恢復功能。她的近期計劃是研究弱視,弱視被認為只能在兒童時期才能治療,因為在成年后大腦無法像兒童時期那么好地恢復功能。但現在這一切可能會改變?!叭绻ㄟ^把治療弱視的傳統療法(遮蔽非弱視眼)和身體鍛煉結合起來,我們將能夠增強視覺可塑性從而恢復弱視眼的視覺功能,那么我們將會給這些患者提供一個機會?!?/p> 與此同時,無論我們是否理解其中牽涉到的所有分子機制,運動只會有益于你的身體和大腦。因此,如果可以的話,散散步或者騎騎健身車。這對你的神經細胞帶來的好處甚至可能會比科學現在了解的還要多。
譯 陳瑋 校 俆笑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