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吻鱷離奇死亡之謎
北美格里芬湖是短吻鱷的主要棲息地。這種幾乎沒有天敵的食肉動物是格里芬湖的霸主,生活得自由自在,逍遙滋潤。除了同類之間為搶奪“領地”而發生的爭斗,短吻鱷似乎從未受到傷害。這種與恐龍同時代的可怕動物,因為經受了上億年的進化過程,各種生理條件已相當完善地適應了地理環境,能攻能守,能進能退,機體的免疫和生存能力令人嘆為觀止。
可是有一年,格里芬自然保護區的巡視人員發現了奇怪的現象:湖面上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短吻鱷尸體!這些短吻鱷尸體身上既沒有受到外來傷害的跡象,醫學解剖和血液檢驗也找不到中毒或受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死亡原因。湖中,看不到明顯的污染物,短吻鱷的主要食物魚類也很充足。科研人員百思不得其解。
短吻鱷的大量死亡還在延續。最終,科學家發現了奧秘,原因竟是短吻鱷的大腦因為缺乏硫胺素而導致神經傳導失常,失去了機體的控制能力,最終被淹死在生養它們的湖里。
那么短吻鱷的大腦里的硫胺素為什么會突然消失的呢?調查發現,竟是短吻鱷吃了太多的美洲真鰶這種魚!
原來,格里芬湖周圍農田的長期圍墾和施用化肥已暗暗改變了湖水中的營養成分,導致一種極細微的人眼難以覺察的藍藻的瘋狂繁殖,進而又改變了格里芬湖中魚類的種類組成結構,美洲真鰶適應了高密度藍藻下的湖水生存環境,已成為湖中主要的魚類。短吻鱷因此只好以美洲真鰶為主食,而這種魚體內恰恰帶有一種能分解硫胺素的硫胺素酶,正是大量食用美洲真鰶造成了短吻鱷的大腦硫胺素慢慢缺失,最終導致大腦神經元失常,失去行動控制能力,被淹死在本該是最好的生存環境格里芬湖水之中。
遺憾的是,在股市這個金融的“蓄水池”中,人們如不注意小心治理,同樣也會發生類似的事件。今年六七月里發生的所謂“股災”,竟有幾十萬大戶被消滅了。這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戶,本來都是在股海闖蕩多年的“短吻鱷”,生存能力不可謂不強,可是剎那間幾乎同時被絕殺了。原因何在呢?原來他們都中了大量融資配資炒股的圈套,被天量杠桿資金造就的“堰塞湖”的決堤淹死在擁堵的逃亡之路上。
可見,股市的資金結構環境也同格里芬湖類似,如果突然變成以融資配資為主的資金結構,那么,那些貪食的大戶也會如同短吻鱷一樣因為吃進太多的變異主食而喪失了正常思維和行動的控制能力,最終被淹死在“錢太多”的股海之中。
所以,“錢多人傻”并非股市笑談,謹慎審視股市環境變化永遠是股民生存的重要紀律。
2015-12-18
|
|
來自: tangaolus > 《tangaolus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