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帕特里夏7歲的時候,全家搬到瑞士居住,他們住在阿爾卑斯山區特有的、有斜坡式屋頂和寬飛檐的木質小屋里,可以眺望山下的村莊。《我愛呂西安》故事中的呂西安和安妮特就住在這里。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將近,請跟隨小編一起走進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安妮特的腳步,去看看她在圣誕節的前夜都在做些什么······ 圣誕節前夜,3 個身影正沿著白雪皚皚的陡峭山坡往上走。月光下,他們的影子拖在身后的雪地上。走在中間的是一個女人,穿著長長的裙子,披著深色的披肩,手領著一個6 歲的黑發男孩兒。男孩兒嘴巴里滿滿地塞著食物,同時還一刻不閑地說著話。 一個7 歲的小女孩兒獨自走在前面。她的目光轉過去看著星星,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心口上抵著的是一個金黃色的姜餅熊。姜餅熊的眼睛是用白色的糖霜做成的。 小男孩兒也有一個姜餅熊,但是已經快要吃光了,就剩下兩條后腿。他惡狠狠地瞪著小女孩兒,大聲說:“我的這個比你的大。” 女孩兒好像根本就無所謂,連頭也不回,平靜地回答說:“我不會和你換的。”她又一次低下頭來,眼睛帶著滿滿的喜愛,看著手臂中那漂亮的小東西。它可真結實呀,聞起來味道可真香,在星光下亮晶晶地閃著光。她不會吃掉它的,永遠也不會!村子里的80 個小孩子,每人都得到了一個姜餅熊,但現在她的是最漂亮的! 是的,她會把它永遠保存在記憶中。每次看著它,就會想起這個圣誕前夜—掛了霜一般的藍色天空,燈火通明的教堂里那溫暖的光輝,裝點著銀色星星的圣誕樹、圣誕頌歌、馬槽,還有讓人覺得既甜蜜又憂傷的圣誕故事……她每每想到客棧中竟然沒有一個空房間,就有點想哭。假如當時她在那里,她一定會敞開大門,迎接約瑟和懷孕的馬利亞進來。 呂西安,也就是那個男孩兒,被她的沉默搞得有點心煩。他皺著眉頭說:“我的都快要吃完了。安妮特,讓我嘗嘗你的吧,你的還沒動呢。” 安妮特搖了搖頭,把姜餅熊抱得更緊了。她回答說:“我永遠都不會吃掉它的,我會永永遠遠留著它。” 他們走到了一個岔路口。被雪橇壓得硬硬的白色路面在這里分開,右邊通向幾間瑞士木屋,窗戶里透出了燈光,房子的后面是密密麻麻的谷倉和牲口棚。安妮特快要到家了。 莫瑞爾夫人猶豫了一下,問道:“安妮特,你自己回家可以嗎?還是我們把你送到家門口?” “我自己走就可以了。”安妮特回答,“謝謝您帶著我一起走回來。晚安,夫人。晚安,呂西安。” 她轉過身就往前奔跑,擔心莫瑞爾夫人改變主意,堅持要把她送到家門口。這個時候,她特別想自己待一會兒。 她想要躲開呂西安的喋喋不休,讓自己被黑夜的靜寂包圍。回來的這一路上,她不得不禮貌地回答莫瑞爾夫人,并和呂西安說話,都沒機會一邊看著星星一邊想自己的心事。 安妮特從來沒有在夜里單獨外出過,今天這次也是因為一個小意外。她本來應該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著雪橇去教堂的,他們倆為這件事已經討論好幾周了。但是今天早上,媽媽突然病倒了,爸爸中午坐火車去上面山谷的城市請醫生。大約喝下午茶的時候,醫生趕到了,但是他沒有像安妮特盼望的那樣及時治愈媽媽的病,讓她從床上起來,去參加今晚教堂的活動。安妮特不得不失望地跟著住在山上木屋的莫瑞爾夫人一起去教堂。到了教堂,看到周圍那么漂亮,她就把一切煩惱都忘記了。圣誕樹多么美麗,圣誕節多么奇妙,她的煩惱此時顯得微不足道了。 圣誕節的奇妙力量伴隨了她好久。她站在家門口的雪地上望著滿天的星星,覺得現在就進屋回家的話心里有點兒遺憾。她走到通向露臺的臺階上,又猶豫地站住,向四周看了看。黑暗中,隱約能看見臺階對面的牛圈,安妮特能夠聽到牲口在馬槽邊移動和咀嚼的聲音。一個大膽的主意出現在她的腦海中。她想了一下,就立刻像箭一樣沖過去,邁過地上雪橇的印子,抬起牛圈門上的插銷,溜了進去。撲面而來的是混合在一起的牛、牛奶和干草暖暖的味道。安妮特從栗色母牛的腿間繞著向前走,慢慢爬到干草架子里。奶牛正在吃晚餐,安妮特雙手摟著它,靠在它的脖子旁邊。安妮特不禁心里想到,馬利亞懷抱她那剛出生的兒子時,她旁邊的牛也一定在不停地嚼啊嚼啊。 安妮特低頭看著馬槽,想象著剛剛降生的耶穌躺在稻草中的樣子。牛圈的屋頂上有一個洞,她抬頭能夠看到明亮的星星。她想象著那一顆晨星是如何照耀伯利恒,指引東方的博士來到耶穌所在的地方。她想象著他們坐在駱駝背上,搖搖晃晃地沿著山谷向上行進的樣子。她想象著牛圈的這扇門隨時可能被輕輕打開,抱著小羊羔的牧羊人會悄悄走進來。 或許,他們會把羊毛毯子輕輕蓋在小耶穌的身上。安妮特想到那無家可歸的嬰兒耶穌,每一扇門都對他關閉了,不由得更緊地往母牛身上靠了靠,心頭涌起了無限的憐憫和同情。——摘自《我愛呂西安》
以上就是發生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區圣誕節的故事,親愛的讀者,關于圣誕節你都有那些美好的回憶或祈愿,或者你有特別想對耶穌所說的話,歡迎您用右下角的“評論”小筆寫下來吧!
[英]帕特里夏·圣約翰(Patricia St John)著《我愛呂西安》—在愛和饒恕中建立真正的友誼 《彩虹花園》—藏在“秘密花園”里的滿足喜樂 《大衛的燈》—冒險中尋求生命的“指路明燈” 《自由在哪里》—不羈少年的兩種自由 推薦閱讀: 《主耶穌我希望你進來住到我的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