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逐鹿中原,建立漢室天下,手下猛將賢臣如云,封王封侯、出將入相者多矣,這些人都難以引起我的興趣,自然不在我研讀的范圍,不是這些人沒事可寫,而是他們具有歷史人物程式化、臉譜化的一般特性,而陳平就不一樣了。他有很大的缺點、超優的特點,后人對他的評價反差極大。有說他是“賢相”1的;有說他“大智”2的;有說他是“小人”3的;有說他“多陰謀”4的,云云。所以,值得去研讀與他相關的史料。 陳平的缺點,在我看來恰好表現他某一方面的特點。他有五大缺點: 一是“不視家生產”5。這是他嫂嫂批評他的話,與他的老板劉邦一個德行,不顧家,好吃懶做,不從事農業勞動,喜歡去辦婚喪喜慶的人家討個臉熱,混個飯吃。如果我們反過來看問題,陳平成天呆在家里,天天臉朝黃土背朝天干農活,累得死去活來,他哥哥陳伯也不“縱平使游學”6,他還會有“好讀書”7的長處嗎?也不會有“門外多有長者車轍”8的人際關系了,他家住在偏僻的小巷里,連門都沒有,用一片破席子遮住,而他的門前卻留有一些只有富有的人才能坐的車轍,可見他年輕的時候就結交一些社會賢達,可不是“貧居鬧市無人問”啰。 二是周勃等告狀說他“盜其嫂”。9可能那時男尊女卑還沒有那么嚴重,男人也可稱為偷人,后來筆記小說中偷人養漢就成了女人的專利了。歷史學家在研究陳平時,對他與嫂子有一腿有相反的意見,說沒有與嫂子的認為,嫂子說他不勞動,有他這個人還不如沒有,為此,他哥哥將嫂子趕出家門。我則認為,“平為人長大美色”。10小叔子長得那么帥,嫂子動淫心不是沒有可能,而偷情的女人怕丈夫發現,罵幾句情人也只是為了掩蓋丑行,而同樣聰明的哥哥陳伯借機將媳婦趕走,既表達了兄弟親如手足的情感,又達到了家丑不可外揚的目的。 我為什么又說陳平盜嫂也是他的特點呢?原因是這件事表現了陳平的情欲觀,那就是不講什么倫理道德,能解決性欲問題就行的實用主義觀念。有這種觀念,就為他敢于娶“五嫁而夫輒死”11的“克夫大咖”打下了思想基礎。這位連續克死五位丈夫的富家女子,“人莫敢娶。平欲得之。”12,大家都怕娶喪門星,陳平卻想娶她為妻。我沒有足夠的資料說明,他是不是史上第一個娶富婆的人。在陳平看來,神馬都是浮云,只有權勢錢財才是硬道理,他就是一個只重現實不信鬼神的無神論者。結婚后,“赍用益饒,游道日廣。”13有了富婆做后盾,陳平不再是一個窮鬼,而是資財日益寬裕,交游也越來越廣,為他日后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三是“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 14接受賄賂,就好像在市場上買東西一樣,給錢多的就給你好處多,給錢少或不給錢的就沒好果子吃,陳平式受賄原則,被古今貪官遵循。坊間有一傳說:有甲乙兩人爭某官位,甲先送某地方長官20萬元,長官答應他的要求。不久,乙送來30萬元,也得到首肯。最后官位自然歸給錢多的了。甲對此耿耿于懷,放風出去要予以揭露。長官耳目甚多,得此消息,連忙將甲喊到辦公室,退給他錢并加上利息,表示實在沒有辦法。甲未退財,也就不再說什么了,可他的官當得越來越窩囊,官位越來越不重要。 對于劉邦責問陳平受賄的問題,他回答說:“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15陳平的理由很直白很簡單,我不受賄沒錢用,大王覺得我的計策有用就用,金子當然歸我,沒有用,我就將金子交給官庫,辭職走人。陳平靠本事吃飯,知識也是金錢,用自己的知本換來金子,符合現代市場運作規律。對此,漢王并未龍顏大怒,將陳平“雙開”,而是更加重用陳平,“厚賜,拜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也就是給他更多的金錢,買他的智慧,封他更大的官,監護諸將,正好體現了劉邦用好有缺點的能人的人才觀。 四是媚上自保。這是陳平的看家本領,也是太史公說他一生能“善始善終”16的智慧。陳平自保有很多例子,最重要的就是呂后要封諸呂為王時變節,附和呂后,因此深得呂后寵信,被任命為右丞相。“高后欲立諸呂為王,問王陵,王陵曰:‘不可。’問陳平,陳平曰:‘可。’”17《呂太后本紀》里,陳平等說得更直白:“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18 黃震《黃氏日抄》說:“陳平雖誅諸呂,然使諸呂逆者,平阿意太后之過也。縱火人之家,而隨以撲滅言功,功耶?罪耶?”19太史公認為陳平是有功勞的,他說陳平“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20當然他的功勞次于周勃,為此,他將右丞相職務讓給了周勃,也算有自知之明。假如當時陳平等人不同意呂后的意見,以呂后的為人,那些老臣都會像王陵一樣郁郁而死,又有誰來誅滅諸呂呢?有時太自拗,未必能達到目的,往往沒有好結果,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都有這種思想,他老人家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不惜割地賠款與德軍簽訂辱國喪權的布列什特條約。 五是“我多陰謀”。21這是陳平自己說的,他感嘆自己給劉邦出了很多陰謀詭計,報應自己不要緊,就怕遭陰禍,連累子孫。《史記箋證》的作者韓兆琦說:“陳平是以智謀(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陰謀’)著稱的。”說他有“云蒸霧變、曲伸隨時、察因觀釁、鷹擊鷙搏的功夫”。22一副躲在暗處策劃害命奪財陰謀的小人畫像。 在政治、軍事斗爭中,計謀基本上就是陰謀,總不會像毛澤東說的陽謀那樣把自己的計策告訴敵方。我認為,說他多陰謀,也就是說他有超高的智慧,屢出奇計。趙恒《史記評林·引》:“太史公論傾側擾攘,卒歸高祖,其智也;紛糾之難,常出奇計,亦智也;時事多故,不惟自脫,卒定宗廟,以榮名終,可謂大智也。總束之曰:‘非智謀孰能當此者乎’。論留侯籌策功力則歸之天,論平功名則歸之智謀。智謀者,人也,正譎(jue)之間耳。”23趙先生用“大智慧”來評論陳平,看來,張良的運籌帷幄在于天,即秦必滅漢必興,而陳平立功在于他的智慧,應該說他是漢朝開國第一謀臣。 “平從帝征伐,凡六出奇計,輒益封邑焉。”24司馬溫公說陳平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六出奇計,獎金越來越多,封地越來越大。 第一計,離間楚國君臣。公元前204年初,陳平獻離間計,劉邦認可,“乃出黃金四萬斤與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25劉邦花4萬斤黃金買斷,只要結果不管過程。陳平買通一些細作散布謠言說鐘離昧、龍且立有大功,得不到封賞,準備造反消滅項羽分王其地,項羽聽說后再不信任這些人。4月,陳平設下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大具牢”宴會,當做項羽派出的議和使者,故意說這是給亞父范增的使者準備的,把他們引到一處吃很差的飯菜。使者將情況匯報給項羽后,項羽不再聽范曾的意見,范增憤而辭職,死于回家途中。 第二計,用美女和假漢王引走楚軍。當年5月,劉邦被困死滎陽,急于逃走。“陳平夜出女子東門二千余人從東門放出”26,讓長得像劉邦的紀信乘坐漢王鑾駕與婦女一塊擁去,說漢王前來投降,楚軍爭相涌來看望美女與“漢王”,借此機會,劉邦從西門逃之夭夭。 第三計,腳踢劉邦封韓信為王。公元前203年,韓信以齊國復雜多變,南邊有楚國虎視眈眈,派人請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聽后大罵,陳平用腳替漢王,與其耳語說,韓信實力很強,你不封他為王,就會自己封王,如果跑到項羽那邊去就更麻煩了。劉邦接著罵道,大丈夫當就當真王,當什么鳥假王。“春,二月,遣張良操印立韓信為齊王,征其兵擊楚。”27 第四計,乘勝東進,奪取天下。前203年初秋,項羽感到諸侯幫助他的越來越少,糧食已經吃光,加上韓信又在進攻,項羽已為強弩之末。剛好劉邦要求將其父親、老婆放回。項羽就坡下驢,與劉邦議和,鴻溝為界,分東西而治。9月,項羽將劉邦父、妻放回,領兵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咸陽。陳平說:“漢有天下太半(三分之二),而諸侯皆附;楚兵疲食盡,此天亡之時也。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28劉邦認可了東進方針,繼續革命,建立漢室江山。 第五計,假裝游覽云夢將韓信扣押。前201年冬,10月,有人告發韓信造反,劉邦手下將領頭腦發熱,要求發兵生擒韓信。只有陳平冷靜理智,問劉邦我們與韓信的兵誰精?用兵誰強?劉邦說都不如韓信,陳平說強攻不如智取。陳平獻計說:“陛下第出,偽游云夢,會諸侯于陳。”29并將出游云夢的消息告知天下,韓信前來拜謁被擒住。 第六計,計解平城白登之圍。前200年,劉邦不聽劉敬之言,貿然進攻匈奴,被圍在平城縣的白登,沒有糧餉,援軍未到,劉邦小命危在旦夕。陳平使用美人計,派人將厚禮送給冒頓單于的老婆閼氏,還將畫有美人的畫給她看,說漢王被圍,準備將畫上的美人獻給單于。“閼氏畏其奪己寵,言于冒頓,令解圍。”30閼氏怕美人來后失寵,就答應了漢使的要求,勸單于放劉邦走。 《史記》記載,陳平以護軍中尉身份,跟隨劉邦攻打陳豨及黥市時,“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31司馬遷所說的“六出奇計”與司馬光的不同,可稱之為“后六計”,并說因事涉機密,沒有流傳后世,只知道陳平的封地六次增加。 后人凌稚隆將“后六計”解讀出來:“嗣后囚噲致上,使上自誅,一;帝崩,馳至室,哭甚哀,二;佯不治宰相事,飲酒戲婦女,三;呂后王諸呂,平偽聽之,四;呂后崩,平與勃合謀,卒誅諸呂,立文帝,五;既誅諸呂,以右丞相讓勃,六。前六計者佐高帝定天下,而后六計則事呂后以自全耳。總之了解魏無忌‘奇謀之士’一句案。”32 上面,我簡述了陳平缺點和特點,這些特點也可以說是優點。他還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就是志存高遠。有一次,鄉里中祭祀土地神,陳平擔當主持分配祭肉的人,將祭肉分得非常均勻。里中的父老們于是便說,好哇,陳家的小子做主分祭肉的人了。陳平卻道“使平得宰(主持)天下”33,也會像分配這祭肉一樣公平合理的。劉邦在咸陽看到秦始皇出行的氣派,喟然感嘆說“大丈夫當如此也”34;項羽看到秦始皇游江浙時的豪華鑾駕,說“彼可取而代也”。35與劉項相比,陳平氣派、氣度小了一點,想當宰相主持天下,也達到了目的,而且一當就是十年。可見,年輕時立志對人的發展很重要。 總之,陳平是一個很復雜的人,他不事生產,盜嫂受金,變節自保,陰招謀人,但他又志存高遠,喜好讀書,智慧超群,屢出奇計,定漢天下,誅除諸呂,再造漢室。他是一個有缺點的能臣。他的成功,源于劉邦使用有嚴重缺點的能臣的人才觀,這種觀點也為后人效仿。漢武帝《求賢詔》說:“馬或奔踢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36曹操《舉賢勿拘品行令》:“福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37 |
|